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读写写

不只偶然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不只偶然


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大都听说过《社会性动物》这本经典教材,我曾读过两遍并大力推荐,还买过几本送给朋友。照常理,经典教材应该是潜心写就的,可是最近读了《社会性动物》作者阿隆森的自传《绝非偶然》,才知道写作这本书的初衷,竟然是作者对当时的心理学教材不满意,在同事半开玩笑说“你自己去写一本嘛”的刺激下,抱着“我是科学家,可不是写书的”心态,随便写的几篇随笔。从随笔开端写出心理学经典教材,足见阿隆森是个很有趣味和学养的人,所以他的自传《绝非偶然》也是相当好看了。

阿隆森的家境并不富裕,加上他的犹太人身份,小时候遭遇了其他孩子的很多歧视,所以他经常思考,其他孩子为什么会欺负他,仅仅因为他是犹太人吗?这种欺负能不能改变?这种经历,正是促使他日后投入心理学怀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阿隆森的哥哥贾森对他影响很大,贾森身体强壮,有他在阿隆森就不会受欺负,而且贾森既有头脑又有知识,阿隆森高中毕业时,因为家里缺钱,几个舅舅希望他不要继续念书,去赚钱养家,只有贾森力主让阿隆森去念大学,从此改变了阿隆森的人生。

进入大学,阿隆森的感受几乎是全新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麦卡锡的态度上:在家里,大多数人都相信并且支持麦卡锡,但是在大学,众多学生和老师却一边倒地反对麦卡锡。阿隆森认识到,原来对相同的事情可以有完全矛盾的看法,而且这竟然是一种常态,这或许是他进入大学的第一点重要收获。不过,他马上就会遇到更重要的收获。

有天下午,阿隆森正在与一位迷人的女同学喝咖啡,女孩忽然看了看表说:上课要迟到了。为了能长久陪伴佳人,阿隆森跟着她走入了心理学导论的课堂,老师是马思洛,正在讲解种族和民族偏见问题。这堂课让阿隆森无比震惊:这不就是小时候困扰自己的那些难题吗?为什么会有种族偏见?它的原因是什么?它可以改变吗?原来有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于是第二天,阿隆森就转投心理学系,跟随马思洛学习心理学。

在那个年代,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会把人等同于动物,研究机械的反应;精神分析学派则聚焦于潜意识分析等等问题。马思洛对两派都嗤之以鼻,认为前者忽略了关键问题,而后者过于阴暗。他认为,应当有一种全新的心理学派,应当从人文主义和哲学视角研究人的本性和动机,观察和访问健康且成熟的人,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据此,马思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了层级,最低的是水、食物、安全,最高级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今天的很多人大概都知道马思洛的层次学说,还有不少人奉其为圭臬,但阿隆森很快发现,马思洛的“自我实现”的定义一直在变化,甚至马思洛自己也说不清楚。而且马思洛的“实证”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陷阱:他说他研究了众多名人,说这些人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但这些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有什么特征,如何识别?马思洛的答案是:就是这些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特征。

马思洛相对粗糙的理论,引领阿隆森走入了心理学的殿堂。阿隆森很快发现马思洛的理论并不科学,但依然敬重他,尤其是他带给阿隆森的健康快乐的人文主义情怀。我认为,只有懂得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人,才可能当上科学家;只有具备人文主义情怀,才能成为值得尊重的科学家。这两个条件,阿隆森都具备,所以日后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心理学大师。

阿隆森独立贡献的起点,来自于他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实验。当时心理学界流行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即两种矛盾的认知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最终一定要“调和”才得结束。比如吸烟者既要面对烟瘾,又要面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法,最终“调和”的结果通常是:吸烟是有害健康,但那是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同样的道理还应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新兵入伍时往往需要接受一段魔鬼训练,这样会强化他们对军队的认知,觉得历尽艰苦才加入是相当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但是阿隆森在斯坦福的年代,失调理论还不够准确,也不够完善,于是阿隆森想尽办法,要用实验验证失调理论是否真的有效。最终他设计出一个实验,邀请大学生加入一个谈论性话题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被试),并将他们分为重度、轻度、无控制三个组。在“正式讨论”开始前,重度组成员需要阅读“重口味”的色情作品,轻度组成员阅读“轻口味”的色情作品,而无控制组成员什么也不用干。而所谓“正式讨论”,无非是播放一段单调无趣的性行为讨论录音,此时会有一位不知情的人员逐个了解被试的评价。最终核对结果发现,重度组成员认为“相当有趣”,而轻度组和无控组人员认为“枯燥乏味”甚至直接要求退出。

