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谈翻译

翻译漫谈:译句讲评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翻译漫谈:译句讲评


图灵出版公司的编辑们在审稿及译者交流中收集了这些例句,它们的毛病比较典型。为避免其他译者犯同同样的错误,本节会详细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修改之后的翻译。

例句1

原文:A moment’s reflection will convince the reader that it is extremely undesirable to change the pointers in every reference to A just because the first element of A is being deleted.
译文:略加考虑,读者就会相信,非常不希望仅因为删除A的第一个元素就改变对A的所有引用。

原文整句话很长,译者将其分为三个短句是正确的处理。但有两个单词的翻译不到位,一个是convince,一般做“说服、使相信”解,但“相信”的对象一般是某种陈述,所以这里取“使清楚明白/使认同”的意思更合适;另一个是undesirable,翻译为“不希望”比较勉强,“希望”一般必须是主体发出的动作,而这里的“非常不希望”没有明确主体,所以翻译为“讨厌、麻烦/不可取”更合适。另外,the pointers in every reference中的pointers在译文中漏掉了,这不是小问题,因为指针和引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改译:读者想想就会明白,如果仅仅删掉A的第一个元素,就得修改A的所有引用之处的指针,这种做法是极为麻烦的。

例句2

原文:The problem we will consider arises in connection with writing a compiler program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OBOL and related languages.
译文:我们将要考虑的这个问题的出现与为COBOL及相关语言编写一个编译器程序有关。

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话,它道明了问题发生的情境,以及下面要讨论的主题,实际上表达了两重意思。译文的问题在于按照原文逐字翻译,导致译文不符合中文习惯,且没有断句,将两重意思挤到单个长句里,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另外还有几个单词翻译不当,consider翻译为“考虑”并不合适,这里的意思明显是“探究、仔细思考”,而不是“纳入思考的范畴”;arises in connection with,意思是“与xx联系,就产生了”,翻译为“的出现与xx有关”较为生硬,且“为COBOL及相关语言编写一个编译器程序”作为中间成分过长,影响理解,所以整句可以改为“来自xx”。

改译:我们将要探究的问题来自这里:写一个用来翻译COBOL及相关语言的编译程序。

例句3

原文:When a subroutine is written to handle a general case, it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parameters. Parameters are values that govern the subroutine’s actions; they are subject to change from one call of the subroutine to another.
译文:当编写处理一般情况的子程序时,通常是通过参数表示的。参数是支配子程序的操作的一些值;它们从子程序的一次调用到另一次调用是需要改变的。

这段译文的一大问题是逐字翻译,这个毛病不赘述。而且译者似乎没明白原文到底在说什么,所以译文的问题较多。when有两个含义,一个表示同时发生,一个表示条件,前者通常翻译为“当……的时候”,后者通常翻译为“如果/若”,这里的when显然是后一个意思。“子程序通过参数表示”完全让人不知所云,这里的express并不是“表示/传达”的意思,而是to represent by signs(用一些符号代表)的意思,所以expressed in terms of parameters也不是“通过参数表示”,而是“在外面看来就是一组参数”、“可以用一组参数来代表/描述”。“参数是支配子程序的操作的一些值”不通顺,且action不是“操作”而是“行为”。be subject to的意思不是“需要改变”,而是“改变的对象”,且根据原文,one call of the subroutine to another的意思是“对子程序的这种调用和那种调用”,强调的是不同场景不同种类的调用,而不是相同场景的重复调用。

改译:如果要编写的子程序是用来处理一般情况的,那么它可以用一组参数来代表。参数是一些值,它们决定了子程序的行为。子程序的不同调用之间,变化的就是参数。

例句4

原文:To get the best understanding of a problem or an issue, it’s important to view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omeone may get usefully different insights by looking at the same data set depicted as both a bar chart and a pie chart.
译文一:为了更好地了解问题和情形,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是很重要的。例如,一组数据同时用柱状图和饼图来表示,会更加有表现力。
译文二:为了全面理解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从不同角度来对其进行审视。对于一张柱状图和一张饼图,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洞见,即使它们是由同一组数据绘制而成。

