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如果你没考上985,没考上211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如果你没考上985,没考上211


又是一年高考季,首先祝福各位考生都考了好成绩,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今天我想谈的这个话题有点另类,不是关于“考上了”,而是关于“没考上”,不是关注各位“状元”,而是关注普通考生。但是我想,这个话题值得谈谈。尤其是在各路媒体都聚焦在状元和顶尖高校的时候,“普通”考生和家长内心的焦急、无奈、失落,不应当被忽略。

二十来年前,我们高考完同样很煎熬,只是那个年代985、211这样的标签尚且没有今天这么重要,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没有今天这么大。许多人读大学想的很单纯,就是“去省城”,或者“去远方看看”。所以我很长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大学“只是211,而不是985”。我也没有意识到,我父母毕业的大学如今看来“竟然”都是985,也没有像许多人一样担心,父母985子女211是种“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还算有资格谈谈“没考上985、211该怎么办”。

我也理解,如今许多家长深陷“教育焦虑”。前段时间看了某家长总结自己“推娃”的经验,谈到之前孩子某些科目排名前40%尚且“自我感觉良好”,和其他小孩比较了才深感危机,又买学区房又上补习班,家长也作出了这牺牲那牺牲,终于排名到前5%才放心,反思之前都“浑浑噩噩”。

虽然许多家长从中看到了希望,但事情总是有多个侧面。随着经历的增加,我已经越发认识到,人的素质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人类社会是复杂的综合体。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和同类比起来总有某些方面排不到5%。如果非要按照学校的等级来贴一个标签,那么注定有许多大学生被排除在“211”之外,有更多人被排除在“985”之外,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如果整日在意这些差距,有些甚至是主观努力无法改变的差距,我们是很难过上幸福生活的。健康幸福的生活,应当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这种“排不到前5%”,甚至是“排名就在后30%”的状态——这种良好的心态不是视而不见的佛系,也不是自暴自弃的消颓,而是正视现实但绝无自卑的从容。

要知道,世界很大,人生很长,保持良好的心态,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和位置,这才是健康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它类似汉姆雷特说的:“哪怕我身在果壳之中,仍能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我曾在火车上遇到过“不起眼”的工人,但他非常喜欢天文,谈起星系来头头是道,我以为这就是非常健康的生活心态。我也写过《拍飞奇遇记》,那个不参加补习班但对飞机和机场如数家珍的孩子,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知道:如果你没有考上985,没有考上211,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暂时落后了一步。尽管这个阶段很重要,但人生是一场长跑,而且是有许多岔路的长跑,后面还有更多的路程和选择,需要你挺过去,等着你赶上来。

前些年我面试过一个小伙子,是我这些年唯一见过的从技术实践到基础理论全部对答如流的候选人。他已经毕业五年,许多人毕业一两年,学校里的理论就全部忘光了,但是他明显不是背题背出来的“面霸”。更重要的是,他的毕业学校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他的技术素养超过我面试过的许多985、211的毕业生。好奇之下,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有世外高人指点?他的答案很简单:毕业之后工作了才感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自己花时间补课学的。

所以相信我,后面有的是机会。

当然,“没有考上211,985,后面还有机会”并不意味着大学时代就无事可干,只能消极等待后面的机会。按照我的经验,不管你在哪所大学,下面这些事情都是值得做的。

第一、不可以懒

世界上的困难有很多,“懒”是很特别的一类。它很普遍,危害很大,但又不是不可克服的。古代许多职业都是以使徒制传袭下来,许多师父在收徒弟之前尤其强调“年轻人不可以懒,一懒百事休”。

大学与高中的很大不同在于,大学之前客观的学习压力很大,来自四面八方,考试不及格更是天大的问题。而在大学,学习更多靠自律自觉,即便挂科,你自己以为无所谓,往往也就无所谓,所以许多人平时“懒得学习”,最后才发现挂科太多无法毕业,这时候痛哭流涕已经来不及了。

大学之后更是如此,除了完不成工作领不到工资,其它方面基本都没有绝对的压力。一个人要成长为什么样子,是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是否偷懒,是否有足够强的意志。

不要相信“临时抱佛脚”之类的鬼话,懒与不懒,往往只差一口气。但关键时候提不提得起那口气,靠的就是平时的刻意训练。

第二、培养几个好习惯

大多数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而且养成习惯不容易,不过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惯性,不需要专门调动意志力和精力也能照做。拿刷牙举例,不习惯刷牙的人每天时常要纠结“我今天吃了什么?能不能不刷牙?”,习惯刷牙的人根本无需思考,反倒是不刷牙会感到“不自在”。

遗憾的是,在大学之前的教育往往过度注重分数,而忽略了习惯的重要性。大学之后的生活里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养成习惯,结果就是许多事情“知道是对的,但就是做不到”,因为每次要去做的时候,都没有惯性可以借助,而要动用专门的意志力。

大学阶段其实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机,你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人会逼迫你养成自己不喜欢的习惯。在这个阶段多培养几个好习惯,比如坚持锻炼,坚持早起,坚持看点英文资料,保持整洁干净,都会让你受益终身。

第三、学好英语

歌德说过:一个人不学会一门外语,就不算懂了自己的母语。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学会了一门外语,就相当于获得了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然后会发现自己以前许多天经地义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天经地义,以及“原来还可以这样”。最最简单的,英文里enable、 appreciate,就没有完全对应的中文单词,中文里的舅舅、叔叔、伯伯,也没有完全对应的英文单词。如果你明白了许多地方都存在“竟然还可以这样”,看到的世界就会广阔很多。

