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从诺贝尔奖想到的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从诺贝尔奖想到的


屠呦呦女士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开心的事情。

首先要对屠女士说声“恭喜”,然后要对屠女士说声“感谢”。至于其它忙不迭凑热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跳梁小丑们,即便他们身居庙堂,我们只能视若不见了。

当然,围绕屠女士获奖这条消息,无论是挺中医的,还是反中医的,都要出来大作文章。这几天朋友圈的刷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的朋友霍炬问了个问题:举全国之力,筛遍中医典籍,最终从某个角落找到蛛丝马迹,以西方科学的实证思路找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到底是证明中医有用呢,还是中医没用呢?

我答了一句话,霍师傅于是说:“你看,就不能跟你这样的人讨论”。

那么,我说了什么?

在揭开这个谜底之前,我想先讲讲自己的经历。前段时间与美国朋友聊天,更是确认了这个话题值得写下来。如果你着急知道答案,不妨直接跳到本文的最后。不过我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直接跳到最后,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类似的问题恐怕还是会让你困惑。

我生在80年代早期,从小,父母就很“省事”地让我读书,一开始学拼音,然后看带拼音的书,再学会查字典,再看字书。小时候我虽然没有太多“国学经典”,但也看了不少书。细想起来,这些书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相关的,风雨雷电是怎么回事,植物昆虫是如何分类的,世界上还有哪些妙趣值得我们去探索,如此等等;另一类是关于文化的,中国历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历史上劳动人民是如何与统治者和恶霸较量的,苏俄、欧洲都有哪些神话和童话,讲的都是什么人的故事。

其实这两类书未必是父母的有意选择,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顺应社会潮流。现代很多人回忆起80年代,总觉得色彩斑驳、鱼龙混杂。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万事没有钦定的答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有探索的可能。

于是这样色彩斑驳和鱼龙混杂的世界,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的印象:第一,科学很神奇也很重要,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很落后,大家要努力学知识,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潮流;第二,世界上的文化是繁杂多样的,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很丰富,其它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也不逊色。如果现在再回头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少了人文社科的经典著作,这大概和我父母都是工程师有关。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有自由自在的讨论氛围,有各种观点的比较辨别,所以总是能培养出健康的意识。

如今我时常回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并且持续保有这样的意识,或许会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惜历史没有假设。进入90年代,整个环境忽然就大不一样了。

我最早感受到的转变是从一些细节开始的:学校开始举办“国情知识比赛”,并发了一大堆读本。其中一本书的整个封面就是圆明园大水法的残骸,第一次看到时候让我多么震撼。翻看这些书籍,我才知道从近代开始,这个国家遭受了多么深重的灾难,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个没有听过的词语,在强烈到夸张的事实和对比面前,忽然变得无比真切和重要。加上为参加“国情知识比赛”赢得名次的荣誉感,更是让自己把这些屈辱的历史翻来覆去地重复,深深记在心上。

我还记得以前朗诵比赛时,曾有同学这样开头: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位于太平洋的彼岸…… 那种深情向往的表情让我印象深刻。那时候我们虽然也会争论美国好还是中国好,但大家比较多是科技,而不必纠结于历史,因此大家观点各异,好不稀奇。“国情知识比赛”举办之后,往日的先进国家毫无例外地都罩上了历史的黑影,再也不见那样深情的表达,比较的维度也日趋单一。即便讨论相对客观的科学和技术,也需要谨记“虽然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另一方面,说起中国自己,我们也逐渐不再提到“共和国”了。我小时候虽然不知道“共和国”是什么意思,但大家讲起“共和国”,似乎总有点莫名其妙的意气风发的感觉。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更多的是与“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联系起来的形象,虽然当时我并不清楚歌里“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到底说的是什么。

转变不只这些。忽然地,社会上就开始流行《红太阳》歌曲了,卖磁带的店里翻来覆去播放的,都是“毛主席万岁”,当时很多人还说,唱这种歌有益精气神。或许在“精神疲软”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就得靠红歌的猛药来治疗。对不谙世事的小朋友来说,《红太阳》和《水手》、《雪中情》其实没什么差别,扯起嗓子唱来甚至更带劲。我熟悉众多文革歌曲,就得益于此。同时,学校的“春游”也逐渐转变成“红色旅游”,因为我们距离革命老区比较近,井冈山、韶山等等“景点”几乎每一两年都要去一次。革命先辈简单朴素的成长环境,和反动派穷奢极欲的生活作派,又是一种强烈的对比。

