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他很重要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幽默感,他很重要


前段孙杨成为热点的时候,有些文章把孙杨和姚明做了对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因为它告诉我们,面对不那么友好的提问,其实不只有“不能侮辱中国”这样一种“刚烈”的回应方式,姚明就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姚明刚到美国时,巴克利断定姚明不行,“如果这家伙哪一场比赛能得超过19分,我就电视直播亲驴的屁股”。对任何人来说,即便这是玩笑,也是不友善的玩笑。不过,姚明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它轻松化解了:那么,我只好每次都得18分咯。

又有一次,记者问姚明:为什么中国十三亿人,连五个篮球打得好的人都找不出来呢?姚明的回答也很优秀:你看美国有三亿人,可是连一个乒乓球打得好的人也找不出来呢。在这种回答面前,记者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观众却多半开怀大笑。你看,这些观众可不是内心时刻紧绷着民族荣誉感的那根弦呢。

借此机会,我很想说说“幽默感”这回事。

长期以来,“幽默感”似乎总是不能得到大家的正确理解。在我们身边,许多人把“幽默感”理解为“搞笑”,落实到具体形式里,就是开玩笑,甚至主要是挖苦、讽刺、讥笑等等“毒舌”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或许能逗人笑,但应用范围相当有限,往往仅限于熟人之间,或者必须保证挖苦讽刺的对象不在现场,否则多半要吵架,甚至大动干戈也不奇怪。

许多年前我也很喜欢开玩笑,但仔细想想,开玩笑只是为了引人注目,其实并不能给自己争取到多少尊重,也不会让自己多快乐。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幽默感”和“开玩笑”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幽默感”应当是一种值得反复锻炼的健康的本领。到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而且相当受用。

回想这一转变,有几本书给我印象很深。

最早是在大学时候看了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我至今还记得序言中的一段话(大意):

阅读鲁迅,你切不可过于愤激。过于愤激,不但容易丧失判断的公正和理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它会让你丧失对人生至关重要的幽默感。

当时我完全不能理解,以鲁迅先生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为什么还不能“过于愤激”?愤激和幽默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幽默感对人生至关重要?

这些问题,要等到后来读了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才明白。原来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完全不是我们常见的宣传里那种紧缩媒体、一本正经的姿态,而是爱说爱笑、风趣随和的人。

陈丹青在书中引述了鲁迅一个朋友的回忆,说到朋友家,一进门就像小孩子那样打着旋子走过来。我必须说,这个描述实在太生动了,瞬间就洗掉了之前各种教科书涂抹在鲁迅脸上的浓重油彩——原来,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再后来经历多了,才理解为什么王晓明说“幽默感对人生至关重要”。以鲁迅先生的性格,以他做文章的风格,倘若终日愁眉紧锁,时刻义愤填膺,他一定无法结交那么多的朋友,也一定不会受到那么多年轻人的爱戴。更重要的是,他一定过得不开心,健康也就无从谈起。

为什么?因为健康的生活就像钟摆,不可走极端,不可偏废,需要调和。一端越是沉重和深刻,又要保持精神健康,尤其是长期的精神健康,那么另一端就越要乐观和豁达,乐观和豁达的典型表现,恰恰就是随时随地自然洋溢的幽默感。

对比姚明和孙杨的表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姚明遭遇的非难远远多过孙杨(甚至在国内也有非常多的姚黑),但姚明往往总能以幽默来化解,而不是摆出一副苦大仇深、金刚怒目的姿态来应对。久而久之,观察姚明的表情就可以发现,他明显要更乐观,也更健康。

如果说《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和《笑谈大先生》奠定了幽默感的价值基础,指明了“道”的方向,那么Greg Dean的Step by Step to Stand-Up Comedy,就是“术”的操作手册。

以前提到“幽默感”,总觉得它应当是天生的特质,似乎“这个人历来喜欢开玩笑”;具体到“开玩笑”,相当大部分又是挖苦、讽刺、讥笑之类。但我们仔细看姚明的故事,发现他并非“生下来就喜欢开玩笑”,“那我只好每场比赛都得18分”的回应相当幽默,也没有任何挖苦讽刺的成分。所以,幽默感不应当是天生的,也不应当局限于挖苦讽刺。幽默感应当可以培养,幽默感应当有章可循。

Step by Step to Stand-Up Comedy,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表演者Greg Dean的作品。在Greg Dean之前,美国也有不少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不过他们大多依靠灵感、直觉、天赋来创作。在三十多年前,Greg Dean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有大量“本来没有天赋”的人掌握了幽默的秘诀,转身成为优秀的脱口秀演员。甚至如今你仔细去看海峡两岸各种脱口秀演员的表演,很容易找到共同的模板,那就是Greg Dean介绍的“幽默方程式”。

我的感觉,Dean的这本书堪称幽默的解剖大全。他按照化学实验的方式给出了一整套方案,让普通人也可以从各种事情中找到笑点,把本来不好笑的事情变得好笑。

千万不要先入为主,认定“这样出来的笑话就没意思了”。现实已经一再证明,许多本领并不是“天赋”,而是可以依靠刻意训练获得的。写作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许多人认为“当作家”要有天赋,但是美国已经摸索出一整套“创意写作”的办法,二战后许多退伍军人都学会了写作。广大中国读者熟悉和喜爱的何伟、梅英东等等作家,并非具备什么“文学天赋”,而是“创意写作”的受益者。

回头说幽默,Dean是怎么做到的呢?

