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元旦和朋友讨论,说起我自己的观点,小米确实很懂互联网,成功地找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成长办法,而且成功地包装了一条“互联网思维”的路,把大家引入歧途——反正,很多人由此知道了“互联网思维”,也错误地理解了“互联网思维”。

那么真正的,或者说我认定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在我看来,精髓就在“互联”二字上。把原来不相干或者看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用文雅的话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用通俗的话说,是“堤内损失堤外补”。

举个娱乐行业的例子:现在很多明星接拍电影,并不需要太高的报酬,即便票房惨败,明星的收入似乎也不受太多影响。那么,明星从哪里赚钱?答案是,通过(外面的)广告赚钱,先通过“不赚钱”的活动赚取眼球,赢得知名度,再用广告把这种知名度变现。广告播放强化了大家对明星的认知,又可以成为接拍下一部电影的资本。整个游戏中的三个因素:电影公司、明星、广告主。任何两者单独抽出来看,游戏都玩不起来:电影公司和明星合作,拍的电影票房并不好;明星如果没影响力,广告公司不会选择他;电影公司和广告公司就更难以建立合作关系。但三者凑到一起,整盘棋就活了,可以一轮轮地玩下去。

小米手机的“互联网思维”也是这种玩法。平心而论,相比价格昂贵的高端手机,小米手机还是存在差距的。很多人选择小米,是因为它敢于打价格战,也就是所谓的“让利给消费者”,其实是性价比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如果高端手机的品质是100分,价格也是100分,那么小米手机的品质可能只有70分。一般来说,70分品质的手机大概能卖50-60分(之前我说过,单从制造业来看,不存在“70分价格提供70分质量”的做法,因为100分的标准是最顶尖的玩家制定的,所以高端一定要制造壁垒、拉开差距)。但小米手机只卖30-40分,这样就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对于其它品质70分的手机,它有价格优势;对其它价格只有30-40分的手机,它有品质优势。以这样的定位杀入进来,很容易赢得大量市场份额。

如果道理这么简单,为什么其它厂商不懂呢?因为这条路行不通——如果你只关心“一锤子买卖”,谁也不能这么玩。可是,小米为什么敢这么玩?因为它做的是“互联”的生意:消费者用很低的价格购买小米手机,只是整个游戏的第一环,后面还有很多把戏呢。打个不好听的比喻,先用一点小甜头引诱你“上贼船”,上船之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前些年有不少报道,说农民工和流水线工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里面经常提到,夜市上会有人以5块钱、10块钱的价格,帮这些人下载视频、铃声到手机里,生意还很兴隆。大家都知道这种服务有多么简单,也知道利润有多高,但是在那个年代,“买手机”和“下载内容到手机”是割裂的,手机厂商知道视频、铃声利润高,却只能干着急,它们能把握的只有卖手机而已。在智能手机时代,局面大不一样了。消费者买了小米的手机,就会用小米的系统,就会进入小米的生态,就会给小米商城付费来购买各种内容。拴住客户的小米商城固然更方便、更便宜——以前或许下载一首歌要5块钱,现在只要1块钱,但提供这些服务的都是程序,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服务海量用户。所以手机可以卖很便宜,但购买环节“让利”给消费者的那部分,演变成了贡献收入的涓涓细流,永不干涸。

如果留心,会发现有些解释“互联网思维”的人会提到“把客户变成用户”。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很可能会觉得奇怪:客户和用户有什么区别?终生给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花去大量成本,赚得一点口碑,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真正的道理在于,“把客户变成用户”的本质,是黏住用户,持续和用户发生联系,目的是大幅降低其它生意(服务)在未来获取用户的成本。

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MIUI对小米为何如此重要,小米为什么反复强调软件、硬件、操作系统相结合的“铁人三项”。有人说,小米是靠“期货”赚钱的。没错,“期货”或许能制造一些盈利,但这其实还是工业时代的生意模式,而与互联网无关,所以充其量是某个特定阶段的生意模式,而不是最终形态。如果只着眼于手机(硬件),完全可以大量发售搭载原生Android系统的手机。但我们都知道,小米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那样整个链条就断了,返回到制造业时代的单纯价格战,这是小米不擅长也不期望的玩法。从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MIUI在2014年初的月流水已经达到3500万元,仅仅主题一项每月也能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可以想象,小米不但能在手机之外把卖手机时的“让利”赚回来,还可以黏住用户产生更多的消费。不幸的是,很多人“互联网思维”的叫嚣者却不懂得其中的奥秘。前些年,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少“财大气粗”的金主希望学习小米,推出了价格超低的手机,甚至开了不少实体店,但是不出所料,这些品牌很快被淘汰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生意模式早就存在,比如明星通过广告赚钱,比如IBM卖服务,为什么叫“互联网思维”?原因在于,在互联网时代,生意模式中才可以容纳的这么多因素,才可能面对和准确定位广大客户。无论明星通过广告赚钱,还是IBM卖服务,涉及的因素——广告公司、大银行——都非常有限,生意环节也屈指可数。只有借助互联网,才可能构筑持续地、准确地和海量用户发生关系的生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其实都很简单、很原始。在互联的时代,东隅和桑榆已经没有什么界限了,到处可见东隅,无处不见桑榆。

