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经验——写给找工作的同学们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校招经验——写给找工作的同学们


上周五到周日,72小时内连续参加了北大、武大两场校园招聘会,笔试加上面试,总共见了一百多位同学。其中有很多很不错的同学,在学校里就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见识,相信这些同学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见到不少同学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没能顺利走完招聘流程,让人感觉非常可惜。下面我结合自己经历的校园招聘安排,给各位找工作的同学一点建议。

校园招聘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是笔试。因为收到的简历太多,用人单位希望用笔试高效地筛选出符合基本需求的同学。所以,参加校园招聘的同学,应当记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上笔。

笔试的题目一般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客观题考察的是基本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具体形式是简单的逻辑推理或者数学计算,有时会安排一些干扰因素以增加难度。这类题目或许有题库可供参考,但正式一些,或准备充分严密的笔试卷往往不会照搬题库,至少也会加上变化。比如计算某个指标的增长率,会让你先排除干扰把这个指标从一大堆数据里剥离出来。不过通常来说,一般公司的笔试提都不会太难,毕竟大部分公司不是“只招最聪明的人”。所以,只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严谨地学习过一定数量的课程,冷静应对,回答这类题目是不在话下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不少学文科的同学的本功都是过硬的,一些同学甚至取得了客观题全对的好成绩。这充分说明,基本的数学和逻辑不应该是理科生的专利。

相比客观题,主观题考察的能力更加多样化。不少同学都知道,主观题会考察归纳、把握、叙述能力,一般的题目会描述复杂的问题,并且给出繁杂的多条线索,让应试人员总结。通常,应试者需要认清各个因素,分清主次,加以复述,并自己的理解和评价。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或许大多数同学在学校养成了“解决给定问题”的习惯,所以直接钻到具体问题里,觉得束手无策。其实,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定义问题”(这也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说,这类题目在设计时就有意考察应试人员理解问题核心的能力。题目里最后的那个问句看似明白,其实只是无数个可能的解决方向中的一个,而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一上来就钻牛角尖,结果很可能就是“当局者迷”,看不到出路了。所以,如果你觉得题目很难甚至无解,不妨静下心来,认清整体形势,梳理来龙去脉,照着真正的核心去解答,即便你的答案看似偏离了表面的问题,却可以收获出题者的肯定。

有些主观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考察的是应试者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常见的题目比如“某个城市有多少下水井盖”,题目里可能没有说明城市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多雨还是少雨,面积多大。许多同学可能觉得老虎咬天、无从下口。其实事情没那么复杂。首先你需要知道,要计算有多少下水井盖,大概需要哪些数据,比如城市的面积、人数、降雨记录等等。把这些数据列出来,看看题目提供了哪些,没有提供哪些。没有提供的数据,是否能推导出来,如果不能,就需要做出自己的假设——做假设注重的是“大致靠谱”,比如“上海市有两千万人”就是大致靠谱的假设,而“北京有一千万辆机动车”就不是靠谱的假设。准备好这些数据之后,需要你给出自己的推导过程,和最后的结论。很可能同一个题目,两个同学给出的最终数字相差很大,得分却相差很小,这就是因为两个人的分析思路是合理的。

笔试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时间的分配。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念到大学的末尾了,仍然习惯从头到尾做试题,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反复纠结琢磨。结果是笔试时间到了,还只答完一小部分题目,许多高分值的题目都空着。与学校考试不同的是,通常招聘的笔试卷都不会给出特别充裕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比较好的办法是,一拿到笔试卷,就从头到尾看一遍,哪些题目容易哪些题目难,哪些题目分高哪些题目分低,定出时间分配的方案再做题。这样就不会在难题上耽误过多的时间,也可以更好地照顾高分值的题目。

笔试之后,通常会进入群面的环节。我们的群面里有个环节是用英文回答“Up to now, what is the biggest achievement you have ever made, and why”。遗憾的是,不少同学似乎完全没有听懂题目,直接用英文做自我介绍(这或许是因为看多了面经,只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的缘故),这样当然不会拿到多少分数,甚至可能因为“不能理解题目”而扣分。试想,如果你能相对流利地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却听不懂简单的问题,这不是很奇怪吗?相比之下,哪怕英语不那么流利,只要能准确回答问题,言之成理,也不会被判太低的分数。当然,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尽早认识到,英语能力很难靠短期突击提高,主要依赖长期的积累。“临时抱佛脚”不但效果不好,也很容易穿帮。

还有些同学听懂了问题,英语的表达也比较流畅,但给出的答案是“我最大的成就是我考上了大学”,也不容易得高分。因为面试的时间珍贵,所以每个题目都有多方面的考量,这个题目不但要考察应试者的英文水平,也从侧面考察的视野。用我一位朋友的话说:“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考上了大学,也就是说觉得自己人生的巅峰在于高考,之后四年没有取得更多成就,完全在走下坡路了”,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大一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不奇怪,但读了四年大学还这么认为,就有点让人失望了。我不要求每位同学都能说出骑行去西藏、组织同学完成社会实习、自己去国外交换之类的答案——其实,哪怕你事先背诵了这类答案,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是,即便把考上大学视为最大成就,我也希望你能言之成理,能说服面试官,比如你对未来有非常宏伟而细致的计划,考上大学是这个计划的必要基础。

群面的另一个环节是无组织小组讨论。这是群面中的经典安排,很多同学对此已经烂熟于胸了,都知道一开始就要“跳(出来当)主持”。不幸的是,很多同学只是单纯为“主持”而“跳主持”,第一缺乏谦让妥协的精神,第二也影响了团队的整体表现。更有甚者,即便没有当到主持,也要抓住一切机会来表现自己的观点,吸引面试官注意。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不合适的。因为,一支团队必然有不同的角色,有人主持,有人计时,有人贡献关键意见,有人纠错,有人总结……称职的面试官不会也不应当只观察跳出来当主持的那个人,而会仔细记录各个人的表现,把应试人员分类,衡量与目标职位的匹配程度(比如客服,对态度的要求就高于对领导力的要求;比如程序员,如果能在纠错中体现严密的逻辑,也是加分的表现)。所以应试者不宜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直奔“主持”而去,自己到底应当担任什么角色,一方面取决于对形势的判断,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对自己的认知——如果团队里没有合适的主持,当然也可以自己跳出来,如果已经有了合适的主持,勉为其难去争强好胜就不合适;如果自己的思维比较发散,就适合提出各种建议,如果自己思维比较严谨,则最好帮其他人的意见把关。这种认清形势、把握分寸的能力不能从面经中得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和培养。

通过群面之后,就进入到一对一面试的环节。这个环节因为和面试官有直接、密切的互动,所以应当尽量诚实回答,否则哪怕你已经把答案背过很多遍,也容易露馅,因为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往往会抓住你论述中的某个环节详细发问,“经不起推敲的答案不是答案”,所以事先背诵是不管用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答好,也不能仅仅依靠诚实。反应速度和知识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后者。根据我在北京和武汉面试的经验,北京的同学知识面明显要宽阔一些,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新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比如团购这种新鲜事物,武汉的同学大多处在用过、知道的水平,但对于团购业务的来龙去脉则不是很了解,而北京的同学即便没有团购网站的实习经验,也能大概说出团购业务的开展流程,这或许与大家日常接触的信息有关。不过我觉得,如今资讯这么发达,即便身在武汉,平时多看看《第一财经周刊》之类的杂志,在这些方面也不会比北京的同学差太多。也就是说,即便你身处的环境不那么发达,也完全有条件多努力,缩小见识和理解的差距。

Yurii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