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白银越野跑悲剧——只是近黄昏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白银越野跑悲剧——只是近黄昏


白银越野跑的悲剧大家都看到了,21名选手罹难令人无比难过。无论是中国越野跑第一梯队的顶尖选手,还是平凡的跑步爱好者,每一条逝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怀念。放眼望去,不只国内,甚至国际跑步圈,都深深感受到了震动——“太可惜了,事情本不该如此的”。

普通公众的惋惜和悲伤,一方面来自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事件的报道。稍加思索就可以发现,此次白银越野跑悲剧的报道,映照出曾经的某个时代的夕阳余晖。

针对这次事件的报道、讨论、思考,之所以没有演变为社交媒体上无穷无尽的上纲上线的争论,重要原因之一是众多媒体派出记者亲临现场,传递出全方位的信息:题材有时间线整理,有当事人口述,有专业人士置评,有现场还原照片,有逝者生前的故事,形式有文字,有照片,有视频,有动画……

当然,其中任何一篇报道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中立、无死角,但是所有这些报道集合起来,呈现的就是一幅细节丰富的立体式图景,远远超过往日常见的断章取义的一两段文字,毫无来由的几张截图,或者模糊不清的视频。

造成悲剧的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是阅读报道,读者也可以发现不少让人扼腕的细节。

比如众多顶尖选手倒在距离CP3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也是天气最极端的一小段路,虽然CP3没有补给和药品,但一直有两名工作人员驻守,可他们似乎没有发出有用的信息;再比如赛前主办方虽然给每位选手发了用于佩戴的号码布,“按惯例上面应当有救援电话,但这次什么也没有”。

之所以“扼腕”,是因为如果这些细节之中的任何一个有所变化,结果都不致如此惨烈。也恰恰因为呈现了丰富的细节,着急给这场悲剧下某些定论的努力,无论来头多大,无论口气多硬,都沦为无用功。

退一步说,哪怕某些信息可能存在分歧,甚至某位当事人的口述存在明显的前后不一致,因为有其它报道可以佐证,所以读者也不难得出自己的判断。哪怕是某些明显离奇的现象,许多人也愿意去理解和体谅,去猜测背后的苦衷,而不是一味斥责。仅凭这一点,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都不算坏事。

可惜,这种局面好像很久没有出现了。

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事件的真相该如何报道,公众该如何参与,似乎存在着两派不同的观点。

一派或许可以称为“解锁派”。真相似乎已经先天预制完成,完整无缺,只是锁在盒子之中,不见天日。如果掌握钥匙的力量,就可以解锁盒子,让真相原形毕露。但是,其它人倘若没有掌握钥匙的权力,当然是不容置喙的,只有安心等待解锁一种选择。既然不掌握任何实质信息,那么所有的猜测、分析,都只能是帮闲、添乱。

另一派或许可以称为“考古派”。就像考古遗址的发掘一样,寻求真相需要拼凑分散在各处的信息,并且在不断的呼唤、探索、甄别中不断接近、逐渐显露。这个呼唤、探索、甄别的过程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谬误,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恰恰是分辨偏差、谬误的过程,给所有参与者以启迪。

但是,“考古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已渐渐远去。所以,本次白银越野跑事件的报道称为“夕阳余晖”,应当并不为过。我们也确实看到,在余晖的沐浴之下,许多人并没有简单称为帮闲,极尽想象之能事去认定“背后有黑幕”和“主办者蠢笨无能”,而是意识到并且开始关注体育赛事的组织能力,以及安全保障、救援等一系列问题。这,大概就是“考古派“给人的启迪。

我自己也是如此,看到媒体采访同类赛事专业组织者,以及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其中我印象最深,也最赞同的,还是北京市中通策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万勇接受《财新》时的表达:

如果非要分析过错的话,该责任事故一个因素来自各方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非不可抗力……

“过于自信的过失”,也让我想起两件小事。

第一件是十多年前,当时我混迹于某个汽车论坛。某天,一位动手能力强的网友上传了自己最新的成果,因为不满意汽车的前灯设计,他把灯具按自己的意愿都做了改造。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配色上,都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帖子确实写得好,大家纷纷上去留言,夸赞他的成果,忽然论坛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开口了:

胡闹,哪有前转向灯改成红色的?只有汽车尾部的灯才是红色的。你这样瞎搞,早晚出人命!

