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老虎吃人这回事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老虎吃人这回事


大年初一,老虎吃人,一起事件,两条生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悲剧。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悲剧越来越展现出成为闹剧的可能,朋友圈里关于此事的文章接连出现,火气一个比一个大。这个结果,或许大家都没想到。

据我观察,逃票违规,翻墙有错,老虎吃人无可厚非,这些问题事实清楚,大家都没有争议。争议的焦点不在于当事人和当事虎,而在于外人如何看待当事人、当事虎,以及如何评价外人的看法,以及如何评价其他人对外人观点的评价……

那么我也来凑个热闹,谈谈我对“老虎吃人”的看法吧。

首先要谈的是“该死”这个词,这也是关于老虎吃人的讨论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说法。常识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好词,用在谁身上都必然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而强烈的情感反应必然会影响讨论的气氛和理性的发挥。那么我们换个角度问问,“该死”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以肯定的是,逃票一定与“该死”没有关系。逃票进入野生动物园既不合规定也不道德,但逃票入园者可以不侵入老虎的领地,买票入园的人也可以翻隔离墙去与老虎亲密接触。所以“逃票者该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接下来,翻隔离墙进入老虎领地,就一定“该死”吗?这个“该死”要如何定义呢?判了死罪的人该死,这很好理解,无论是枪毙、注射、电椅,总之是躲不了死。但是面对高危的情况和明确的规则,明知故犯去做危险的事情,就必然要死吗?那么在机动车道违反交通规则也必然要死吗?如果是,就应当派车把人撞死?如果不是,而且违规者侥幸没有死,是不是“该死而不死”呢?既然“该死而不死”,是不是应当把“该”的补上?

具体到本次事件,假设翻隔离墙进入老虎领地却没有被老虎吃掉,那么说“该死”的人,是应该惋惜呢,还是庆幸呢?如果是惋惜,理由是什么呢?老虎没有按大自然的规矩吃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会庆幸生命没有丧失,我也支持事后对这个人进行惩罚,这种惩罚一定要有足够力度,但还不到剥夺生命的地步。

再设想一番。假设有四所一模一样的动物园,都发生了游客违规翻墙进入老虎领地的情况,而且老虎也冲出来要吃这个游客,结果分别如下:

  • 动物园甲:老虎吃了人,老虎也被打死了;
  • 动物园乙:老虎还没吃人,就被打死了;
  • 动物园丙:人被老虎吃了,老虎没被打死;
  • 动物园丁:因为及时使用了麻醉枪之类的装备,人虎平安;

这四个结果按照“从好到坏”来排序,大家会怎么排?我不能肯定具体的排序。但我大致能肯定的是,甲的“人虎双亡”应当排在最末,丁的“人虎双活”应当排在最前,乙丙两个选择居中但顺序不定。如果大家都同意,是不是应当朝着公认的正确方向去讨论,去看看我们还缺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要说“麻醉枪起作用太慢”之类的谎言,我认真查了英文维基百科,麻醉枪(tranquillizer gun或者tranquillizer dart)反倒是可能危及大型动物的生命,所以一旦命中就必须迅速跟上检查动物的情况,甚至注射解毒药。

如果细看居中的两个选择,到底是救人还是救虎,就涉及到“人命和虎命谁金贵”的话题。奇怪的是,动物保护主义在我国明明还没有流行,这次的讨论里却出现了不少“众生平等”的论调。如果真的生命平等,我们不妨设想相反的情景:游客都遵章守纪,老虎成了违规者,不知怎么跑了出来,这时候要怎么办?我们看到不少新闻,动物意外出笼之后,园方用各种手段活捉了动物,弄死了动物反而让不少人惋惜。所以,“众生平等”似乎是有两层含义的:一是有规则在,大家的生命都可以被平等地剥夺,一是虽然有规则,但从根本上讲大家的生命还是应当尽量挽救。我们究竟应该选哪种呢?

“该死”的问题先谈到这里。我们接着来看“人命和虎命谁金贵”的话题,有人是这么应答“人命高于虎命”的:

很好,去杀10只朱鹮,或者杀5头熊猫试试。希望在法庭上,你的这句话能作为逃避枪毙的辩护词。看看是你的命贵,还是动物的命更贵一些?

我看了觉得很失望,因为这是诡辩,不是讨论。讨论“人命和虎命谁金贵”,是在涉及到具体问题——要救人还是救虎——时展开的。如果要做同类比较,“杀朱鹮或者老虎要被刑”对应的是“老虎吃了人要不要被处死”,“虎口救人要不要开枪”对应的是“只能救一个,救人还是朱鹮?”、“救人还是熊猫?”的场景。再者说,有据可查的判决显示,2010年2月云南有人猎杀一只老虎,被判刑12年,处罚金48万。注意,没有被判死刑。这是不是法庭在告诉大家,老虎命不如人命呢?

同样站不住脚的还有“价值130块的人命”的说法。它的逻辑是这样的:野生动物园的门票是130块,成年人自己选择逃票入园丢了命,所以他自己认定自己的命只值130块,有什么好惋惜的?前面讲过,逃票入园和翻隔离墙进老虎领地是两回事,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次,人命的价值到底应该怎么判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推断。你看他这时候逃了130块的票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命只值这么多。如果有天他生病住院,要动130块的手术才能活命,他不舍得出这么多钱?如果认定这个人的命因为逃票只值130块,那么伤害他最多也只需要赔偿130块钱?

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因此扯上基因和进化论,并由此营造出种群的优越感:

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本来应被淘汰的种群个体,被强行留下来,并让他们的基因得以表达,遗传下去。人类之所以能熬到今天,是因为那些敢于徒手逗弄猛兽的蠢货在还没来得及繁殖之前已经被干掉了……

我读过不少关于基因和进化论的资料,但从没看过哪本正经的作品谈到被淘汰的种群和特性是“蠢”的,也没看到有什么基因会促使人“徒手逗弄猛兽”。如果一定有的话,那大概也是不服从规矩、勇于冒险的基因,但文明的重大进步不正是因为有人不愿意循规蹈矩吗?相反,如果没有文明没有科技,人类只能按照自然的法则来生存和淘汰,或许留下了“不那么蠢”的人,但无数科学家、艺术家同样会被淘汰(想想斯蒂芬·霍金),我们今天又如何能享受文明和科技带来的诸般好处呢?

关于老虎吃人的话题,今天就写这么多。不管你觉得对与不对,都希望对你有参考(如果有启发就更好),和欢迎你留言。大家能在一起理性讨论,这本来就很难得。或许将来事情会简单很多:看某些IT大佬鼓吹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的势头,未来再出现人虎对峙的局面,动物园只要简单算算账就可以做决定:人死了要赔多少钱,老虎死了能获赔多少钱,麻醉枪要多少钱……大数据分分钟可以算出来。

Yurii

View Comments

  • 最后一段说的是可以和美国一样,计算人命值多少钱么?虽然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可以依据这个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比如动物园根据这个成本计算应对措施和保护措施。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4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4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