译文一直译成分更多,译文二意译成分更多,但两句译文各有优劣。the best understanding是最高级,译文一翻译为“更好地”错了;different perspectives是复数,翻译为“从不同角度”容易让人误解为“换个角度”,且“对其进行审视”太累赘,直接说“审视”即可。第二句的意思是,同一组数据,同时以饼图和柱图来表现,可能有助于某些人收获不同洞见。注意其中的usefully是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get的,而不是后面的insights。不幸两句译文都没有发现这一点,而且译文一的“表现力”不够准确,译文二所使用的“即使”表示转折,原文并没有转折关系。

改译:为全面理解某个问题或主题,从多个不同角度来观察很重要。同一组数据如果同时用柱状图和饼图来表现,或许可以有效地帮助某些人取得其他深入发现。

例句5

原文:You may not be aware of it, but chances are that you are already a regular user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译文一:或许你从未意识到,但很有可能你已是使用机器学习的常客。
译文二:您也许尚未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享受或运用着机器学习技术。

第二种译法没有清楚表现but的转折关系,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享受或运用着机器学习技术”属于译者自己的阐释,即便真的需要,也应当在认真比对上下文添加。第一种译法也不够好,原文没有“从未”,user翻译为“常客”不合适且搭配不当,因为“常客”是针对某个处所而言的,可以说“酒店的常客”、“景点的常客”,但不能说某种艺术的“常客”。其实regular user是很常见的说法,表示“常规用户”、“普通用户”,比如linux系统就有regular user和root user的分别。

改译一:其实你很可能已是机器学习的常规用户了,只是自己或许没意识到。
改译二:虽然你或许还不清楚,但极有可能已经是机器学习的常规用户了。

例句6

原文:It may seem that the form of Fig. 15 would be preferable simply because that is how trees grow in nature; in the absence of any compelling reason to adopt any of the other three forms, we might as well adopt nature’s time-honored tradition.
译文:看上去图15的形式可能更可取,因为它反映了树在自然界中如何生长;也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接受其他三种形式,我们同样可以沿袭自然界的悠久传统。

simple的意思没有翻译出来,simple because一般翻译为“仅仅是因为”,但不够顺畅,其实只要能表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即可;另外as well的意思没有翻译出来,as well一般翻译为“也/同样”,但译文里的“同样”明显不符合句意,查阅词典可知,as well在这里应该理解为precisely, exactly, just,也就是“直接”。另外要注意的是原文中出现的分号,英文中的分号用来连接两个形式上相对独立,但意思紧密联系的完整句子,翻译成中文时可以将分号改为逗号,以关联词表示原有联系。

译文:看来图15的形式更好,因为大自然里的树就是这么生长的,而且其他三种形式都缺乏足够有力的采纳理由,我们只管遵循大自然的古老传统就好。

例句7

原文:There is an overwhelming tendency to make hand-drawn charts grow downwards instead of upwards (and this is easy to understand in view of the way we write).
译文:有一种压倒性趋势,手工绘图时,树向下而不是向上生长(从我们手写方式角度,这也容易理解)。

这句译文是典型的“硬译”,而不是“直译”,英文的顺序和词性都保留下来,造成译文生硬晦涩。这里的难点是overwhelming tendency,硬译的结果当然是“压倒性优势”,这个词不好翻译,而且有点不知所云,那么“压倒性优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妨看看上下文,原文是在讨论计算机中的“树”这种图形到底应该根在上还是根在下,作者统计之后发现超过80%的树图都是根在上的,然后出现了这句话。所以“压倒性优势”的意思“根在上的图形数量远远超过根在下的图形”,这样翻译就通了。