说到学英语,我个人认为,很有用的办法是定一个目标,然后把英语当成工具。比如你感兴趣什么领域,想知道什么领域的知识,就可以去阅读这个领域的各种英文资料。不要把它当“英文”资料,而是当成英文“资料”,哪怕找到自己读过小说的英文版来阅读也是好的。等到有一天,你真的能把英语当成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它是学习知识,还是认识朋友,这时候英语就学好了。

补充一句,很不赞成背单词,这更像一种心理按摩:不问效果,只问过程,“我今天背了半小时单词”可以安慰自己,可以晒朋友圈,却未必能帮助学好英文。

第四、锻炼表达能力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其他人的交流,都离不开表达。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其他人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图,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他人的意图。绝大多数时候,能把问题“说得很清楚”的人是受欢迎的,而“说不清楚”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良好的表达能力不是巧舌如簧也不是慢条斯理,不是嬉皮笑脸也不是唇枪舌剑,实际上与人们常说的“口才”关系不大。它指的是,不管需要表达什么内容,都可以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有分寸地呈现出来,让听众准确接收到。用《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的话说,表达能力好的人,“对着台下五百个不同的人讲话,这五百人都可以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反过来,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意味着良好的理解能力:不管说话人的身份高低、态度好坏、语速快慢,哪怕他说得含混模糊,你都可以理解他真正希望表达的意思。如果要与更多人协作,从事更大规模的协作,这种理解能力相当重要。

不同于中学的“小世界”,也不同于中学单调的文理分科,大学通常有许多院系和专业,所以有大量的机会和五花八门的人交流,这绝对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应当抓住。

第五、锻炼思维能力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大学应该教的,就是那些离开大学之后忘不掉的东西”。这里说的“忘不掉”,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形成的烙印,而是内化为蕴藏在身上的思维能力。

可以举几个例子说明这种思维能力的价值。

有朝一日,如果撞见某种大肆流行的观点,让许多人“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如何辨别到底是它错了还是自己错了,靠的就是这种能力。同样,遇见一套“深得我心”的说法,但似乎总有点不对劲,如何判断自己的赞同到底来自情感还是逻辑,靠的仍然是这种能力。在未来,我们必然需要持续和相同的、不同的观点打交道,思维能力是我们去伪存真的法宝。

有朝一日,你面对一个没接触过的问题,如何定出解决它的一二三四步,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靠的就是这种思维能力。进入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如何迅速找到它与自己已知领域的共性,把已有经验合理移植(而不是生搬硬套)过来,靠的就是这种思维能力。在未来,我们必须要探索许多新领域,面对许多新问题,思维能力是我们持续前行的拐杖。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关于批判思维的书,值得认真看看(实际上我觉得“批判思维”这个名字不太好,“批判”的感情色彩太浓,“审慎思考”似乎更好)。如果有兴趣,不满足于解决各种问题,还可以更进一步,尝试去锻炼“定义问题”的能力——以后你就会知道,正确定义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这个学期一共有10门课,其中2门对我很重要,虽然学分不多但应该认真学好,另外有3门虽然学分不少,但知识已经老化,不值得花太多心思”。稍微夸张一点说,如果在大学阶段能这样思考问题,素质方面就已经超过了单纯要求每门功课都考高分的“好学生”。

如果眼光不局限于自己的课程,还可以去了解其它院系、学校甚至网络上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打算来进行规划,就是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了。

第六、寻找好的老师

无可否认,如今教育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持续向头部集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非头部地区、高校、专业的教学质量就一塌糊涂。就我所见,不管在哪里,都有以教书育人为乐趣,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优秀老师。无论在哪里,无论教什么,这些老师都值得尊重,值得找到。

我有一位神奇的朋友,专业是国际贸易,她有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与照本宣科的老师堪称天壤之别,教课又非常用心(有一年中秋节甚至叫我同去给学生买月饼),平时也非常注重联系业内的公司和结构,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结果学生大受欢迎,每年都提前被预定。毕业于985高校,负责招聘的朋友曾评论说:“真是难得,这老师简直真是把学生就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但是,她所在的高校并不是985、211,甚至都不在沿海地区,怎么看都不占优势,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深受学生的爱戴,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和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我相信这不是孤例,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环境,总有执着认真生活的人。大学阶段给过我很多指点的一位老师,在多年后的视频采访里道出了他的心声:“人生就是那样几十年的历程,最精彩的年龄没有多少年,我希望他们能尽量快乐地度过……”

语言平和朴素,情怀却是温暖坚定。不管在什么学校,能遇到这样的老师,都是极大幸运。

第七、培养善良正直的信念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很适合锻炼自己的人品,树立对善良正直的信仰。失意时不必怨天尤人,得意时力戒趾高气昂,时常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永远怀有对弱者的同情……

这些东西,培养起来很难,败坏放弃却很容易。如果年轻时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后来必然会受益终身,甚至惠及他人。

Yurii

View Comments

  • 我要是早看到老师文章就好了,虽说自己也努力,但回头去看也不过是假努力罢了,要避免这种自我感动的情况。
    虽然结局不尽人意,但我学到了除了学习以外的东西,还是感觉收获颇丰,起码我不再如以前那般迷茫,现在还是不知道人生的方向,但起码道路上有指示标了。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1 week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1 week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1 month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1 month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