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互联网思维,傲慢的闹剧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互联网思维”成了热门的名词,不管什么东西,一旦沾上“互联网思维”,就瞬间变得金光闪闪。无数人手握“互联网思维”,雄心勃勃地要改造各种行业,大有大跃进时“向三山五岳要粮”的气慨。然而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互联网思维”的最初鼓吹者,只是在事后按照“互联网思维”的路子去解释自己的成功经历,正如同我党用《东方红》来解释从整部革命史一样。其它鼓吹乃至信奉互联网思维的人,我还真没听说有几个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取得了成功。所谓“互联网思维”,在我眼里更象一出傲慢的闹剧。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加速了信息的有效流动,因此大大降低了许多活动的成本,省略很多中间环节(当然,这些中间环节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一旦深入到现实世界,互联网还是要受到现实世界的制约,要尊重传统积累的智慧。那种以为有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横扫一切的傲慢,是断然要不得的。

拿我稍微有些经验的电商来举例。按照传统看法,整个生意中有三流: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产品从生产端向消费端移动,资金从消费端向生产端移动,信息流则是双向流动,确保产品流和资金流可以准确对应。有了互联网之后,产品流、资金流可能没有大的变化,信息流却可以更加迅速和多样化。比如前端用户的反馈、竞争对手的变化,后端生产的改进、库存的波动,都可以迅速传达到各个环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然而,信息流的巨大变化要产生效益,最终必须落地为产品和资金顺畅流动。产品和资金的顺畅流动则离不开供应链的优化,离不开现金流的改善。这些都是不那么光鲜,又有很多传统智慧积累的领域。如果简单忽略它们,以为高举“互联网思维”的旗帜就可以横扫千军,那未免太过傲慢。只专心做好IT方面,只关注“用户体验”,却不重视供应链,不重视现金流,不尊重这些领域已经积累的智慧,结果把生意做砸的例子,我见过很多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招聘。时下有很多招聘网站似乎非常火热,其思路却大同小异:创造一个平台,让企业可以方便地发布招聘信息,让人才可以快速地找到招聘信息。他们共同的假设似乎是,有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略过HR和猎头等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供需两端直接见面。在我看来,这样的设想也太过天真。要做好招聘,首先必须知道招聘是怎么回事,HR和猎头到底干了什么。

在很多公司,对于人才的招聘是需要借助专门的人员(HR和猎头)来进行的。在“互联网思维”的人看来,受制于技术,HR和猎头往往不能迅速获得海量简历,也不能高效地筛选。但是,HR和猎头的价值并不仅仅提现在于获取简历和筛选,还体现在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估。通常来说,对人才,需要根据其过去所在的公司、职位进行评估;对公司,需要根据其资质、排名、人力资源圈里的口碑等等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招聘的专业内容还包括调整和磨合。如果需要针对某个岗位进行招聘,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岗位有什么硬性要求,需要哪些技能,看重什么方面,有什么限制条件。然后还需要进行调研,比如这类的人才从地域上看是如何分布的,一般出现在哪几类(甚至哪几家)公司。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不断细化自己的招聘需求和筛选标准。最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招聘,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如果需要推荐候选人,一般需要为他提供求职的指导,比如适合他的岗位是什么(候选人未必清楚),在各个地点、行业、公司是怎么分布的,通常看重候选人的哪些方面。有时候还会对候选人的职业生涯给出建议,以便他在下一次换工作时获得更好的机会。

可惜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招聘的许多网站,似乎完全不了解或者不重视这些工作的价值。它们更看重的是简单的页面,准确的搜索,迅速的发布。其暗含的假设就是,找工作、招人是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普通公司扔个招聘启示就能迅速被准确搜索到,普通人做个简历就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位,然后双方自行勾兑。

这样的模式提供不了HR和猎头的评估工作,因为没有积累对企业的评价(企业自身的名声除外),也没有积累个人的口碑,所以对双方都给不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对于招聘的“调整及磨合”这类网站也无法满足。它们不能给招聘方提供足够多有价值的反馈——“符合我需求的技术人员通常来自这几家公司,一般有x年以上工作经验,目前主要居住在甲市和乙市”,也不能给求职方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现在招聘PHP程序员时要求的其它技能主要有JavaScript、Apache”。结果所谓的“互联网招聘”就变成了无数信息硬碰硬的大杂烩,所谓“缩短中间环节”之类,更像痴人说梦。

上世纪80年代,有外国漂流勇士希望漂流黄河。在这之间,从来没有人在黄河上进行过漂流。这条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一些我国同胞的不满:中国人自己的母亲河,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第一个漂流。于是很有几名身体不错的个体户,在激奋之余,抱了个轮胎当救生圈就匆匆下水了。后果如何,当然不难想象。

照理说,身体不错的个体户,应当有财富、有胆识、有精力,应当明白这道理。然而,也恰恰是他们的财富、胆识、精力,给了他们傲慢的资本,把其它事情想得太过简单,最终在现实面前狠狠摔了一跤。

当然,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个笑话,如今想起来还有些悲壮的色彩。可是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感觉就大不相同了。马克思说过:历史注定要发生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讽刺剧。在我看来,当下泛滥的“互联网思维”的傲慢,和当年勇漂黄河的傲慢,恰恰是一脉相承的。

附注:对招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精益招聘》(http://www.jingyizhaopin.com/),里面干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