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贵族兴趣”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贵族兴趣”


朋友南桥(方伯林)老师写了篇文章介绍了他家子女学音乐的故事《孩子学音乐,疯狂烧钱,值不值?》。方老师自称“五音不全”、“五线谱也认不全”,家里却出了两个琴童:女儿学小提琴,儿子学大提琴。若干年下来,也算学有所成。女儿大学上了小提琴和机械工程双专业,姐弟俩在教会的一次合奏还打动了不少人,甚至有朋友邀请他们“在自己的葬礼上演出”。

在这背后,方老师家里的投入也是很大的。这些年,光学费就是几万美元,外加上买琴、修琴、出行时给琴投保、接送,费用也不少。这还不算参加各种音乐节的费用——只有参加音乐节,才能认识“圈子里的人”。

方老师最后说,虽然儿女毕业后大概率不会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但起码也有了陪伴一生的爱好,人生不会寂寞无聊。为此,普通人家庭“砸锅卖铁”,也算值得。

本来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不料方老师稍后又转发了他老友表达的不同观点,认为普通家庭就没有必要培养音乐这样的“贵族兴趣”,而应当“把本来就不多的钱用在刀刃上”。主要的论据如下:

第一,爱好有花钱和不花钱的区别,学音乐花费太多,学书法就不一样,只要简单买好纸笔和字帖,就可以乐在其中,而且乐趣未必会输给音乐;

第二,学乐器的乐趣应当是兴趣,但放眼看去很多“琴童”未必真有兴趣,而是被逼无奈,“要知道,兴趣这个东西并不可靠,而且是会变的”;

第三,兴趣爱好的成功似乎都被金钱绑架了,比如摄影,许多时候变成了对更高级器材的无尽投入,而“人的本性是不愿意否定自己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卷”的怪圈,无法自拔。

坦白说,倒回去十多年,单纯从思辨出发,我大概率也会赞同这些“不同观点”。不过真的为人父母,尤其是成为了同样陪孩子学音乐的父母,我逐渐站在了这些“不同观点”的反面。

先说兴趣爱好的“花钱”和“不花钱”,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学书法就不花钱吗?恰好家里有个远房亲戚就在东部沿海城市教书法,刚毕业几年,每个月的收入就有好几万——你可以说家长不必“内卷”,只要孩子乐在其中就好,不必花太多钱请老师。但是如果孩子真的乐在其中,遇到自己百般琢磨也不明白的地方,当然会有迫切的要求去弄清楚,而家长可以眼睁睁旁观吗?

反过来,学音乐就一定很花钱吗?我小时候学了十多年手风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太好,从小到大也只买过三台琴,最后那些年弹的都是一台国产的“鹦鹉”琴,也没有去找“名师”、去参加音乐节。等自己成年之后,才买得起喜欢的意大利琴。如今身边不少德国朋友从小就用的德国琴、意大利琴,但他们都说我弹得不错。可见,音乐未必一定是“烧钱”的爱好。

再举个例子,冰球,被许多人视为“烧钱”的典型。一个朋友告诉我,某“顺义妈妈”为孩子学冰球一年投入四十万人民币,最后也只不过是参加“城区冰球联赛”的水准。我家小孩在家附近的冰球俱乐部,每周训练2-3次,花费是每月30欧元。一开始不确定他的兴趣能不能坚持,所以用俱乐部的免费装备,后来淘了其他人的整套二手装备,总共不到200欧元。两年下来,也可以去参加一些基础的比赛了。

如此看来,许多兴趣爱好并非天然就能分为“贵族”和“平民”。相反,更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它适不适合孩子,孩子有没有兴趣。

对,这里谈到了“兴趣”。粗浅地说,“兴趣这个东西并不可靠,而且是会变的”,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兴趣并不是开盲盒、买彩票。其中有许多变数,是我们可以去影响和把握的。

仍然举我家小孩的例子。

德国学校要求小朋友必须学会游泳,把它当成生存必备的技能。许多家庭会提前给小孩报游泳班,早点掌握总没有坏处。我们也提前一年给小孩报了名——虽然12次课的价格是100欧元,但报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排队都排到了一年之后。

结果很可惜,他最开始还有些兴趣,然后兴趣就逐渐消失,上到第10次课就说什么也不去了,哪怕结业证书唾手可得,他也毅然决然放弃了。

表面上看,是他对游泳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仔细思考,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既取决于事物本身,也取决于事物跟他的互动过程,以及他的感受。对家长来说,游泳远比冰球要熟悉,导入应当更容易。但是相比冰球俱乐部教练一开始耐心地陪他学习甚至玩乐,游泳训练班的教练态度就比较冷漠机械,主要以发号施令为主。如此一来,孩子的兴趣逐渐丧失,也是情有可原。

我也就这一点跟他的冰球教练、手风琴老师讨论过,得到的共同答案都是:对小孩来说,兴趣肯定是第一位的。只要保持兴趣在,就可以持续训练,就可以在持续训练中不断提高。“至于怎样保持兴趣,那就是考验家长和教练的问题了”。

有鉴于此,在陪小孩弹琴的时候,我的重点就不是让他“弹好”,而是“保持兴趣”。持续弹一些他认为好玩的曲子,设计各种游戏把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这些事情虽然颇费脑力,但对于让儿童保持兴趣来说,还是相当有效的。

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在练琴,并且让孩子观摩到我练琴。于是他会意识到,大人在学习新曲子的时候,也要历经坎坷,在持续的练习中不断熟练,再不断打磨,最后达到流畅、能自由表达的程度。如今世界上给孩子的诱惑太多了,这些诱惑往往把辛劳藏在背后,只在聚光灯下秀出最终成果,让人感觉“天生如此”、“水到渠成”。如果不知道背后的辛劳,孩子的认知就容易产生偏差,自己去做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对幸福健康的人生来说,保持耐心,控制挫折感,非常重要。

最后再说说兴趣和金钱的关系。

无可否认,金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人的认知,在某些兴趣爱好上体现的特别明显。比如看到一张好的照片,就去问“你是用什么相机、什么镜头拍的”,看到其他孩子也学音乐,就要去问人家上多少钱一节的课,考多么花哨的证书……

见得多了,我逐渐理解到,这样的反应看似是一种“魔怔”,恐怕更多是内心力量不够强大,对事物本身理解不够深入的表现。

摄影圈有句俗语,“不管你用多贵的镜头,最重要的还是镜头后面那个头”。话虽这么说没错,遇到好的照片,去分析构图、光圈、镜头等等实在要求对人的比较高,而直接问“什么相机、什么镜头”就简单多了,但也粗陋多了。

再比如学音乐,那些逢人就询问或者炫耀“多少钱一节课”、“考过什么证书”的人,似乎很难跟人讨论自己对乐曲有什么独特的理解,某个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而以我跟身边学音乐朋友交流的经验,实际上最大的乐趣并非来自考级,来自能弹多么高难度的乐曲,而更多来自自己对乐曲的体验和诠释。哪怕你用的是很普通的乐器,也不妨碍表达出独特的趣味。

所以,普通家庭要不要培养孩子的“贵族兴趣”,这大概是一个伪问题。要知道,大部分兴趣并非天生就具备“贵族气质”。对家长来说,重要的大概是陪伴孩子去发现他真正喜欢的兴趣爱好,再帮助滋养(而不是洋溢着爹味的“培养”)这种兴趣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自己也会有不少收获,既有关于兴趣本身的,也有关于教育理念的,更有陪伴中不断加深的家庭情感——这,大概是“贵族家庭”也不一定能享有的奢侈。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week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week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1 month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1 month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1 month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