这个实验让阿隆森觉得欣喜异常,他发现,原来人来错综复杂的行为背后,竟然确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这种规律竟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由此也开创了“高影响力实验”的做法,即根据精心设计,将被试置于一系列连贯可信而且引人入胜的过程,准确控制其中的变量,最终得到准确的结论。相对传统心理学研究对实验和调查的轻视,这种实验并没有太多人为干预的痕迹,既摆脱了人格变量的差异,又遵循了科学的精神,让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这一点,也成为阿隆森毕生实验研究的座右铭。

以此为开端,阿隆森在整个学术生涯中,通过实验解开了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且批驳了许多看似有理的解释。比如卡耐基认为,要让他人喜欢自己,最重要要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按照阿隆森的推理,对于陌生或者好无来由的赞美,能让我们产生好感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试验,被试连续7天获得陌生人评价的反应,评价分四种:持续赞扬,持续批评,先批评再赞扬,先赞扬再批评。按照卡耐基的理论,收获持续赞扬的被试对对方的反应应该最积极,收获持续批评的被是对对方的反应应该最消极。但是实验的结果表明,“先批评再赞扬”的被试反应最积极,“先赞扬再批评”的被试反应最消极。也就是说,卡耐基的理论并不符合实际,相对“持续的赞美”,大家更重视对方“逐步认识自己”的过程。

阿隆森还做过很多有著名的实验,得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相比完美的表现,“不那么完美”的表现反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因为完美容易导致距离感,而“不那么完美”则容易拉近距离,产生亲和力。在猪湾事件之后,肯尼迪(J.F.K.)的民意支持度反而上升了,对这现象流行的解释是:肯尼迪敢于承认错误,或者困难时期民众更愿意和总统一起。可是依靠阿隆森的实证分析我们知道,真正的原因在于“不那么完美”的表现产生了更多的好感。

阿隆森是研究心理学的,心理学的内容当然占据了这部自传的相当篇幅,但书中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比如哥哥贾森英年早逝,阿隆森梦见自己和哥哥两人置身一座巨大的山洞车站,找不到卖票窗口也找不到要坐的车,后来贾森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拿着一张车票对他说:快去,我得留下来,不能和你一起走了,你会一路顺利的。列车开动了,把阿隆森带到未知的远方,而贾森在后面渐渐消逝。又比如第一个小孩哈尔诞生时,阿隆森忽然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早年蒙受不幸,亏得岳父帮他解围,结果他在岳父面前始终抬不起头,等到终于有机会发奋做点事情,癌症又夺去了他的生命。这时候,阿隆森之前对父亲的冷淡和不解才真正化解开来。此类细节真切动人,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也让这本自传更加吸引人。

好话说了一堆,《绝非偶然》也并非毫无缺点。在我看来,主要的缺点在于翻译,译文确实比较流畅准确,但还有些地方明显值得商榷,比如“话筒男”的说法明显过于现代,与原文语境不符,又比如“我和薇拉把学生当成家庭成员对待”和“为了使论文的说服力得到加强”翻译腔太重(应当翻译为“我和薇拉把学生视同家人”和“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最重要的一点,书名似乎翻译错了:Not by Chance Alone,原意是“不只(靠)偶然”,翻译为“绝非偶然”明显是搞混了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的关系,如果是为了加强书名的冲击力而这么做,多少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可算瑕不掩瑜,而且根据阿隆森的理论,“不那么完美”才更显出亲和力。所以,《绝非偶然》还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Yurii

View Comments

  • 其实经常读翻译作以及原版的人就会很习惯翻译腔,也就无所谓了。

    发现Amazon上有Kindle版,不过也就比纸质版便宜了6块,买哪版本好?

    • 我以为翻译腔的主要原因还是中文写得比较少。
      推荐买Kindle版吧,纸书真是太浪费了。

  • 这一点尤其提现在对麦卡锡的态度上
    应为“体现”

    上看要迟到了。
    应为“上课”

    应当有一种全新的心里学派
    应为“心理”

    费死廷格
    应为“费斯廷格”

    重度组成员需要阅读“重口味”的色情作品,
    多了个换行

    将被试置于一系列连贯可信而且引人入胜的过程
    应为“被试人”?

    • 哇,感谢,太细心了,我都照你说的订正了。
      只有“被试”好像是通行的术语,就本就等同于“被试人”。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2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