Dean告诉我们,幽默一定来自于差异认知和意外结果。他把典型的幽默划分为“故事一”和“故事二”。“故事一”就是一开始暴露的信息,它必须足够详细,能让人一下子产生某种具体的联想,同时又不能过分详细,否则联想过于僵化,就没有意外的空间了。

在听众已经对“故事一”产生了具体的联想之后,讲述者再揭露“故事二”。“故事二”必须和“故事一”有足够的重合,但又有之前无法想象的差异,让听众意识到“原来之前我想的不对”。由此,幽默的效果就产生了。当然Dean也提到,幽默必须掌握好分寸,必须对其他人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否则差异再大,效果再明显,也不是好的幽默。

Dean的书里有两个例子,都很简单,但很说明问题。

第一个是“我老婆跟我最好的朋友跑了,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我的狗应当对我足够忠诚”。第二个是“我今天早上跑了五公里,收获很大,主要是我得到了一个教训:如果你的车没电了,要推着它发动起来,千万别往坡下推”。

仔细看这两个例子,可以清楚看到共同的模式。“故事一”都很明显,很容易给人产生具体的想象:一个是失意男孤枕难眠的惆怅,一个是健身男跑得大汗淋漓的回顾。叙述者抖出的“故事二”,与“故事一”既有重合又有差异:失意男的惆怅并非依恋妻子,而是寄希望于自己的狗,健身男尽管大汗淋漓,却乃是因为愚蠢不得已而为之。听众感到意外的时刻,也就是笑料显现的时刻。

实际上,回头来看姚明的例子也可以发现,或许姚明没有读过Dean的书,但他的幽默应对同样符合Dean介绍的模式。

在“每场比赛得十八分还是十九分”的例子里,巴克利的“故事一”是姚明打篮球很努力,但“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十九分”;姚明以“打篮球很努力”作为共同点,引出了“故事二”:我足够努力,才能控制在每场比赛只得十八分。画面是大致相同的画面,效果却截然不同。

“十三亿人找不出五个打篮球”的例子也是如此。记者抛出这个“故事一”的时候,给人的联想是“十三亿人忙忙碌碌,却找不出五个篮球打得好的人”,所以意思是“白忙了”。姚明则以“人”为共同点引出“故事二”:美国两亿人中有许多人热爱体育,却找不出一个乒乓球打得好的人。画面也是大致相同的画面,效果依旧截然不同。

我想说的是,Dean的“幽默方法论”其实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许多人说在国外生活会不开心,因为会遇到各种文化差异。但是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文化差异也恰好是幽默的富矿。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经常会发生理解差异。所以,只要你能敏锐意识到这种差异,就能找到幽默的肥沃土壤——当然,也需要把握分寸感,不要过界。

有天上班时,我看到一个同事在对着窗外发愣,于是就有下面的对话。

Rob,你在看窗外?这让我想到一部奥斯卡电影里的场景,还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噢?快告诉我,是什么电影?嗯,是《沉默的羔羊》。有个场景是汉尼拔博士被关在监狱里,朱迪·福斯特演的女探员去看他。问他有什么要求,汉尼拔说:What I want is a view. I want a window where I can see trees, or even water.

怎么?我坐在这里让你想起了吃人魔吗?(笑)

没有,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知道我不好吃,就算遇到吃人魔也没事的。(大家都狂笑)

好吧,你为什么会对《沉默的羔羊》记忆这么深刻?

嗯,因为我们上学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学习英语,所以很多人就看电影,背台词。所以你看,我连吃人魔的台词都记得这么清楚……

还有一次,因为公司里多了台指纹打卡设备,大家围在一起议论(欧洲人很在意隐私,对这种东西多加关注也是正常),我也参与进去了,下面是当时的谈话。

嘿,这里有一台指纹打卡机,它不会偷窃我们的隐私吧?

我仔细看了看,这台打卡机只有电源,没有网线,看起来也不像能联网的样子,应该没问题。

不好说,你知道,FBI、CIA之类,它们的技术都很厉害的,搞什么鬼我们都不知道。

嗯,美国人是比较擅长搞这个。不过我觉得,即便上传数据,也应当是上传到本国啊,比如“史塔西”(民主德国的秘密警察,规模庞大,渗透广泛)。

史塔西?你也知道它吗?我还以为只有我们德国人知道呢。

当然了,这可是大名鼎鼎(famous)呢。

你看,你的英语不如我吧。这不是“大名鼎鼎”,是“恶名昭彰(infamous)”才对。

好吧,我承认你的英语比我好,但是我对“史塔西”的了解肯定比你多。以前我就开发过一套系统,专门用来记录和侦测系统里的可疑行为,我给它取的代号就是“史塔西”。

噢,那可真是一个好名字。不过,等一下,你不会现在还在开发这样的系统吧?

好吧,老实说,本来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当我看到这个蠢到无法联网的指纹打卡机,就放弃了。

前几周,我们在议论公司里有一堆没人要的PS3游戏光盘,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么多游戏光盘,可惜我玩不了。

没问题,你想玩的话,直接拿回去就好了呀。

不行,我没有主机。

你已经有一张光盘了,只要再买一台主机就可以玩了。

别闹,为一张游戏光盘买一台主机?要知道,这么多光盘都是同样的游戏。

那又怎么样?不要紧的。虽然这些游戏是一样的,但你可以给光盘编号,每次玩的时候告诉自己,我现在玩的是几号光盘,这样你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周围的几个人都已经笑成一片了。

这样的聊天多了,有个同事一本正经地问我:

Yu,我不认识其他中国人,不过我想知道,是不是中国人都像你这么好笑的?

我只能故作神秘地笑笑:

我们中国人从小就被教导要爱学习,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得幽默,就一定能学会幽默。

Yurii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2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