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数字隐私和社会规范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数字隐私和社会规范


前段时间发生了酒店住房信息泄露的事件,许多人开房住宿的详细信息流出到互联网上。据我观察,本来对这类事情是没什么人赞同的。过了不久,有人将开房信息转换了格式,并且专门提供了网站供大家公开查询,只要输入姓名等信息,就可以方便过而且详细地查看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开房时间信息。对这种行为,却有人觉得很正当甚至要鼓励,并且列举了道理一二三。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所以有必要详细阐明我的看法。

我仔细看了支持者的言论,大致的理论是这样的:第一,信息数字化之后,复制的成本很低,而且难以察觉,甚至一经复制就不可撤销(收回),所以如果把某份信息数字化,就要相信它有朝一日会泄露,并且做好防范,人人都有这样的义务;第二,一旦数字化的信息泄露,进入公共领域,就无法阻止传播,必然会被其他人获得,所以与其避免它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敲诈利用,不如索性对所有人开放,加速一步到位,让人人都知道,这样反而安全了。

按照这种理论,建一个网站方便大家查询开放信息就是相当有道理的了:第一,住店的人没有做好信息泄露的防范;第二,为了避免这些信息被公开者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敲诈,提供一个网站公开详细查询,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恰恰是“行侠仗义”的表现。

在我看来,这套理论并不能成立。信息数字化之后容易复制切不容易撤销,这只是物理特性,而不是社会规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各国都严厉打击儿童色情犯罪,尽管这些数据资料很容易复制也难以撤销,但没有人因此指责打击儿童色情的努力是白费功夫。其次,对数字化的信息做好泄露的防范的主体是谁呢?是信息的产生者,还是信息的管理者,还是信息的保存者?一份信息的产生,可能牵涉到若干个人和结构,所以所有各方都必须做好防范?如果信息因为其中一方的过失而泄露,则其它参与者必须接过防范的义务?再次,如今信息化已经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亲人打的电话,是数字内容;电子邮件里的合同,是数字内容;医院就诊的病历,也是数字内容;给家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也是数字内容…… 很难想象打电话的人,谈合同的人,去医院看病的人,拍照片的人,都有义务“做好信息泄露的防范准备”——难保公司、电信公司、医院、图片社不会泄露信息。即便是旅馆入住,也不是都不登记身份信息的,在我去过的其它国家里,有些国家的旅店住宿不要求提供身份信息,有些则要求出示护照并登记,我没见过游客因为担心“住宿和个人信息会泄露”而拒绝入住,似乎也不太可能有游客这么做。总的来说,能做好信息泄露的防范固然很好,但无法要求人人、时时、处处都承担这样的义务。

进一步说,“一步到位,对所有人公开可以避免被少数人恶意利用”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泄露开房名单的公司自行公开所有信息给大家查询浏览,岂不是更好?至少,这种努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信息泄露”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应该赞同、鼓励。然而据我了解,似乎没有人赞同支持这样的行为,相信在各个国家都是如此。依据各国法律的不同,这种行为是否犯法并不确定,但引起很多人的道德反感似乎是确定的。有些人或许愿意大方公开自己的开房记录和个人信息,但这不能证明人人都同意这么做。更进一步说,在“已知必然结果”的前提下,主动去加速某件事情的发生,也不是天然正当的。比如某病人已经到弥留之际,医院判断只有不超过一周的寿命,甚至家属也做好了这一周内某个时刻生命终结的准备——从各方面来说,生命哪天结束都没有区别。但在没有病人和家人许可的情况下,提前拔去病人维生设备的行为,是很难被大家所认同和支持的。其中的道理和上一段所说相同,原因不在于物理或逻辑,而在于社会规范,或者说道德习俗、意识形态。极端的例子如乱伦,从科学和逻辑上说,乱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危害,但这种行为几乎在每个社会都是被唾弃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中立的,不属于任何个人,所以也不算隐私。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社会意识中,关于“某些信息是属于个人的”,大家有明确的共识。数字化的照片也是一种信息,但媒体不会叫嚷“所有照片都应该免费”,而是会花高价从明星那购买他们孩子的照片,这就是明证。至于什么是隐私,尤其是数字时代的隐私,虽然有一些争论,但重视隐私的国家还是有部分明确规定的。查阅维基百科可知,加拿大的PIPEDA保护的“个人信息”,指的就是可用来识别具体个人的信息,但不包括姓名、职务、工作地址和工作电话,欧盟也规定,能威胁隐私的并不只有政府,也包括其它公民或私营公司,尤其是在对信息的自动处理已经非常普遍的情况下。

如今数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流传并没有有效办法阻止,但目前这只是一种“无奈”的物理特性而已,不能因此决定社会规范必须屈从于这种物理特性,并且是立刻服从于它;也不意味着加速任何种类信息的任何方式流传都是无可厚非甚至值得大力提倡的。有些事情尽管必然会发生,必然有人做,但“自己立刻去做”并不合适——无论去做的是普通程序员,还是有权的大公司。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4 hour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4 hour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