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傲慢的闹剧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互联网思维,傲慢的闹剧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互联网思维”成了热门的名词,不管什么东西,一旦沾上“互联网思维”,就瞬间变得金光闪闪。无数人手握“互联网思维”,雄心勃勃地要改造各种行业,大有大跃进时“向三山五岳要粮”的气慨。然而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互联网思维”的最初鼓吹者,只是在事后按照“互联网思维”的路子去解释自己的成功经历,正如同我党用《东方红》来解释从整部革命史一样。其它鼓吹乃至信奉互联网思维的人,我还真没听说有几个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取得了成功。所谓“互联网思维”,在我眼里更象一出傲慢的闹剧。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加速了信息的有效流动,因此大大降低了许多活动的成本,省略很多中间环节(当然,这些中间环节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一旦深入到现实世界,互联网还是要受到现实世界的制约,要尊重传统积累的智慧。那种以为有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横扫一切的傲慢,是断然要不得的。

拿我稍微有些经验的电商来举例。按照传统看法,整个生意中有三流: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产品从生产端向消费端移动,资金从消费端向生产端移动,信息流则是双向流动,确保产品流和资金流可以准确对应。有了互联网之后,产品流、资金流可能没有大的变化,信息流却可以更加迅速和多样化。比如前端用户的反馈、竞争对手的变化,后端生产的改进、库存的波动,都可以迅速传达到各个环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然而,信息流的巨大变化要产生效益,最终必须落地为产品和资金顺畅流动。产品和资金的顺畅流动则离不开供应链的优化,离不开现金流的改善。这些都是不那么光鲜,又有很多传统智慧积累的领域。如果简单忽略它们,以为高举“互联网思维”的旗帜就可以横扫千军,那未免太过傲慢。只专心做好IT方面,只关注“用户体验”,却不重视供应链,不重视现金流,不尊重这些领域已经积累的智慧,结果把生意做砸的例子,我见过很多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招聘。时下有很多招聘网站似乎非常火热,其思路却大同小异:创造一个平台,让企业可以方便地发布招聘信息,让人才可以快速地找到招聘信息。他们共同的假设似乎是,有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略过HR和猎头等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供需两端直接见面。在我看来,这样的设想也太过天真。要做好招聘,首先必须知道招聘是怎么回事,HR和猎头到底干了什么。

在很多公司,对于人才的招聘是需要借助专门的人员(HR和猎头)来进行的。在“互联网思维”的人看来,受制于技术,HR和猎头往往不能迅速获得海量简历,也不能高效地筛选。但是,HR和猎头的价值并不仅仅提现在于获取简历和筛选,还体现在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估。通常来说,对人才,需要根据其过去所在的公司、职位进行评估;对公司,需要根据其资质、排名、人力资源圈里的口碑等等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招聘的专业内容还包括调整和磨合。如果需要针对某个岗位进行招聘,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岗位有什么硬性要求,需要哪些技能,看重什么方面,有什么限制条件。然后还需要进行调研,比如这类的人才从地域上看是如何分布的,一般出现在哪几类(甚至哪几家)公司。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不断细化自己的招聘需求和筛选标准。最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招聘,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如果需要推荐候选人,一般需要为他提供求职的指导,比如适合他的岗位是什么(候选人未必清楚),在各个地点、行业、公司是怎么分布的,通常看重候选人的哪些方面。有时候还会对候选人的职业生涯给出建议,以便他在下一次换工作时获得更好的机会。

可惜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招聘的许多网站,似乎完全不了解或者不重视这些工作的价值。它们更看重的是简单的页面,准确的搜索,迅速的发布。其暗含的假设就是,找工作、招人是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普通公司扔个招聘启示就能迅速被准确搜索到,普通人做个简历就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位,然后双方自行勾兑。

这样的模式提供不了HR和猎头的评估工作,因为没有积累对企业的评价(企业自身的名声除外),也没有积累个人的口碑,所以对双方都给不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对于招聘的“调整及磨合”这类网站也无法满足。它们不能给招聘方提供足够多有价值的反馈——“符合我需求的技术人员通常来自这几家公司,一般有x年以上工作经验,目前主要居住在甲市和乙市”,也不能给求职方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现在招聘PHP程序员时要求的其它技能主要有JavaScript、Apache”。结果所谓的“互联网招聘”就变成了无数信息硬碰硬的大杂烩,所谓“缩短中间环节”之类,更像痴人说梦。

上世纪80年代,有外国漂流勇士希望漂流黄河。在这之间,从来没有人在黄河上进行过漂流。这条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一些我国同胞的不满:中国人自己的母亲河,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第一个漂流。于是很有几名身体不错的个体户,在激奋之余,抱了个轮胎当救生圈就匆匆下水了。后果如何,当然不难想象。

照理说,身体不错的个体户,应当有财富、有胆识、有精力,应当明白这道理。然而,也恰恰是他们的财富、胆识、精力,给了他们傲慢的资本,把其它事情想得太过简单,最终在现实面前狠狠摔了一跤。

当然,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个笑话,如今想起来还有些悲壮的色彩。可是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感觉就大不相同了。马克思说过:历史注定要发生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讽刺剧。在我看来,当下泛滥的“互联网思维”的傲慢,和当年勇漂黄河的傲慢,恰恰是一脉相承的。

附注:对招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精益招聘》(http://www.jingyizhaopin.com/),里面干货很多。

Yurii

View Comments

  • 「对人才,需要根据其过去所在的公司和职位进行评估」,这是否隐含着,如果过去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展示自己,那么以后也就没戏了?

    至于「求职指导」这种东西,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唯一觉得不错的求职经历是来自 Google 欧洲的一位 recruiter,可惜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成功。

    • 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就好比虽然高考只是一次考试,但很多公司确实会根据毕业院校来筛选人才的。
      “求职指导”这东西是存在的,猎头为了将合适的人才推荐出去,是会给出求职指导的。

  • Yurii, 文章非常不错,观点直刺核心!我们有一个公众订阅号,刚刚起步,主要是以我们的书《精益招聘》为主题来讨论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招聘方面的一些实践与理论。其实就是想修正大家对HR招人这个事情没有技术含量,这种浅见。我会转到我们的公众订阅号,会在上面注明出处,但因为微信本身原因,无法直接放链接,请见谅!(微信号就不公布这里了,以避嫌,如果想了解请邮件)
    如有不适或异义,请邮件我。

    • 只要注明了出处就没问题 :) 你们的书是全部开放阅读的吗?我会抽时间看看。

      • 是的,开放阅读,还在持续更新的 :) 多谢关注!

        • 我看了,内容挺不错,我把链接挂在正文最后,向读者推荐。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4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4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