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真话,为什么这么难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不说真话,为什么这么难


二十多年前,有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犯罪升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东北“鹤岭市南岗矿区“的工资抢劫案。那时候发工资还不是从银行转账,而是发现金。矿上很长时间没有发工资,欠下职工一大笔钱。好不容易押运来了110万元工资,还没有来得及发放,就被劫匪持枪劫走。此事引起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上级派驻了精兵强将,要求此重大案件必须侦破。

据参与枪战的保卫科干事回忆,劫匪一定是有备而来,才在抢劫完之后还能不慌不忙放火焚毁现场。而且大家都认定,有一名劫匪是女性。“女劫匪”是比较显著的特征,应当可以作为切入口,但拉网式的大范围摸排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任何线索,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在此之外,公安机关也找到了若干嫌疑人,但无论怎么询问,这些人都能对答如流,回答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纰漏,也没有任何逻辑差错。那么,劫匪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劫匪正是公安机关所定的那几名嫌疑人,但他们的准备工作实在是太周密了。所谓的“女劫匪”其实是男性,半年前就闭门不出,对外号称“去韩国打工了”,抢劫当天戴上假发伪装成女性,双重伪装确实让公安机关无计可施。其余劫匪也在半年前就开始各项准备,不但包括枪支的准备、路线的规划,还包括反侦察训练。所以即便被公安机关列为犯罪嫌疑人,他们也是有备而来,毫无慌乱,因为他们准备的故事已经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演,没有任何破绽。

最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是让事情败露了。因为这几名嫌疑人声称,事发当天,他们刚从外地乘火车返回,除了没有车票,车次、到站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也没有任何差错。不过,细心的侦察员去火车站核对了当天的记录,发现这班火车极少晚点,但当天晚点了几个小时,但是这几名嫌疑人个个言之凿凿,绝口不提火车晚点的事情。由此公安机关找到了突破口,最终侦破了这起大案。

为什么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我想,除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大道理之外,我也有过类似的教训。

那还是我刚刚毕业几个月的时候,因为工作很努力,表现看来还不错,得到上级和同事的嘉奖,心里自有些小得意,工作中也放松了警惕。有一天,我的代码逻辑出了问题,破坏了一部分生产数据,并且被公司发现了。所幸我觉察得早,为了不丢面子,我赶紧销毁了所有能想到的证据,伪装出“错不在我”的样子,而且一开始也确实没有被查出来。

不料最终让我露馅的不是技术高手,而是“路人甲”。和我对接的一个技术同事,尽管技术并不怎么样,甚至让我有点看不起,但从他这里发现了问题。原来,他写的一些“很蠢”的代码忠实记录了系统的某些运行指标,这些记录在我的操控之外,但可以明显看出异常。领导就从这点异常入手,顺藤摸瓜,最终发现了我干的“好事”。

结果,本来这次故障的实质影响相当有限,我却挨了一顿狠批:遇到问题不去直面,不勇敢解决,反而处心积虑销毁证据,这样做只会增加大家的排查和处理成本,让所有人都跟着受影响。这是对生产效率的极大影响,也是对协作和信任的重大打击。

这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从那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技术故障,或大或小,或严重或轻微,我都告诫自己一定要尊重客观,一定要说真话。自己单干的时候是如此,带团队的时候更是如此。

单干时不说真话,会让所有人跟着受累;团队里有人不说真话,破坏了协作和信任,影响就更恶劣,未来即便你想说真话也未必有人相信,因为信任这东西,建立很难,破坏很容易。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分辨一个人说的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理性的选择就是,当知道他说过假话之后,对他说的所有话都保持怀疑。

为什么不说真话那么难?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真实世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有人都需要服从真实世界的规律。

肚子饿了要吃饭,天太热了容易中暑,汽车保养得不好就不好开,这些都是由世界的客观内在规律来支配的,不只是我们个人、集体,万事万物都受到这些规律的统御。而“说真话”,就是让自己的叙述符合真实世界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与周围的事物,乃至与整个真实世界形成自洽。

如果“人民没有挨饿”是真话,那么粮食的供应就不应该有紧张,就不应该出现普遍的营养不良;如果“天气不热”,那么就不该有很多人中暑,空调电扇就不该热销;如果“汽车保养得好”,那么开起来就应该很省心,油耗也应该维持在低水平。

如果你还有印象,大概能记得去年某旅游网站的数据作假事件。该网站为了营造用户活跃的假象,用程序从同类网站“搬运”了大量点评,并且处心积虑让这些点评“出自”不同用户帐号。但是仔细检查就发现,这些点评的发布时间出奇一致,都遵循“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模式,而且绝不加班。最后该作假被人踢爆,恰恰是因为这些数据缺乏内在逻辑,违背客观规律。

实际上,客观规律的能量相当大,能支配的不只是简单逻辑。许多时候,哪怕中间链条很长,经过若干个环节,仍然可以看到客观规律的影响力。据报道,2017年中,几个主要城市的加油量竟然不涨反跌,出现了几个点的下滑,这恰恰是在共享单车大战如火如荼的情况下,经济规律支配的结果。

反过来看,不说真话也就是逆客观规律而动,尽管依靠权力、恐或者其它什么名义可以堵住一些人的嘴,但终究不能扭转客观规律。所以,往往会在想不到的地方被不起眼的人所戳穿,被不起眼的现象所证伪。想想皇帝的新装吧,即便皇帝没有遇到童言无忌的孩子,终究是赤身裸体,无法与自然隔绝,也就没法避免蚊虫叮咬、风寒感冒。

《犯罪升级》的故事正是如此,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未必特别有正义感,甚至如果遭到劫匪威胁他们会屈服,但平时,他们就只是尽忠职守,记录和提供了火车到站的真实情况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最终让犯罪分子露出马脚的,并不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公安机关的侦查员,而是犯罪分子精心编制的谎言对真实世界的偏离。只要有偏离,就有可能暴露矛盾,即便不在火车站,也会在其它地方。

人们常说,“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来掩盖”,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同样要记得的是,千百个谎言未必足够,因为让谎言败露的,未必只有慷慨赴死的道德勇气,也很可能是简单平凡的尽忠职守。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选择用谎言掩盖历史。因为对他们来说,历史是“死”的,不容易出现考虑不到的角落;而未来是“活”的,随时可能冒出意想不到的变量。但是如果我们放宽视界就会发现矛盾,习惯对历史撒谎的人,如何能对未来保持诚实呢?

这样说来,“说真话”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最省力、风险最小的理性选择。你的陈述符合事实,符合客观规律,你就处在客观规律的庇护之下,就不用处心积虑去设计和掩饰,就天然经得起验证,就能与客观规律统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的现象维持一致而不出现矛盾,就能与依照同样规律行动的其他人保持协调而不发生冲突。经得起考验,才能建立信任——信任这种东西很神奇,绝不能依靠权力、口号、恐吓的手段来建立,然而无论要有效治理,还是高效协作,离开它都是玩不转的。

如果说真话不只是道德要求,也是最省力、最安全的理性选择,因为说真话的人得到了客观规律的庇护,那么不说真话,就不只违反道德,也是很费力、很危险的非理性选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只是遗憾,几乎是必然的结局,因为这是用私人的理智和意志去和大自然较量,和客观规律搏斗,除了“狂妄”和“愚蠢”,或许没有其它更好的形容。

那么,既然说真话是简单的,不说真话是困难的,为什么还有人不说真话呢?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能保证的是,“我也不知道”一定是真话,也确实最安全。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