惊奇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仔细回忆见过的所有车,前灯只有白色、黄色,而红色的灯光只能来自车尾。试想,如果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看到红色灯光,司机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这是车尾,两车同向而行。如果是车头,两车相向而行,后果极其危险。

所以,你的车虽然是你的车,仍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装,还是有无数条规则约束着你。忽视这些规则,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件来自一位朋友的自述。她刚参加工作不久,被上级安排去参加年会的组织工作。

这位朋友自恃在学校组织过几次晚会,理所当然认为自己轻车熟路,确定主持人,说服对应团队出节目,准备好场地和道具,排好先后顺序就可以了。

可是她很快发现,事情比她想的要复杂太多,要准备的不是节目单和报幕词,而是一整张Excel表格。首先确定各个不同的角色,然后按照时间轴安排,几点几分,每个人应该在哪个位置,做什么工作,并为下面做好什么准备工作,必须全部在列。这还不算,还需要若干应急预案:出现某甲情况,应该动用哪些人怎么安排,出现某乙情况,应当动用哪些人怎么安排……

最后她回忆说:第一次做这种准备工作让人精疲力竭,但也恰恰因为有这种精疲力竭的付出,在年会现场胸有成竹——“现在想起来,以前那种一本流水账走下来的所谓组织工作,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

所以,要避免“过分自信”的悲剧重演,必然需要尊重专业意见,必然需要懂得在“不起眼”的方面应当有足够的投入,必然需要保持谦卑。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直面过去、直面现实的勇气——或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也必须要有“不得不直面”的压力。尽管,这一点确实很难,放眼世界,无论在哪里,它都是一道难关。

看到对遇难者家属的报道,我总是想起前段事件看过的一本书,日本记者松本创的《轨道: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改变JR西日本的奋斗》。

2005年4月25日9点18分,西日本铁路(JR西日本)福知山线5418M次快速列车,在距离尼崎站1.4公里的弯道侧翻出轨。两节车厢撞上路边的公寓,包括火车司机在内,一共有107人死亡,562人受伤,不但是日本,也是全世界轨道交通史上的重大事故。

悲剧发生之后,JR西日本很快给出了调查报告,主要原因是列车超速,在原本限速70公里的弯道上,车速达到了110公里,司机存在重大过错。

然而,遇难者家属(日本称为“遗族”)之一的浅野弥三一完全不认同这个结论。遭遇妻子和妹妹遇难、女儿重伤的浅野认为,“司机超速”只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司机为何能、为何需要把火车开到如此高的速度,才是关键。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算解决了真正的问题。

基于自己分析,浅野指出,造成事故的至少有四大原因:第一,JR西日本对司乘人员的考核制度极度缺乏人性,造成大家一直在高压下工作;第二,为追求利润,把列车时刻表定得过于苛刻,没有留下任何余裕空间;第三,从成本考虑,列车迟迟未能安装自动刹车装置;第四,JR西日本的安全管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可以想见,身份普通的遗族给出这样的意见,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尤其困难的是,他面对的是被称为“JR西日本天皇”的井手正敬。井手曾主导了日本铁路的国有化拆分和民营化改革,并在1995年成功带领JR西日本走过阪神大地震,说话一言九鼎,威望如日中天。井手认定,司机失职就是主要原因,此事“到此为止”,不值得继续追究。

然而浅野没有屈服,他以一己之力,团结部分部分遗族成立“4·25网络”,苦苦支撑13年,终于换来JR西日本承认“重大事故不会只有单一原因,重要的是全面检查组织文化和系统,找出结构性原因”,并开始进行全面的安全改革,更成立专门的“安全研究所”应对此类问题。

松本创的这本书写得详细生动,其中的不少细节让人感慨万千。

在事故发生之后不久,JR西日本的高层领导到浅野家登门慰问,安慰的话说过之后便想“切入正题”,被浅野厉声喝止:“什么,你们不知道家属正处在巨大的悲痛中吗?怎么有脸这个时候就来谈赔偿?滚,滚出去!”
浅野组织遗族成立“4·25网络”,呼唤真相,引发了网上各种声音。“你们还不是为了多拿点钱,不要伪装得那么高尚”,“名曰‘4·25网络’,其实不知道内心是什么鬼,真正的遗族怎么会有心思做这些”,不少遗族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被迫退出。
JR西日本召集遗族开会,递交事故调查报告。大家一致认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给出,尽管JR西日本宣称只是“代为递交”,仍然被大家严辞拒绝。
……

就在我读完《铁路》这本书,深深感叹浅野的坚忍时,意外发现国内视频网站已经有搭配了字幕的关于这场悲剧的纪录片《死亡列车终点站》(尽管它的评论和弹幕都少得惊人),其中恰好有浅野露面的镜头。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个能十数年如一日,不畏艰险追求真相得浅野,其实也只是个貌不惊人的凡人而已。事情过去,面对镜头,他淡淡地说:

我现在(很怕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就算休假,心情也无法放松下来,能做的只有骑自行车,从早骑到晚……

坦白说,想起《铁道》的时候我总是很矛盾。一方面,我希望世界上不要有那么多浅野那样的人,明明已经承受了亲人离世的痛苦,还要十多年如一日地苦苦坚持,只为追问真相。然而另一方面,我又希望世界上多一点浅野这样的人,那样就会有人更警醒,更尽责,也就可以避免更多的悲剧,有更多人、更多家庭可以幸福生活下去。

Yurii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