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简历的四千次与改简历的三十天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投简历的四千次与改简历的三十天


最近看到不少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的报道,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问找工作的事情。没错,这个时节确实很难找工作。

以我的经验来看,找工作难这回事,从来都是“只有更难,没有最难”。差不多二十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大家就说自己是“史上最难”。那正是大学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找工作的大学生多了很多,当时已经没有“包分配”了,只有“双向选择”;在这之前,2001年.net泡沫破灭,科技公司一蹶不振;而且那时候房价还没有暴涨,如果赶上个好公司,靠自己赚钱在北京上海买房并不是难事…… 但是,偏偏我们就赶上了那个倒霉的时节,称为“史上最难”并不夸张。

但是后来再看,又会觉得自己还算幸运。06年互联网的热潮又起来了,那几年当时北京上海的房价虽然贵,但家里咬牙支持也还是买得起,再加上互联网招聘逐渐流行,不用再去挤人山人海的“骡马大会”…… 可以说,“史上最难”每隔几年就出现一次,而且每次都刷新记录。

后人在翻看历史的时候,看到的往往是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还可以感慨抒情;而身处其间的个人,感受的常常是流离飘零的无奈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打起精神应对——据说,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命运本不能全由自己选择。

如果你最近也为找工作困扰,或者你曾经为找工作困扰,我想讲讲自己印象深刻的两段经历。起码,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在找工作,甚至更宽泛一点说,面对各种困难时,更有韧性,也更有底气。

投简历的四千次

我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很不顺利。

最早是去招聘会投纸质简历,都说路边复印店两毛钱一张的打印纸不行,不能突出特色,吸引用人单位的眼光。所以有人用很贵的纸打印非常精美的简历,而且一份简历都七八上十页,成本都十好几块,拿在手里确实沉甸甸的。

不过,那时我们别无选择,因为付不起这个成本,去一次招聘会总得准备十来份简历,这一趟就一百来块钱了。就自己这两三页的简历,一次招聘会的简历也要十来块钱,赶上一天伙食费了。好在那时候,用人单位都不会带走“看不上眼”的简历,所以每次招聘会结束,还有很多同学在成堆的废纸里找出自己的简历,重复利用。

当时也有在线招聘的网站了。但是我仔细看去,在线招聘的许多公司都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最少也要一年。而且,列出来的各种技能要求,我能符合的一般只有六成到八成。所以即便在线投简历成本很低,也没有多少可以选择。

总之,一来二去,我能收到的面试邀请寥寥无几。说实话,这真的很打击人。虽然我没有自命不凡,但至少也不会那么差,怎么混得这么惨呢。

所以我就这么浑浑噩噩过了很多天,直到有个朋友给我讲了他同学找工作的故事。

那年代,我们这些不在内地城市读书的毕业生,想的都是去沿海大城市找工作。但是一没有实习经验,二不熟悉环境,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其他大部分人找工作基本都是两眼一抹黑——不是说你能力不到,而是你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他的这个同学,在毕业季就直接去了上海,找了个旅馆住下来。每天早上出门啥也不干,就在网吧投简历。只要看到基本自己基本符合条件的职位就投,一周投了四千多份简历。

常人听见这种做法,第一反应都是“疯狂”。但是他的疯狂自有疯狂的理由:第一,网吧上网两块钱一小时,投一份简历的成本只是点一下鼠标而已,基本为零,投四千份简历的成本也只有几十块钱;第二,大部分公司登出来的招聘条件都不那么严格,许多都是抄来抄去,大同小异,自己能符合其中50%就有可能被选中;第三,既然自己是弱势,用人单位是强势,不如敞开了让用人单位来筛选,等拿到面试通知再去研究对方是什么公司,决定要不要去,要做什么准备。

这位同学“疯狂”的结果就是,他意外入职了某家我们大家都没听过名字的公司,进去才发现公司挺不错,只是没什么名声,而且月薪有七千元——要知道,那可是在差不多二十年前,上海的房价也不到一万块。

我仔细想这个故事,觉得疯狂的理由都成立,但我为什么做不到呢?想来想去,我找到了最重要的原因:我怕丢面子。简历被拒让自己感觉太丢脸,尤其对比网上那些“面试获得率”,更是打击人。所以我经常在投简历之前反复斟酌,投了之后又忐忑不安,如果连着投几个、十几个还没有答复,我就更是垂头丧气、意兴阑珊。

