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人间烟火

说说我认识的德国黑工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说说我认识的德国黑工


最近趁着装修的机会,我和几位“德国黑工”老师傅聊了聊。下面,我简单讲讲两位师傅的故事。

故事一:H师傅

H师傅是我认识的第一位黑工。说实话,我本来以为“黑工”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多少会有点不好意思,但H师傅刷新了我的认识。对于自己的“黑工”身份他毫不避讳,无论是聊天还是干活,简直就没把自己当外人。

好奇之下我问他:H师傅,你不怕自己被查吗?

他说:怕什么?我是难民,不像其他人被抓了要遣返,我被抓了就是受几天教育,因为难民不能打工,我就说自己实在没办法,要讨生活,然后就放出来了……

这样一来二去,我跟他聊的多了,才知道他的身世。

H师傅是东北人,四年前,四十六岁那年来的德国。当时花了七万块钱,找蛇头给办的商务签证,买了来回机票就过来了——为什么要买来回机票呢?因为蛇头骗人的把戏很多,就怕收了钱不办事。所以先交一部分定金,买来回机票,到德国顺利落地出关之后,立刻通知国内的家人付尾款。

但是这七万块钱只包出关,其它不管。这年头,偷渡的生意和旅行团区别不大,都可以切成一段段的分包。本地接待属于其它服务,本地也有人专门揽这种生意,接一个人的报酬是500欧元——这是扣除各经手人分成之后,最终到手的收入,也很高了。

H师傅囊中羞涩,落地已经花了七万块,身上只有一万块,也就是一千多欧元,当然买不起本地接待服务。不过他也有办法,按照国内介绍的经验,径直去了华人开的按摩院。除非是生意特别红火的按摩院,否则普通按摩院总是有空房间,住宿相当便宜。

就这样,不懂德语、举目无亲、住在按摩院的H师傅在德国街头游荡了小半年,发现根本不像国内说的那样好找工作。眼看钱要用光了,他又不打算回国,于是横下一条心:报营去!

所谓“报营”,也就是“主动去难民营报道”。据他说,德国各个大城市都有难民营,方便对难民进行管理。但中国人很少去报营,因为难民营里中国人太少了,主要都是来自中东、非洲的难民。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H师傅就在这“不是人呆的地方”住了大半年,历经大营、中营、小营,其实是德国政府为了细致管理难民不断进行筛选的过程。据他说,政府每天给面包牛奶,每周给三十多欧元的生活费,每人配一张身份卡,早上可以刷卡出去逛,晚上必须老老实实回来报道,否则别想得到难民身份。如今我们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据H师傅自己回忆,“那段日子可是太苦了,跟一大群不认识的人住一起,语言也不通,乱哄哄的。总之是,哎呀别提了。”

H师傅终于老老实实住满了大半年,终于拿到了难民身份,可以算“重获自由”了,然后立刻出来打工。几经辗转,他找到了装修队,干起了老本行。

H师傅在国内是做泥工的,可是到德国做泥工也不容易,主要是工具都和国内不一样,基本全都要重新来过。好在德国的工具质量好,而且电动的多,省力,效率也高,这一点,H师傅很满意。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木工手艺。在德国人工很贵,所以如果一个人会好几门手艺就会很吃香,因为不用单独雇佣好几个人。

按H师傅自述,他的待遇是包吃包住,工钱每天50块(欧元)。随着自己资历和手艺渐长,现在已经涨到了120块。对此他已经很满意了——“包吃包住,吃的都放心,每年还能攒下差不多20万,在国内哪敢想这个。”

关于家人,H师傅说他女儿已经念到了大四,所以自己没啥负担了。按照他自己的见识,学的是“最好的”英语专业,因为和老外打交道赚钱。

展望未来,H师傅打算“过几年,在德国玩够了再回去”。虽然他已经有难民身份,万一被查不会被直接遣返,只是批评教育,不过回国意味着放弃难民身份,以后也永远不能登陆欧洲。但是,这对H师傅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故事二:M师傅

其实叫“M师傅”是有点不太对的,应该叫“M老板”,因为他是H师傅的老板。

我第一次见“M师傅”,真不敢相信他是老板:黑黝黝一张大脸,穿着破旧,乍一看根本看不出和H师傅有什么两样。但是聊上几句,就迅速感觉出不一样。

当时我好奇跟他了解来德国的经历,他说“刚来啥也不会,可难受了,过半年才开始慢慢能交流”。我于是称赞他“半年就能把德语学到这水平,很不错啦”。

哪里知道他一口否认:“什么德语,我说的是英语!”

“什么,你跟他们说英语吗?”