延伸开来,这种“互联”战法在其它产品上同样适用,小米移动电源就是一例。我在深圳接触过不少做移动电源的厂家,大家普遍表示小米是搅局者,因为价格实在太低了。虽然做和小米同样的移动电源,在技术上和工艺上都没有挑战,但以这个价格出货,大家都只能赔本。单就移动电源来说,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持,怎么能满足推广、研发、运营的需求?怎么养得起一大家子人?这其实是行业的一般现状,紫米(小米移动电源团队,相对独立)也不能例外。那么,紫米是怎么做的?

如果紫米自成一体,即便按照很多人解释的那种“互联网思维”,百分百复制小米的营销、推广模式,也不可能成功。它要成功,必须要“寄居”在小米构筑的互联网体系内:对于紫米来说,借助小米品牌的品牌和影响力,在用户认知度和营销效率上远远超过了主流的“移动电源品牌”;同时它有小米作后盾,有众多资源(尤其是供应链方面的资源)共享,不太担心“养一大家子人”的问题。从小米来看,紫米归属在“小米”的旗下,不必赚太多钱,仅仅靠用户量也能够壮大小米的品牌,强化消费者对小米“超高性价比”的认知;同时紫米的营销、销售、售后等等都脱不开小米在互联网上构筑的公开、直接、高效的体系(要知道,“加盟商”的管理其实一直是非常让人头痛的问题),所以受到严格的约束,对小米这个品牌只许加分不许减分。在这种模式下,紫米和其它移动电源厂家的战斗,丝毫谈不上“势均力敌”,完全变成了单兵作战对阵体系作战,平面部队对阵立体打击,胜负几乎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

在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也许已经有些先行者已经在做“互联”的生意了。但是在制造业等实业领域,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意识。所以,紫米基本上可以做到“平推”。就我所知,紫米移动电源上市之后,很多“本来还可以”的移动电源厂商的份额已经受到严重侵蚀,而且无能为力,因为工业时代单打一的玩家,除非已经独步天下,否则根本经不起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式碾压。实际上,小米正在很多领域复制和推广这种模式。它推出的一系列产品都是主打“超高性价比”,力图击穿用户的心理价位。在这背后,所有的高性价比产品都“寄居”在小米的生态圈里,都可以扮演入口,也都在拱卫着小米不断弥漫开来、四处拓展边界的生意圈。

这就是互联,它可以“把原本不相干事物关联起来”,做到共享成本——把成本摊薄到连接起来的每个结点上,累积收益——把不同产品的利润累积起来,所以有能力在各个市场提供(相对单打一的生意)“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其实顺着这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想到很多。比如用小米手机的人越多,小米能收集的数据(用户行为)就越多,这些数据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所以小米手机的“让利”里,其实又包含了用户行为的价值——要知道,用户“免费”使用Google的真相,无非是自己的搜索行为和注意力成为了资源,由Google拿去向广告主收钱。又比如,在互联的世界里,越靠近联系的中央,能发生的联系越多,就越主动越有利。所以大家一窝蜂地要去做手机,而不会那么热衷去做手环等等“周边智能产品”,道理就在这里。相反,单打独斗的智能产品,哪怕做得再好,创造的价值其实非常有限的。我相信,Google收购Nest,收购DropCam,都离不开这方面的考虑。对任何一家现有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如何布局(以及掌握节奏),从互联中产生价值,是应当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以低代价的硬件为入口,把用户拉进“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能“用机器赚钱”)的游戏,这是相当理想的道路。如果不懂互联的价值,不能从体系上思考,还死守着一锤子买卖时代的思维,再怎么“专注、极致、快、口碑”,其实都是舍本逐末。

Yurii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