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不料,周日晚上发的邮件,周一早上就收到了回复。不但用词非常热情,而且耐心画了一张家族谱系图,告诉我grandson是大儿子的儿子,his aunt是第二个女儿…… 看到这样的回复,我不仅哑然失笑,也想到很多。 (more…)

3 weeks ago

读懂英文不容易

如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翻译的最大问题是中文,很多翻译的问题来自译者无法准确妥当地用中文表达原文的意思。这种说法暗含的前提是:译者能完整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确实,现在大家的英语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读读英文材料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也只是“读读”而已,真正要做好翻译,必须能读懂英文,而读懂英文恐怕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英文比中文更容易阅读。中文像写意的水墨画,讲究“文气流通”,不一定要有严格的主谓宾、定状补;英文则更像严密的组合体,讲究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总的来说这种说法没错,如果具体到非小说类题材,英文应当更容易理解。然而无论英文中文,文字背后的信息应当是连贯的,逻辑应当是自洽的,知识应当是有规律。这也不难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思维应当是顺畅的,不会前一段说天上后一段说地下好,上一段说东边好下一段说西边好——即便真是这样,也需要有恰当的转折。 在写作时这往往不是问题,因为作者是先有统一观念,明确知道自己要说什么,然后才落实为多段文字的,如果逻辑混乱经脉逆行,多半写不出来东西。但是读者和译者却是要反过来,要根据文字逐字逐段“还原”出来原作者的意思。读者没法钻到作者的脑子里去看看作者当时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只能通过文字来设想和拼凑译者“想说的东西”,如果是译者,还需要根据译者“想说什么”来对译文做必要的改动,保证译者“真正想说”的话得到了准确的传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哪怕单词都认得,搭配都熟悉,句子全明白,也未必能做好翻译。换句话说,这时候其实不算“读懂英文”。 (more…)

8 years ago

翻译漫谈:技术翻译

原文 Having opened this cookbook, you are probably eager to inject some of the ungainly strings of parentheses and question…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3】

原文 "BRITAIN does not dream of some cosy, isolated existence on the fring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sserted Margaret Thatcher…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2】

原文 Once home to fishermen and farmers, modern Hong Kong is a teeming, commercially-vibrant metropolis where Chinese and Western influences…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新闻翻译【1】

原文 The last two months have seen some astonishing bidding in auctions of Chinese treasures. Record after record has fallen…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译句讲评

图灵出版公司的编辑们在审稿及译者交流中收集了这些例句,它们的毛病比较典型。为避免其他译者犯同同样的错误,本节会详细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修改之后的翻译。 例句1 原文:A moment's reflection will convince the reader that it is extremely undesirable to change the pointers in every…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翻译如铺路

稍微了解一点科学的人都知道,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是不够严格精确的。这些语言既有规则(譬如句子要有完整的结构,英语中过去发生的动作要用过去式),又没有规则(譬如不规则动词,以及某些约定俗成而“毫无道理”的搭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活力和创造力,就在于能够灵活游走于这种有/无规则的矛盾之间,“搭配”出不曾出现过,但意义完整的词句。 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积淀”、“积弱”之类的词语,就是这种搭配的结果;语句的例子就更多,比如“漂亮得一塌糊涂”,按常理“漂亮”和“一塌糊涂”似乎相距十万八千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搭配使用,读者却觉得“写得很棒”。在阅读这样的词句时,读者依据的是母语的本能,而且这种本能是有规矩的,不能随意乱来。“漂亮得一塌糊涂”说得通,“漂亮得难以收拾”就不通了;“千锤百炼”可以调换成“百炼千锤”,但“千炼百锤”就非常别扭了。 (more…)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翻译的两难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进行翻译时,也应当首先确保准确认识原文的词意,然后在目的文字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这个道理说起来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麻烦,因为词语的意思通常不只一种,有表意(denotation)和涵义(connotation)的区别。表意是刚性的、常见的意义,而涵义是词语蕴含的相关意义。比如英文中的fox,表意是“狐狸”,涵义则是“狡诈”;中文里的“牛”,表意是一种动物,涵义则是“壮实”或者“勤勉”。fox的表意和涵义在中英文里较为相似,但“牛”则相差较远。所以如果看到英文原文说“这人强壮如马”,译者必须知道这里取的是涵义,所以译成中文必须改为“这人强壮如牛”。 (more…)

9 years ago

翻译漫谈:翻译的步骤

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各位朋友都希望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根据我的经验,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翻译经历,是很有成效的办法。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翻译步骤,按照这样的步骤,我可以获得最高的翻译效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ore…)

9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