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痴人呓语

但行好事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但行好事


我永远都会记得第一次完成书籍翻译的时刻。那是十年前,托郭玉闪帮忙,我借住在五道口华清嘉园阳光宪道的办公地点,有大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楼下的十三号线车站。往常我在十一点左右必然会休息,但那天晚上,我已经知道自己就要完成自己负责那部分(十多万字)的翻译了,所以内心一直在说“快了,就快了”。等到全部完成,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按说,应该是疲惫不堪了,奇怪的是,那天毫无一点倦意,反而觉得浑身轻松,在四下静寂的黑夜里,想大喊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走来走去,看到天一点点亮起来,城府路上人来人往,上班的人流穿梭,感慨万分。如此,直到早上十点多,才想起找地方休息。

原来,投入地做完一次翻译,是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我本来以为,这不过是初次上手的兴奋感,以后就会习以为常了。可我没想到的是,以后每做完一次翻译,我都会尝到这样的兴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感觉愈加深沉——虽然每次翻译时我都会若干次地想到“以后再也不干翻译了”,但结果无一例外是“难以想象,我竟然又完成了一本书的翻译”。

回想上大学时和同学朋友讨论,大家无不痛恨粗制滥造的翻译书籍,但真要改变这种局面,也只能靠大家拿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去贡献,别无它法。而且,这些年来形势终归有好转,一些“臭名昭著”的老牌出版公司销声匿迹,也涌现出不错的翻译、原创图书和出版品牌。转变的背后,一定有无数同行者在默默贡献,这是让人欣慰,也鼓励人继续的力量。

而且,要做好翻译和写作,光下苦功还不够,还有很多门道要掌握。在北京时,有一次和朋友乘地铁,朋友问:“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地方用到LED灯?”,“因为发光效率高啊”,我脱口而出。结果,我就掉入了自己挖的大坑里,下来我不得不花多得多的时间解释什么是“发光效率”。最终却被一句总结说得没了脾气:“你早点说省电不就得了嘛”。从这以后,我忽然意识到,翻译或者写作,不只是把意思“原原本本表达出来”那么简单,如何表达,能够让读者更高效、更准确、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也是作译者的职责,而且是值得反复思索的问题。有些人或许具备这样的天赋,还有些人通过刻意的修炼,可以培养出“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对剩下的大部分人来说,最有用的办法还是借助他人的视角。

讲到这个话题,我常举一个例子:自己刚开始学C语言时,遇到“C语言是大小写敏感”的说法,很是困惑。什么叫“大小写敏感”呢?再往后看,原来是说C语言不会混淆大小写拼写,编译器会认为BAT和bat是不同的。所以,“敏感”虽然有点牵强,但也说得过去,许多人都知道“过敏”嘛。而且,中文技术圈的朋友,几乎人人都明白什么是“敏感”,对他们来说这当然不是问题。但对于当时的我那样的初学者,这确实是“do make me think”的问题。那么,还有更好的译法吗?我去查了词典才知道,这里sensitive的意思是“have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也就是“有能力区分”。这样看来,“区分大小写”比“大小写敏感”要容易理解。后来我又找几位不懂技术的朋友求证,大家也赞同“区分大小写”。于是,我坚持在自己的翻译和写作中使用“区分大小写”。这些年来,我发现“区分大小写”的说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告慰。

推广开来说,根据我的经验,要想把一本书翻译好,如果译者具备基本的文字功夫,初译大概能贡献六成左右(对应的,初读的收获也大致是如此),自己审校可以再贡献一到两成,剩下的,还离不开审校修订,尤其是他人的审校修订。相应的,一些译本本来具备不错的资质,但因为没有仔细的审校和修订,尤其是从他者视角的审校和修订,结果差强人意,对译者,对出版社,对读者,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对我来说,除了自己的写作和翻译,能为他人的译作贡献一点力量,哪怕仅仅是澄清一处误解,理顺一处表述,也是成人之美,有意义的成人之美——书籍和软件类似,一旦出版发售,再发现问题,修改的成本便居高不下;故而在这之前做的每一点修正,既是对出版资源的节约,也是对广大读者的造福。

古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以前总不明白,既然不问前程,“但行好事”的意义何在呢?后来才明白,“但行好事”的意义,可以来自于同情(empathy)——面对糟糕翻译的厌恶,面对优秀翻译的愉悦,面对译者辛勤劳动的感激。

Yurii

View Comments

  • “为什么你现在这么多地方用LED灯?” 余老师这句话是在表达地铁上的灯?还是路两边的灯呢?

    • 抱歉,这里写错了,多了一个“你”字,已经改了。
      我印象里,当时说的是地铁站里的灯。

  • 从这以后,我忽然意识到,翻译或者写作,不只是把意思“原原本本表达出来”那么简单,如何表达,能够让读者更高效、更准确、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也是作译者的职责,而且是值得反复思索的问题。
    ===================
    是哈,余老师早期博客文章的文风,都比较接底气,容易引起共鸣。最近的几篇文章,措辞比较严谨,读着感觉好像没有以前那么舒服。

    • 兄弟,我也没办法啊。这几年都在忙着解决复杂问题,没那么简单的心境了~~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Tags: 写作翻译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2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