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闲话命名


前几天在Twitter上有朋友问:ln的参数顺序要怎么记忆比较好,因为总是搞错。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以前每次都记不住两个参数的先后顺序,最终办法是花了点时间背诵命令模板,每次用到时心里默念就好了:

ln option target linkname

我没想到的是,搞混顺序竟然是个普遍问题,我本来以为哪怕有疑问,背背模板也好了,大家都应该是如此。仔细了解才发现,有疑问的朋友确实背下了OS X中的man,但这份文档写的是:

ln source_file target_file

看起来区别不大,用起来差别不小。因为做链接时,target既可以指“被链接的对象”,又可以指“生成的链接名”,和source_file之后就更容易混淆了。参与讨论的几位推友都认为我背的模板更好用(其实是我的运气更好,背诵时遇到了写得清楚的文档),因为另一个参数名是linkname,意义非常明确,所以哪怕target的意义和OS X中的完全不同,也不影响理解和使用。

借着这个机会,我想说说命名的事情。许多人把命名看成小事一桩,只是一个符号,或者贴一个标签,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名字(或者说符号、标签)会影响大家的认知,如果命名难以理解或者容易混淆,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一点,我有亲身经历。

再举个例子,写程序时需要给变量命名,许多程序员在取名时并没有太多的考虑,“重量”就是weight,“长度”就是length,“时间”就是time,这是常见的做法。如果只是独自开发的简单系统,估计并没有问题,但如果系统复杂一点,需要多人协作开发,这样“偷懒”的命名方式就成了噩梦:不同的开发人员经常需要沟通、比对,以确认“重量”的单位,到底是克,还是千克,还是英磅……按照我的痛苦回忆,这样的系统,维护和开发起来无比麻烦,开发人员不得不经常停下“干正事”的脚步,去明确这类变量的单位。终于有一天我们忍受不了了,专门抽出时间为变量重新命名,比如weightInGram、weightInKG、weightInPound、lengthInCM、lengthInMeter、timeInSecond等等,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命名的规范问题,不少编程书籍里都会讲到并强调,但很多程序员并不重视,由此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1999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气象卫星(Mars Climate Orbiter)任务失败,就是因为一组工程师的程序使用公制单位,另一组却使用英制单位——我斗胆猜测,相比纠正美国人民历史悠久的“英制”传统,赋予程序变量清楚的命名,也许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此类错误?

上面说过,命名不只是贴个标签那么简单,而会影响大家的认知,所以命名的问题当然不限于程序开发,而会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前些年有本讲设计的书叫做《Don’t make me think》,强调是说设计要符合直觉,不要给使用造成障碍。这个目标大家都认可,也为此在设计的各个方面投入了心血,但命名不当,这些工作很可能大打折扣。

有人就指出,点点网照抄tumblr时,把帮助用户推荐内容的“radar”功能直接命名为“雷达”,但中文用户见到“雷达”怎么可能想到这是帮自己推荐内容的呢?

类似的还有QQ邮箱写邮件界面的“关闭”按钮,我估计这是直接从Discard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放弃当前的内容”(MIUI里好像叫“舍弃”)。“关闭”这个命名也有些问题,因为我每次点之前,都要想想这是不是直接关掉整个页面(也就意味着退出了当前登录)。如果按照生活习惯改名为“作废”,是不是更形象更符合直觉呢?

有些人说,好的命名确实重要,但找到好的命名没那么容易,比如现在许多概念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中文里找不到对应的概念。不过照我看,有些情况下这说法成立,但不是每种情况都可以这么辩解,真正的原因还是偷懒或者考虑不周。名字或许可以从外国传进来,大家生活的内容却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熟悉机械的人都知道有种螺丝是U形的,一般用来固定管、柱等等构件,如今说“U形螺丝”大家都能理解,但这个零件早就有了,在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工人)并不熟悉英文字母的年代,它叫什么名字呢?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有天遇到一位老师傅才明白——它叫“骑马螺丝”,这个名字既形象,又切合U形螺丝的用途,让我茅塞顿开。

不要觉得“骑马螺丝”这种命名很土,它确实有利沟通(尤其是对不认识英文的用户而言),即便今天看起来老土了,当年这个命名确实方便了理解和沟通——如果命名就是贴标签,那么合适的标签也比不合适的标签更好。而且,想到这种命名往往还需要一点机缘:我小的时候,每次回外婆家过夜,因为没有多余的床,只能在很窄的沙发床上挤两个人睡,而且必须有一个人“倒过头”来睡,有一次我忽然说:噢,这不就是装电池式睡觉嘛。

Yurii

View Comments

  • 关于命名带单位做法,《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里的建议是直接用单位,比如 Second,ms 之类。另外,类似 U 形镙丝的,还有一个例子是 T 字路口,中文叫丁字路口,也赞。

    • 是的,其实“丁字路口”这样的命名还有不少,只是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 命名有学问,翻译很有学问,如果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认真一点的话,相信这世界上会很多出彩的命名。

  • unix里的东西实在无法吐槽,野路子。。。还有就是参数带-和不带-,完全没规律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19 hour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19 hour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