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译文集

回到常识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回到常识


按:此为最近我翻译的《简约之美(Code Simplicity)》的译者序。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当时北美尚有很多民众对“独立”充满怀疑: “北美真的要脱离英国吗”、“新的国家需要怎样组织”,这些今天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就在此时,有位叫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的人站了出来,单枪匹马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大大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而他所依靠的,只是一本名为《常识》的小册子。

《常识》这本小册子说了什么呢?我随便摘录几句:

如果没有人监督,对国王是不能信任的;或者换句话说,渴望保持专制政权的欲念是君主政体的固有弊病

独立自主的问题不外乎意味着:究竟是我们将自己制定我们的法律,还是让这个大陆的目前和将来最大的敌人——英王来吩咐我们,除我所喜欢的法律以外不准有任何法律

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

200多年后再读,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字的力量,所以不难想象,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告知民众这些道理,能发挥多么重要的作用——据载,在当时只有二百多万人的 北美,成年男子几乎人手一册《常识》。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推动了美国建国的进程。

潘恩既不是高明的政治哲学家,也不是熟谙宣传的政客,他的书也谈不上多么高深,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常识》用朴素平实的语言把道理讲出来,告诉大家“原来是这样的”。换句话说,许多道理其实并不高深,但必须以“常识”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才能听进去;否则,终究难逃曲高和寡的悲惨命运。

读者或许会觉得奇怪,一本技术书籍的译者序,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介绍历史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在翻译这本看似平淡无奇的书籍时,数次想到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我深刻觉得,在软件开发的各种书籍和资料中,也应当有类似《常识》的文本来告诉大家:道理原来是这样的,就是这样。

我相信,任何一位读者,只要认真看过全书,都会发现《简约之美》其实只强调了几条非常简单的道理:

  1. 软件是必然要变化的,变化乃是常态;
  2. 有变化就需要维护,随时间推移,维护成本会远远超过初期开发的成本,占据成本的大头;
  3. 因此,在软件开发中,最重要的是要降低维护成本;
  4. 维护成本正比于系统的复杂程度,所以要降低维护成本,系统的设计就应当追求简单清晰;

这链条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如此。不少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似乎对这类“道理”不屑一顾,他们更在意新潮的技术、先进的架构、流行的语言……新出了哪种类库,什么软件新发布了版本,大数据该怎么处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真刀真枪地写起程序来,往往错漏百出(甚至不自知)。

我曾经见过一套系统,设计和开发这套系统的人几乎用到了.Net的所有高级特性,但95%以上都用错了,结果就是系统层次混乱、类责任混淆、通讯完全不可靠。诡异的是,许多错误都属于“地雷”,如果业务一直维持在原始状态,它们几乎不会爆炸。不幸,业务无可避免地要扩展、要增长、要规范,于是地雷一颗接一颗地爆炸,只能投入大量优秀程序员,花比开发时多好几倍的精力,去维护和重构系统,才勉强保证了业务的发展。最终,当系统重构告一段落之后回头看,其实所谓的“维护”,也无非是“降低维护成本”,一点点地去掉之前那些花哨的特性,用简单的技术构建清晰的架构,而已。

就我所见,上面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反而非常常见,更糟糕的是,还有许多项目始终不得解脱,被高昂的维护成本死死困住;即便推倒重来,因为设计和开发仍然缺乏对“降低维护成本”的足够重视,导致悲剧重现……

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没有考虑且不重视维护成本,也没有考虑设计的简洁清晰。其中的道理不算复杂,但怎么才能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所以在翻译本书时,才会反复想起托马斯•潘恩的《常识》——软件开发需要常识,软件开发的资料里需要《常识》之类的读本,不需要艰深的道理,也不需要花哨的说辞。潘恩的《常识》用短小的篇幅向广大民众澄清了“北美应该独立,且不需要国王”,我希望《简约之美》也能用短小的篇幅向广大开发人员说明“应当重视软件的维护成本,追求简单清晰的设计”。

Yurii

View Comments

  • 这句“维护成本正比于系统的复杂程度”让我多看了两眼,平常我只听过“成正比”,没见过“正比于”这样的表述方式。Google了一下“正比于”,看来还算常用,只是我孤陋寡闻了 :)

    • 可能我对数学书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一直记得“正比于”的说法。

  • “设计和开发这套系统的人几乎用到了.Net的所有高级特性,但95%以上都用错了”,最近经历了一个项目,对这种事情深有体会……

  • 你所说的,几条非常简单的道理,我觉得第三条好像不需要吧?我把这几条模仿的改编成生活的成本,你看逻辑性还行吗?谢谢指教!

    1)生活是必然会发生变化的,变化是常态;
    2)有变化就需要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成本会远远大于最初设定的生活成本,占据总成本的大头;
    3)调整成本同生活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因此要想降低生活成本,生活从一开始就应该就追求简单节约。

Share
Published by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5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5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