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网易裁员”事件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远观“网易裁员”事件


最近网易裁员的事情成了热点,有读者留言说希望我谈谈。为了不拂大家的好意,我决定勉为其难,远远谈谈。

为什么是“远远”谈谈?

第一,我没有太关注此事,而且如今调查报道缺失,很少像以前那样看到有公信力的媒体和记者去核实各方情况,所谓的报道绝大多数都是观点,而不是事实;
第二,我距离很远,距离事发地超过一万公里,时差七小时,对热点的感受不强烈(最近几天我更关注的是德累斯顿的宝物失窃新闻);
第三,因为不了解情况,我也只能讲讲自己和朋友经历的故事,然后提供某些观点。

故事一

曾经有个朋友毕业就加入了BAT中的某家,那还是在十多年前,大家都在初创期。当时确实很苦,也确实有成就感,对公司很认可。

对公司的印象发生变化是在一次听老大的讲话。当时许多人都已经加入公司五年,老大说:“你们来公司都已经五年了,感谢你们对公司的付出,你们已经不欠公司什么了”。大家正在感动,老大忽然话锋一转,“反过来说,公司也不欠你们什么了”。

后来这位朋友因为长期加班,导致腰椎病,医生嘱咐必须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所以给开了一个月的假条。胆战心惊把假条交给HR之后,假期很顺利获批了。又过了几周,发现这次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续签。打电话去问HR,得到明确答复是“对,我们不打算跟你续签劳动合同了”。

好在这位朋友不服输,不认命,直接去翻了劳动法,找了援助机构。在明确得知法律对这种情况的规定之后,再找HR谈,虽然没有获得继续任职的合同,但是拿到了法定的补偿。

故事二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样,是很惧怕“打官司”的,更愿意选择朋友圈抱怨,甚至是上网维权。不过,那只是以前的我。

许多年前,我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参与了一场劳动仲裁。说“不情愿”,是因为很怕沾染这类事情;说“不得不”,是因为当事人是我当时的女朋友,我不能不出场去给她打气。其实我很难想象,平日百般温柔的女孩,为什么不和公司“好好谈”,那么决绝地去申请劳动仲裁——“打官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总是太麻烦的一件事。

等到真正去了劳动仲裁庭,才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先由双方陈述事件和诉求,然后仲裁庭会核对双方的表述,提出问题要求回答。当天并没有当场裁决,仲裁庭宣布,下面会按照法定程序,在受到仲裁申请的45天之内办结。

出乎我意料的是,仲裁庭上根本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甚至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大,语气都很平和。在仲裁庭结束之后,双方还友好握手,交谈了几分钟。对于“打官司”这件事,公司代表也表示理解:你的诉求我们听到了,公司的意见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尽自己的职责,最后结果怎么样,由仲裁庭决定吧。

最终结果是,仲裁庭支持了劳动者这一方的诉求。后来我才知道,一旦走到劳动仲裁,一般最终裁决都会偏向劳动者。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走正经渠道“打官司”其实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和麻烦,许多时候,它比大叫大嚷的所谓“维权”更有效,更有力。

故事三

前几年,有位朋友和公司闹得不愉快,大家决定一拍两散。一拍两散的方向是都认可的,唯一的问题是离职的补偿。这位朋友和我一样,也是做技术的,所以他想的很简单,以不变应万变,看看公司有什么方案,满意就接受,不满意再说。换了是我,我也这样想。

变数出在他家LD,他家LD听说:不行,你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谈判时稍微不注意,咱们损失的就可能是真金白银,平时辛苦上班挣钱不容易,这时候千万不能被人坑了。

我们有哪些诉求?它们的轻重是怎么样的?哪个应该排前面,哪个应该排后面?如果对方提出反驳,哪些可以牺牲,哪些必须要坚决主张?或者,还有什么其它替代方案?…… 分析这些问题,理出逻辑关系来,画一张图,这些是技术人擅长的,所以这位朋友很快就完成了。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图画完之后,LD问“好,假设我们现在在谈补偿方案,你的诉求你都清楚了,你给我完整表述一遍”。这个要求真正难住了这位朋友,技术人一般都不太擅长表达,对于这种涉及利益,尤其是“赤裸裸谈钱”的场合,应对起来更是吃力。让他现场演练,尤其是在LD面前演练,那可真是百般无奈,千般尴尬。

然而LD并没有放过他,“你今晚在家什么别的都不干,就练习要怎么说。一定要熟练了,到时候显得胸有成竹,有足够底气”。朋友虽然不愿意,但LD的理由也很充分:“等真正谈的时候稍微分神,损失就不是排练一晚上能挽回的了”。