“对啊,大学时候学的,还好没忘掉。”

听到这个答案,我眼珠子都要掉地下了。眼前这位“M师傅”四十多岁年纪,竟然上过大学!于是我继续跟他聊下去,才知道他的故事。

M师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入读的某重点财经大学,九十年代初顺利毕业。那年代大学生真是天之骄子,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更是人中龙凤。说起大学生涯,M师傅一脸得意:我们那时候可真是下了苦功夫学的。我儿子现在读大学,看看他们理工科的微积分教材,都讲得太浅了,和我们那时候没法比,这不纯粹糊弄人嘛……

M师傅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建委工作。大学学的是财经,工作却是在建筑行业,专业并不对口。所以后来他又专门进修,终于拿到了专门的工程监理资质。据他说,“当时俺们全市有这资质的只有俺一个人,全省也只有五个人,老厉害了。”

五六年前,因为某种语焉不详的原因,M师傅选择远走他乡,来到德国。

一开始语言不通、举步维艰,他就什么也不干,每天专门观察德国人怎么做建筑的。慢慢熟悉之后,凭着自己还没忘掉的英语,他终于找到一支德国建筑队,在里面干了下去。据他说,德国老板还挺喜欢他,因为做事利索,脑子也好使。只是因为没有身份,后来德国建筑队要去瑞士接活时,他不能一同跟去,只能留在德国。

不过没去成瑞士估计也不是坏事。因为对于M师傅这种脑子活络的人来说,寄人篱下绝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神通,反正接下来一两年,他竟然解决了身份问题,还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可以四处接活了。

如今M师傅甚至正式注册了公司,手下聚集了13个弟兄——“去年还只有9个,收编了一支游击队,现在有13个人了”。别看13个人不少,业务其实更多。这也不难理解,在德国的很多华人,装修时都有自己的习惯,如果请德国工人,多半要遵守一大堆条条框框,比如挖坑要挖多深,开关必须装多高等等,总之“名堂特别多,讲究特别烦”,还得预约工期。相比之下,中国装修队虽然不能“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安心等按期完成”,但毕竟灵活多了,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所以M师傅每天基本就是在微信上忙得不亦乐乎,跟人谈生意用微信,做方案用纸画图然后拍照,商量合同也是用中文在纸上写好再拍照。你别说,画的图挺像那么回事,写的字也确实挺漂亮,远超过一般人的水平。

他的公司管理也是用的微信。M师傅的业务遍及全德国,13个兄弟分成几个小队,在各地不停穿梭。往往刚做完一个项目,立刻赶赴下一个项目,片刻都没有休息。对M师傅来说,“项目管理办公室”只是没有挂牌,其实就镶嵌他自己脑子里。

据H师傅说,他自己偷偷算了,M师傅去年起码赚了十几万欧元。在德国,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普通德国人一年的收入才3到4万欧元,许多很优秀的程序员年薪也不到10万欧元。而且M师傅相当有生意头脑,据说他已经买了几套独立屋(国内叫“别墅),每一套买下来就立刻装修、分隔,拆成十几二个房间租给留学生,每个月光是房租收入都有五六千欧元,考虑到德国的利率相当低,这收入对付月供绰绰有余。

对于他手下弟兄的工钱,M师傅并不会每月发放,而是统一记账在自己处,需要时申领。如果不打算一辈子黑下去,大家一般只会拿一点生活费,其它大部分寄回国内。在M师傅这里,就是通过国内合作者给指定银行账号打一笔人民币,然后在记账本上减去对应的欧元。当然,中间还需要抽一点手续费。不过看起来大家都没有异议。而且M师傅相当讲信义,完全不会发生《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那种所谓”存款“被侵吞的情况。

作为老大学生,M师傅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其实在不停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远非普通的黑工能比较。比如说起黑工的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的人,过来的多,东北的头几年多,这两年少了”。再比如说起黑工的年龄,“一般都是四十多岁,五十岁的不敢出来闯了,三十多的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就四十多岁这批人,小孩还没上大学,经济压力大,自己手艺在国内又赚不到钱,就横下一条心出来闯嘛。”

写在最后

电影《哈利波特》中有一句台词我印象很深:看一个人的成色怎么样,就看他如何对待境况不如自己的人。

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真是有道理。年纪越大,见得越多,就越觉得所谓“幸福就是参差多态”,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而是需要打开心胸,真正去尊重差异,理解不同。看来奇特或者荒谬的人生选择,背后往往有难以言尽的困境和苦涩。而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在自己的困境中挣扎。如果真正理解了他人,尊重了他人,也就彻底看开了自己——其实你没那么特殊,同时也没那么可怜。

有天,H师傅在我们公司干完活,匆匆就要乘火车转去下一处工地。趁他短暂休息的当口,我悄悄递给他一包烟,什么也没说。他冲我神秘一笑,眨眨眼,低声说:“谢谢了哈,以后有啥事,随时招呼我哈。”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1 day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1 day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