改译:在手工绘图时,选择根在上、叶在下的数量远远超过根在下、叶在上的数量(考虑到我们涂写的顺序,这很好理解)。
注:“根在上、叶在下”也可翻译为“顶置根结点”,相应的“根在下、叶在上”则翻译为“底置根结点”。

例句8

原文:As an example of the theory that can be derived, suppose we consider the case when the tables grow only by insertion; deletions and subsequent insertions that cancel their effect are ignored.
译文:作为一个可能被推导出来的理论的例子,假设我们考虑表仅因插入而增长的情况;忽略掉删除和其后抵消其影响的插入。

原文的理论是“可以推导出来”,而不是“可能被推导出来”。as an example of 翻译成“作为一个xx的例子”比较别扭,看看中文的教材就知道,要举例之前觉不会说“作为一个xx的例子”。同样的道理,中文教材里举例时不会用“假设我们考虑”来描述条件,“假设”真正的对象是后面的条件,而不是“我们考虑”。最后的句子理解起来要动点脑筋,译者理解了意思是“先删除,再插入,插入内容的宽度和删除的一样多,不会改变原有的长度”,但表达为“抵消其影响的插入”不当,读者不容易明白这里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应当具体化。同样也有分号的问题,比较适合的处理是改为逗号,并以关联词维持原句的联系。

改译:关于可推导出来的这种理论,来看一个例子。假设表只能因为插入而增长,同时忽略删除后再插入同样长度内容的情况。

Yurii

View Comments

  • 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例句1:虽然没有上下文,我还是倾向于认为「reference」是一般意义,即「what do you refer to by "xyz"?」中者,所以不应该把它和「指针」并列(当然译句没事)。「极为麻烦」我觉得不妥,因为它隐含着「如果你愿意,那么还是可以这么做」、是「doable」的。但「undesirable」指的是「不是想要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能勉强凑合」的意思。

    例句2:「compiler」就是「编译器」,是个术语,不宜另作翻译。「我们将要考查的问题源自为 COBOL 及其相关语言的翻译而编写编译器程序。」「来自这里」感觉相比原文太直接了。

    例句3:原译者好像不会汉语的样子…………「编写处理通用情况折子例程包含一些参数。参数支配这个子例程行为的值,在不同的调用中会有所变化。」「决定」感觉太强了——如果光参数就可以「决定」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只确定参数而不编写主体了哦。「变化的就是参数」表达的隐含意思是「只有参数改变了」,但原文没有表达没有别的东西变化的意思(现实中还会有外部输入和全局变量呢)。而且这种译法太偏了,「change from one to another」是有惯用译法的吧。

    例句4:我觉得「issue」没必要单独译出,除非有上下文关联。「某些人」是无中生有——汉语的「某些人」可不是英语的「someone」啊……「同一组数据同时使用柱状图和饼图来展现,有些人可能会有有用的洞见。」(这里「usefully different」连用,我也不太清楚作者想表达的什么意思……)

    例句5:「常规用户」在这里听起来很奇怪。英语和汉语有一个很有趣的差别:描述人的时候,英语倾向于使用名词,而中文经常使用动词(比较「你是干什么的?」「我是开出租的。」与「What do you do?」「I'm a taxi driver」)。另外译句「technology」译漏了,会让人有种直接「使用」的感觉(比较「You are using Python.」vs「You are using a Python program」)。「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很可能你已经经常在使用机器学习的技术了。」

    例句6:虚拟语气译漏了,意思完全变了啊!作者是说如果没有那些理由如何如何,就是说有了那么些理由所以才会是另一个样子。

    例句7:那个我们老师称之为「倒树」,不过容易和「倒数」弄混。「底置根结点」也有这种歧义,建议使用「根结点置底」。

    例句8:就截取片断来看(不考虑上下文),「cancel their effect」译出来比较准确:「忽略删除然后插入导致增长被抵消的情况」。依语义推测,并没有要求相同的长度,只要没有增长就可以了。

    PS: 你的博客不支持窄屏啊,我不能左边写评论右边看文章了耶。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