影视的方面同样有了变化,80年代那些“怪力乱神”和“走向世界”的影视作品似乎忽然就没有了,大量主旋律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粉墨登场,给我们深深烙下“历史”的印迹。作为80年代影视的尾巴,1992年播出的电视剧《少年特工》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少年军校学员们的父母在讨论“军人为何而战”,有人说为祖国,有人说为家人,最后江教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军人永远为荣誉而战。这个看来抽象的答案曾让我困惑了很久,最后才明白编剧的深意。从此以后的电视剧里,再没有见到这样“离经叛道”的声音。在大是大非面前,“军人为什么而战”的答案再简单再直白不过了,细致的探讨简直显得荒谬可笑。

渐渐地我才感觉到,确实很多杂乱的声音没有了,在强烈的对比和深入的宣传之下,我们的生活、思想、价值观有了明确的方向。再往后,我大概尝试理解了这种转向:在偶像的神坛倒掉之后,很多东西确实是没法争论的,所以只能“不争论”。不过,之前很多话题之所以“不争论”,是因为没有钦定意见,故而留下了自由的空间;之后这些话题仍然是“不争论”,不过做法是一方面告诫你“(大是大非)不容许争论”,另一方面用大量强烈的对比引导大家,这些话题“不值得也不需要争论”。

这种转变带来了什么后果?以我个人的感觉,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后果。

第一,产生了时代的错乱感。

在历史的苦难面前,在昭然若揭的大是大非面前,那么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就应当采取“合用”而不是“合宜”的态度去看待和解读。比如面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人物,往往戴着封建时代的眼镜从“明君贤臣”的角度来分析,而不是用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准来看待,也丝毫不用区分公德和私德。再比如总是把汉唐的兴盛简单当成自我膨胀的资本,而全然不去了解汉唐时代“海纳百川”的风气和胸怀。对国内是如此,对国外更是如此。“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丛林法则仍然被奉为圭臬,完全忽略长久以来文明的进步——尽管它速度缓慢,但终究在进步,而且正是这种进步给了一代又一代人以希望。

第二,丧失了分析复杂事物的能力。

如果我们稍加认真谈谈上面的话题,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不耐烦的“认真你就输了”,甚至简单粗暴的“呸”。大家不再有耐心,也不再屑于细致的分析和论辩,或者干脆来个反问:“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说的?”。结果,遇到“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话题,我们不需要了解什么是人权什么是主权,人权和主权在什么情况下有高低,只需要知道“这是恶毒口号,背后暗藏着见不得人的动机”,就足够了。我们太容易相信阴谋论,简简单单就能洞穿事物背后“看不见的阴谋”,所以能够略过分析推理的繁文缛节,直指(自认为)的问题的核心,不必在乎逻辑的自洽,也不必在乎与其它观点证据的调和。

这两方面的巨大影响,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描述的“时间光锥”一样,把后来的一切笼罩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生活的各个细节。比如中医争论,就是如此。

很多人谈到“中医”和“西医”时,天然认为二者是等同的概念,而完全忽略了时间,能具体到“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大概属于凤毛麟角。如果我们再问下去,中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西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医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在什么年代贡献最多?西医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在什么年代贡献最多?我们如何衡量一种医学的价值和有效性?要证明这种价值和有效性,应当给出什么样的证据?……

如果认真,这类问题完全可以一路探究下去,然而这样的做法,在这样的时间光锥内,又确实太容易引起众多人的不快了。所以,我们还是就此打住吧。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问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到底是证明中医有用呢,还是没用呢?其实我的答案是: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中医”。如果要联系开来,就还得确定,大家说的“中医”是不是同一回事。不过我也清楚,这些碎碎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其实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Yurii

View Comments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突然想起胡适这句话了。
    余老师也看过《少年特工》啊,当年觉得特别好看。

    • 这个不难吧,我当时也没再问他什么意思啊,但我确信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week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week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1 month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1 month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1 month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