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小公司?我的经历和建议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大公司?小公司?我的经历和建议


工作是在大公司更好,还是小公司更好?这个问题让大家争论不休,也没有最终的答案。凑个热闹,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我最开始工作就是在小公司。当时刚刚毕业,在对工作完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进入了一家小的创业公司。虽然今天想起来,作为创业公司,它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依然非常珍惜那段经历。主要原因是,虽然在创业公司,我仍然受到了相对良好的职业训练。当时我的两位领导都是毕业于清华,而且在搜狐工作过的,有丰富经验的IT人员。所以我最初工作的两个月,几乎是每天在批评中度过的。虽然我在学校也认真写过一些程序,但还是每天被批得一无是处,因为学生写的程序,距离生产系统要求的工业级别,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所幸自己当时脸皮厚,被批了就赶紧改,根本不去想太多,这样过了两个月,终于没那么少被批评了。当然,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受到的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所以一直没有“人格被否定”的糟糕感觉。

第一份工作我做了一年多,最大的收获是在领导持续的严厉批评下,深刻认识到了“现实生产环境需要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其次就是模糊地领悟到,持续的“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可以营造出追求专业进步的价值观。现在回头去看,很多人即便进到大公司,受到各种条框的限制,也不见得理解这些约束的意义;加之,如果领导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树立“工作至上”的价值观,身为员工很可能不会有太多收获,反而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之后我去了一家大公司,当时很有可能在美国上市,但最终没有成功,前几年终于上市成功。进入大公司的第一感觉是资源丰富了,典型的例子是,服务器紧缺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另一个感觉是视野开阔了,因为高手很多。我深刻记得有一次快下班时,某个同事路过我的工位时看了一眼,说“你的vim怎么没有颜色呢?”,然后他拿过键盘迅速敲了一串命令,之后我的vim就有了语法高亮标识。后来我把他的操作记录调出来查看,学会了很多新知识。再问问同事,原来帮我设置语法高亮的是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原来技术做到很厉害的人,还可以这么平易近人,这也突破了我的想象。中国古话说“言传身教”,我总觉得“身教”是非常重要的,以沉默但巨大的力量改变人的认识。

之前在小公司时,因为业务领先,行政、人事、财务相对都不那么规范,老板只挑“靠得住”的人,程序员去办事时就不那么顺利,所以我通常都是“横眉冷对”的态度。然而到了大公司,行政、人事、财务等等都要规范很多,真正让人知道什么是“职业化”。我也学会了尊重和重视行政、人事、财务等等支持部门的工作,并在自己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很多。如果不是去到大公司,我想自己是不会领悟到这一点的。

后来我还有一段在“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也就是2010年加入盛大创新院——如果也可以叫“大公司”的话。如今创新院已经解散,旧日往事无须再细细道来,我只说一点,就是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在我进入创新院的第一年,那种环境和文化是我非常欣赏,也是后来大家非常怀念的。但是在急速扩张,团队成员短时间内翻倍甚至翻两倍之后,对原来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冲击。我以前不太理解大公司里为什么都要有个部门来管企业文化,有了这段经历才真正明白。企业文化的背后,是行为规范,是做事准则,核心的是价值观——大家认定什么、推崇什么,否定什么、排斥什么。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就不能仅仅依靠大家的默契来维系,而应当不断塑造企业文化,强化这种价值观,否则很容易分崩离析。就我看来,许多小公司能迅速成长到一定规模,然后就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价值观是重要原因之一。

离开盛大创新院之后,我选择了进入广州的一家创业公司领导技术团队,也可以算一段“小公司”的工作经历。其实在做这个决定时,我心里比较忐忑,自己之前无论大公司小公司,都是在技术特别好的团队工作,这次的工作环境,无论团队还是系统,都超出自己的底线,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得了。尤其是发现广州高校中优秀的毕业生基本都被网易和腾讯收罗之后,就更是沮丧。恰好当时参与了《程序员的职业素养》的翻译,其中有一章提到“团队应该有凝聚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除非钻研前沿的科学项目,否则,由素质不错、工作靠谱的程序员构成的有凝聚力的团队,一样可以输出很高的生产力,做出不错的产品。尤其让我欣慰的是,这段工作经历也成了很多同事怀念的对象——虽然身为团队的领导,需要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

供职过大公司和小公司之后,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纠结于“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人,更多还是来自有一定的大公司工作经验,面临去小公司挑战的情景,我见到很多人无法迅速落地反而很快夭折。如果你正面对这样的情境,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在大公司往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小公司往往要解决抽象的问题。在大公司,你需要关心的往往是相对具体形象的指标,比如“搜索及时性提高20%”,而小公司要解决的往往是“在各方面问题一大堆、资源也有限的前提下,分多少资源到各个方面,以及如何安排先后顺序,才能保证业务的增长”。解决前一种问题需要专业技能,解决后一种问题则需要慎密的思维,而且常常需要创造性地发明一些解决方案。

第二,初入小公司,一定要适应“乱”的环境,并且需要能推动“由乱到治”的过程。小公司往往是生存为第一要务,业务为先导的,流程和规范相对来说落后,而且一家公司的流程规范总是要适应这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如果生搬硬套各种流程规范,很可能危及到生存。所以,需要能忍受“乱”的环境。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业务成长到一定规模,仍然没有流程规范,必然无法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有“由乱到治”的过程。这也牵涉到上个问题:在什么时候开启“由乱到治”的过程,分几个阶段开展,每个阶段进行到什么程度,同样是个复杂问题。

第三,在小公司需要有界限感,但工作中不能严守本位。举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是小公司的领导,用我的话说,必须要“既当爹又当妈”,一方面保证业务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还得管好团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抱着“这个问题应该人事出马”,“那个问题是行政的事情”的态度,最终很可能做不成事情。因为问题是自然出现的,而不是按部门、按界限出现的,如果凡事都讲究界限,很多问题就无法及时解决。但如果没有界限感,大家的配合又会出现问题。我推荐的做法是,在界限那边的力量足够专业和强大的时候,可以放心把事情交过去,否则,还是自己多走几步更加稳妥。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小公司工作,一定要对人有特别敏锐的感觉。我见过很多大公司的人,业务能力没有问题,职业素质也没有问题,但还是无法适应小公司的工作环境,原因就在于对人不够敏锐。前面已经说过,小公司不太可能有专业的人事和行政来帮助你,所以很多事情只能自己上阵。而且,小公司成长过程中,人和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即便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定之前的某个员工,也无法准确衡量另行安排他会对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公司往往不会有充足的人员编制,业务的增长又很迅速,所以需要准确判断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成长潜力,预先做好安排。退一步说,即便公司有充足的人员编制,也要思考,进来的人是否会冲击到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要知道,在小公司通常不会有企业文化部门帮你打理这些事情的。

Yurii

View Comments

  • 哈哈,继续永远怀念着你;虽时间不长,但学习到了不少,感谢☺

  • 现在还在忍受者各种乱,不知道能不能忍到“由乱到治”的那一天。大爷在忍不下去之后什么怎么样呢?一直忍?

    • 《新少林五祖》里,李连杰教谢苗说: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 :)

  • 在小公司先锻炼技能吧,至少氛围还是很融洽,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就是待遇差点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5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5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