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写过《以习惯对抗虚无》(https://www.lifesailor.me/archives/556.html),与朋友们聊天时也会谈到这类话题,认可道理的人不少,问题也不少:一方面,有些习惯确实“好”,但似乎“意义不够”,不能给人足够的激励去养成;另一方面,人到了某个年纪,似乎培养新习惯的难度太大,很难“说服”自己行动。是的,这问题确实存在,那么,该怎么办呢?

且让我从一个小例子说起吧。我小的时候,常去母亲的实验室玩(我父亲大学学的是无线电,母亲大学学的是化学,科研单位都有实验室)。那时候,我母亲实验室里最讨我喜欢的就是水银温度计了,细细长长的,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刻度。把温度计放进冰箱,过会儿取出来,就可以看到水银柱嗖嗖地上涨……有一次,我毛手毛脚没有拿稳,温度计掉在地上打碎了,水银落地变成一颗颗的珠子,四散开来。我吓了一跳,心想肯定会挨骂了,连忙伸手去拈——不料,母亲大喊:千万不能碰。同时赶紧从药品柜里拿出一些黄色的粉末,撒在地上,并打开门窗,把我带出实验室,一边让我洗手,一边说:知道为什么不能去碰吗?因为水银是有毒的,用手去碰水银珠,呼吸水银蒸汽,都可能中毒,但是,水银如果遇到硫磺,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硫化汞,就没有毒了;而且,我们还要打开门窗通风,让水银蒸气散发出去……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那件小事,并且越来越感激我的母亲:她并没有呵斥我(对小孩来说,呵斥或许很“有效”,但产生同样的效果,有截然不同的方式),也没有一味让我走开由自己处理,而是妥善处理之后,给我讲解其中的道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遇到事情讲道理,尤其给小孩子讲道理的习惯,这习惯许多人会说“好”,但未必会实施(许多人说,讲的许多小孩子根本不懂,要学化学,还不如长大了送去补习班,而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但因此,我却从小就知道,自然界的许多问题,最直接最“想当然”的办法,可能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因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关系,一定要弄懂原理,才可以动手,否则很可能把事情搞砸。

长大以后多懂了些知识,发现社会学研究也认可这个道理:一些习惯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好像玉米,从外面看什么也看不到,但我们把外皮一层层剥去,就能看到真正有价值的内涵,可是,要吃到玉米粒,离不开平淡无奇的玉米棒子。比如,在日常的交往中,第一次见面就记住他人的名字,平时友善地与人打招呼,虽然很难说“不好”,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没什么意义:他们认为这或者是别有用心的算计,或者是毫无意义的走过场。但是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些“并没有多少想法的仪式”,乃是人们互相承认对方存在的方式,承认一个人的存在,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感情,从而给双方良好的感觉,巩固情感——从最极端的角度来说,人不能孤立于社会,绝大多数事情,都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协作,自我孤立的结果,很可能一事无成。
再说远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能够因此内化对习惯背后价值的尊重。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采取行动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服从(依靠权威和恐吓)、信任(效仿吸引他的人或事)、内化(自己内心真正认可)。服从是最不稳定的方式,权威不在了,行为就很可能改变;信任则相对稳定;内化则是最稳定的方式,我们把某种信念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根深蒂固,从此以后,信念与它的来源就没有任何关系,而且非常难以改变。一旦行为成了习惯,就生长出足够的惯性,而且我们能“自然而然”去实施,同时,也就内化了它背后的信念,如果这习惯是良好的,那么,剥去皮的玉米已经被你牢牢地捧在怀里,难以夺走了。

这样看来,好的习惯“意义不够”的说法,是难以成立了——深远的意义,不是表面看来能够理解的;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呢?非得要努力说服自己,采取坚决地态度(这确实很难),再行动吗?答案是:不一定。
行为和态度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人讨论,争来争去,似乎总没有大家都认可的答案。现代心理学的调查发现,行为和态度之间,存在这微妙的共生关系:态度决定行为,但态度也依从行为。举例来说,每个国家,都有一系列仪式(升国旗、奏国歌等等),来强化公民对国家的感情(也就是态度),换句话说,公民对国家的行为,并不是由态度先验决定的,相反,倒是这一系列的行为,强化了他们的态度。其实这个道理并不新鲜,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我们由于追求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能够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它的运用更是广泛,比如,销售人员就会先请求客户作一个小小的承诺,来“明确”自己的态度,然后才展开游说,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登门槛效应”——不要求你一步登堂入室,但终究会引你登堂入室。
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这样。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够坚决,精神还不够强大,这不要紧;完全可以从小事情,一点一滴地做起,慢慢你会发现,“原来我能做”,“原来不需要那么绝对的态度,就能够开始”,让这样的感觉慢慢引导自己,让行为逐渐改变态度,进入良性的循环——实际上,这也是温伯格在《技术领导之路》里反复强调的:一夜之间改头换面是痛苦且不现实的,改变多是漫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到达最终的目的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18 hour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18 hour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