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德吹”与“德黑”之外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德吹”与“德黑”之外


在中国谈德国,“德吹”与“德黑”绝对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德吹”很常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下水道里,能找到一百多年前留下的油纸包的零件”。这是个神话,虽然出处已经不可考,但流传多年,影响甚广,甚至屡次辟谣还是有人相信。我曾经就这个例子问过德国朋友,大家的反应一致:还有这种事?不是搞笑的段子吧?

有“德吹”,当然就有“德黑”,而且许多时候,这两者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是吹还是黑,区别只在于一念之间。

曾经有“德吹”鼓吹德国人喜欢阅读,例子是公交地铁上经常看到有人捧着纸质书在看——“德意志,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理所当然地,就会招来针锋相对的“德黑”:得了吧,什么看纸质书热爱阅读?分明是德国的基建落后,移动网络建设不发达,手机信号太差,大家没法刷手机,为打发时间才看纸书。

那么,“德吹”和“德黑”,到底谁说的对?

从我的生活经验来看,两者说的都对,但是也都不对。

确实,在公交地铁上有不少德国人在看纸质书,而且我留意过,大多都是严肃的“正经”书,不是纯粹打发时间的读物。也确实,德国的移动网络覆盖很差,在稍微郊外一点的地方就只有3G乃至2G信号,许多地方甚至没有移动信号。而在移动信号覆盖好的地方,刷手机的人数也确实不少。

所以,到底应该“吹”还是“黑”呢?

其实“吹”也好,“黑”也罢,强调的都是姿态。在摆出合适姿态之前,更重要的是搞清楚客观事实。

在德国的公交地铁上,有人刷手机,也有人在看纸质书,这就是事实。“德吹”往往对在公交地铁行刷手机的人视而不见,“德黑”也会选择性忽视捧着纸质书阅读的乘客比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是缺乏论证的训练,太着急用少数孤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例子很容易给人生动的印象,但也很容易反驳。

比如德国人是否喜欢阅读,如果单纯拿“公交地铁上有人看纸质书”来论证,就很容易遭遇反例,除了“读纸书是因为移动网络不发达”之外,其它可以引用的反例还包括“根据调查,德国人最喜欢的娱乐是看电视。一个热衷看电视的民族,还谈得上什么读书?”

那么,德国到底是不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度?

再比如德国的环保意识。一方面,德国人很强调环保意识,不但德语教材里经常有环保相关的内容,日常生活里也经常听见他们评价亚洲和美洲的某些生活方式“太浪费能源”。但是,也很容易举出反例,证明德国人“不环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人普遍对纸质的文件有一种偏执,而不那么信任电子记录,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纸质票据,扫描仪和打印机是许多家庭的标配。因此,德国对纸张的使用程度,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

那么,德国人的“环保”,是不是虚伪的姿态?

又比如德国的交通秩序。许多人都传说德国的高速公路很好,“不限速”就是最大的广告牌,顺带也要赞颂德国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做到“不限速而不混乱”。但是你真的在德国开车就会发现,路上不讲规矩的车并不罕见,姑且不说“路怒症”,许多时候就算你严格按照限速开车,也会引起后面车主极大的不耐烦。

那么,德国的“交通秩序”,是不是以讹传讹的神话?

要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依靠孤例,而必须有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比如阅读,就需要综合国民的阅读时间、阅读形式、阅读媒介类型等各方面数据,才能取得公允的结论。比如环保,也需要综合考量各种资源的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固体废物回收量等等指标,才能有靠谱的判断。比如交通,起码需要知道德国的平均车速,保险公司对不同车速下发生事故的赔付率变化,以及“每10万人交通死亡率”的指标,才会有相对全面的认识。

即便了解了这些,许多时候也不能很快做出“好坏”的判断,因为事实往往比判断,甚至比逻辑更复杂。如果仅仅靠言论、靠思辨就能认识世界,人类恐怕永远无法认识到“轻重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因为“重的东西明显下落快些嘛”,也无法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因为无法想象“地球另一端的人,竟然是头朝下脚朝上”。所以,更有价值的办法,或许是在见到事实之后,不要轻易去捧或者踩,而是再作一番努力,尝试了解其来龙去脉。

举德国宽带网络的例子。德国不但移动网络覆盖很差,宽带网络的质量也不如人意。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中,德国的带宽水平排名第35,明显配不上德国的经济地位。同样在政府部门的调查中,72%的德国企业认为,其经营活动受到通信网络带宽不够的困扰,甚至是严重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