于是,这位朋友硬着头皮排练了一晚上,把能说的话术都写出来,反复说,反复背。虽然远远达不到“舌灿莲花”的程度,起码做到了不结巴,不害怕——实在害怕,也能条件反射一般把话说出来。对很多技术人来说,这已经够了。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他很好地保住了自己最核心的几项诉求,对于可以让步的选项,也给出方案争取到了合适的补偿。后来跟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这位朋友感叹:“必须承认,世界太大了,技术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故事四

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这么一回事,我想也值得一说。

当时我团队的一个骨干员工要离职,因为他掌握了比较多的公司核心秘密,提离职又比较突然,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比较紧张。按照一般规律,既然提出离职,往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所以挽回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表达公司的担忧和诉求,和他签订协议,避免公司利益遭受损失。

那段时间我和HR密切交流,终于定出了一份协议草案。既表达了公司的考虑,也照顾了员工的利益,我们认为是还算良心的了。然后我们又与这名员工持续交流,做了大量的了解、说服工作,终于谈定了整件事。

然而,就在要在离职协议上签字的前半天,这名员工忽然跑来要找我“单独谈”。我自己一头雾水,他却怒气冲冲:“我之前说的都不算数了,你们也不要开什么条件了。这是什么公司?流氓公司!”

我好不容易劝他冷静下来慢慢说,才知道他接到一个匿名威胁电话,口气听起来就很流氓,而且说了一些很不客气的话。偏生这哥们来自民风彪悍的地区,本不是怕事的主,所以威胁根本不起作用,反而激发了他的“鱼死网破”搏斗意志。
老实说,这事不但我不知道,HR也不知道,猜测只能是某些人在幕后安排,大概是想恩威并用,黑白道齐上阵,但我们也没法核实。无论如何,这种做法只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不但没有威胁到员工,还让直接领导和HR产生“被卖了”的感觉。

结果我们“好说歹说”的对象不只是向下,还得向上。又费了很多周折和口舌,终于把此事圆了回来,总算没出大事。

总结

“暴力裁员”这类事情当然很不幸,但真的遇上了,我们也只能直面。下面是我能给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平时在公司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不要忽视经营关系。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俗气”,但也是现实。关系好了,有什么风向可以提前听到风声,有所准备。而且,公司裁员之前往往都会有预案,能给出的“方案”往往有好几套,或者有多个选项,根据员工情况不同可以调整…… 退一万步说,日常和HR熟悉的话,起码谈起来不会剑拔弩张,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第二,如果真的遇到裁员,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除非是大规模的系统性暴力裁员,其它许多情况下,补偿方案许多都是谈出来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容易为自己争取到利益。对员工来说,事先把自己能接受的情况都想清楚,写下来,多练习,到最后谈判的时候有备无患,终归是没有错的。要知道,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点,所以你只需要稍微努点力,就已经胜出很多了。

第三,不要畏惧打官司,不要畏惧走法律途径。

如果你确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的受到了侵害,通过正经的救济渠道往往是最有效、最有用的选择。不要对法庭、对劳动仲裁庭有任何畏惧,除非企业真的能量巨大又决心拼个鱼死网破,否则真的到了这些场合,裁决大半都是偏向劳动者的——前提是你要相信法律法规。

第四,人在职场要守规矩,也要讲良心。

我是第四个故事的当事人,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多年,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我经常看到许多HR喊“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公司做的事明显是错误的,你仍然毫无判断去执行,而没有任何的判断,这就是在协助作恶。
许多人总是说,“闹”的员工别想找到下一份工作了。但是反过来,助纣为虐,丝毫不尊重员工的HR,难道就很容易找到下一份工作?就不怕把恶名带到新公司?
要知道,公司的待遇大概不可能永远持续,良心的罪孽却可能陪伴你一生。许多年后,我和当时提离职的那位员工仍然可以举杯畅聊,相谈甚欢。对我来说,这就是最让人开心和放心的。

第五,选择上网“闹”一定要谨慎。

不少人可能觉得,上网“闹”才真正有用。我必须要指出,这种印象是错误的。许多帖子都带有很深重的情绪,或许能引起观众的同情,但也很容易偏离事实。而且网络舆论场很复杂,一旦帖子里有偏离事实的部分,就很容易被找出纰漏,被“反转”。一旦“反转”几次,公信力就会大跌,关注度也大不如前。一旦公信力和关注度大跌,上网维权就基本没希望了。还有不少公司会设下陷阱,最后让维权者坐实“收钱删帖”(敲诈)的罪名——如果你留意过,会发现这类情况并不罕见。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超越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所以常见的做法都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维护。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当然需要有日常的积累、清醒的头脑、足够的重视、正确的方法。

最后,必须承认,鉴于现实环境,上面说的这些都只能“小胜”而不能“大胜”。第一个故事里的朋友后来在社会上闯荡,经历了许多之后不得不承认,最开始那家公司尽管分手并不愉快,但回想起来还是最让人怀念的。

Yurii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