德国移动网络发展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曾经选错了技术方案,在上一次的大规模建设中,因为设定的家庭宽带目标是50M,所以德国电信企业“投机取巧”采用低成本的短期方案,坚持使用铜缆+VDSL的方式,而没有使用更先进的传输介质和技术(当然,光缆建设得不到充分激励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铜缆+VDSL的通信带宽可以达到60至100M,在当时来看是够用的。但是,整体带宽的上限就是如此,而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传输速度在达到峰值之后会下降。

如今,许多家庭申请安装宽带时必须先查询可用的带宽。老一些的房子只能享受20M到50M不等的带宽,郊区的一些房子甚至顶天也只有10M的带宽。在这方面,德国不但比不过大带宽著称的新兴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比起美国、澳大利亚等“老牌”发达国家也相距甚远。无奈木已成舟,推倒重来的成本太高,所以暂时还看不到出路。

放眼世界,这种现象其实普遍存在着。因为“发展”永远不是线性的,而是像浪潮一样有波峰和波谷。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落在某个窗口,赶上某个波峰,所以各种建设也必然与其相适应。只要有过发展的历史,今日的“发展”就必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成为历史的负担。与其说这是“好”或者“不好”,不如承认这是一种客观现象。

今年,在德国担任总理16年之久的“大妈”默克尔结束了政治生涯,在中文世界里也有许多人怀念她。没错,默克尔在位期间,德国经济确实有很大发展。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在德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主力的,更多还是传统产业,比如制造了大量燃油车的几家汽车公司。可以说,尽管电动车更新换代已经势不可挡,但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车企电动化的动力都来自欧盟规定和外国市场的需求,而绝少来自本国政府的推动。所以如今,坚守着过时生意的德国传统车企逐渐显出疲态。

实际上这种现象不只在德国有,在全世界都有。我在日本旅行见到的两个现象可以作为例证。

一个是便利店有专门接受硬币的收银机,无论什么面额的硬币,一股脑儿倒进去,它能立刻准确分类识别统计,算出总金额。不用问,在现金时代,这肯定是提高效率的利器,反过来,这也提高了日本向“无现金社会”过渡的门槛,毕竟方便程度提升不大嘛。

在日本,如果你从地铁换乘火车,可以不用出站,直接过检票机。当时我手里有三张大小不同的票:地铁票、新干线车票、新干线特急券。三张票无论以什么顺序叠在一起,也无论正反,只要塞进检票机,都可以自动分拣识别。熟练了IC卡的用户可能不觉得这有多神奇,毕竟对IC卡来说,无论多复杂的逻辑,都不过是数字读写而已,但要以机电结构从物理上区分三张票,而且不限制票的叠放和正反,还是要花一番功夫的。所以也只能说,在IC卡流行之前,日本人就靠这种装备提高效率。

所以在我看来,相比简单去“黑”,更有价值的做法是去了解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认识到一些普遍的规律和困境,这样既有助于触类旁通了解更多问题,也有助于提醒自己不要过于骄傲自满,避免未来遇到类似的问题。

与“黑”相对,我也认为许多地方其实不值得“吹”,因为它本该是自然发生的事情。

刚到德国生活,我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暖心”之处。比如早晚时分,公交车停站时,车外会有泛光灯照亮站台,方便行人上下车。又比如有轨电车到站的时间,大概率是与红绿灯联动的,所以路人不必为了赶车而闯红灯,因为车来的时候人行道自然是绿灯……

你可以歌颂这些设计很“文明”,很“人性化”,这没错。但它一定不是因为德国人天生聪明,全知全能设想的结果,而一定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打磨的结果。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我就亲眼见证过几个这样的例子。最开始的政策有考虑不周,于是迅速收到各路的负面反馈和意见,甚至被骂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听着,然后经过讨论,得到新的方案,并进入不断设计-反馈的迭代中……

换句话说,无论哪国人,无论什么民族,只要能不断承认问题、正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接受反馈,就一定能越做越好。或许大家面对的问题不同,最后的解决方案也不同,但只要大家都有足够的诚意、足够的行动力,就一定能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和社会的文明水平。

从这一点上说,所谓“发达”,在许多方面也只是更早遇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而已。对“发展”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自己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吹”也好“黑”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6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6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