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所谓的“丢脸”都是自己多想的结果,除了自己在乎,没有任何人在乎。

于是我鼓起勇气,两天投了五百次简历。虽然比不上那位一周投四千次的同学,但对我来说已经很难得了。这么做的结果也立竿见影,第二天下午我就拿到了一个Offer,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这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不只是找工作,还有其它许多事情,我们太过在乎自己的面子,太容易多想,而很少跳出来看一看真正的局势是怎样的,想一想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做能直指最核心的目标。想清楚了这些之后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真的没那么重要。

直接说,似乎很残酷。如果自己并不占据优势地位,过多的慨叹、感怀其实没有太多帮助。群聊或许能抚慰你的心灵,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放低自己的身段,适度对情绪麻木,反而更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改简历的三十天

必须承认,“广撒网”的投简历确实可以拿到更多的面试机会,但它不是找工作的唯一办法。

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我就发现,“广撒网”可能更适合毕业生,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广撒网”的效果大不如从前。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恰巧在这时候,有个朋友成功申请到留学的机会。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一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位朋友本身成绩很不错,申请学校应该不是问题。不过他的一个同学,申请到了很好的留学机会,虽然这同学平时看起来并不算出类拔萃。于是这位朋友去问他的同学:你怎么找到这样一个机会的?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就是尽力完善自己的CV(留学简历)。这同学想得很清楚:好的机会人人都想要,竞争者成千上万。在教授眼里,每一份CV获得浏览的时间都不超过十分钟。那么如何在这十分钟里展现出足够的分量?只能靠之前的反复打磨。

一般来说,如果确定要投某位教授的门下,都免不了“套瓷”,网上也有很多“套瓷”技巧介绍。这位同学显然也不想落入俗套,所以如何套瓷能套得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是他日思夜想的问题。最终他想出了一个点子:在这位教授熟悉的领域里,有个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能解出来就已经说明水平。但是,这位同学想出了一个比常见办法更简练更优雅的解法,并且,直接把这个解法放在了简历的开始。

想一想,在千篇一律的按“基本信息-个人介绍-成绩单”展开的申请邮件里,忽然蹦出一封开头就是某个问题更优解的申请,当然会引起教授的兴趣,获得更多的关注也是自然的事情。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朋友也开窍了:重点不是“把解法放在简历之前”,而是要能脱颖而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日思夜想、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重点不是对智力的挑战,而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挑战。想想当时也在申请的其他人,每个都很聪明,然而哪怕你再聪明,也不能保证有能力持续投入某个事情,把它做到极致。

然后他给我看了自己的个人简介,并告诉我说:这可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每天反复看反复改的结果。每一天都觉得“可以了”,第二天再看都会觉得还不够好,都会发现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就反复打磨反复打磨,一个月之后基本满意了。

民间有俗话说:要剃光头,不管剃得多仔细,总会有注意不到的头发茬子。这的确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日复一日地投入,穷尽心力去剃,最终能剩下的头发茬子绝对和只剃一遍的大不相同。

我仔细看了他的个人简介,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第一是特别凝练但是又不枯燥,好像找不出任何水分,但描述又很形象;第二是特别准确,通常文本里总会有一些意义模糊的地方,容易让读者误解,但他这三百多词的个人简介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总之,读完之后,会迅速产生“我想更多了解这家伙”的想法。

我尝试指出其中的一些用词和表达,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你是怎么想到的?”。不出所料,所有的问题都能有完整的答案,显示他之前已经反复思考过。换句话说,他完全是以逸待劳,我所有的疑问都已经被他之前的思考所囊括。我相信,即便收到申请的教授水平比我高很多,也会是这样的待遇,也会迅速发现这份个人简介完全不一样。

那些年还有朋友申请留学,我都把这份个人简介发给他们参考,他们都说“非常有用”。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中提取一些词语、表达,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审阅、思考、改进。不过哪怕是如此,他们也受益很多了。

这件事也给我印象很深。对于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满足于“够好”了。要想做的比“够好”还好,要投入的精力必然比之前多很多。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志力——你愿意不愿意持续抽出时间来,在常人看不到太多意义的地方去检查和完善。

我们经常看到“三天三夜不睡觉”之类的故事。但许多事情并不是靠“三天三夜不睡觉”就能做成的,比如改进个人简介,八小时目不转睛盯住它,拼一时的狠劲,效果很可能比连续八天,每天坚持投入一小时要差很多。“八小时目不转睛”的画面大概很美,但连续八天每天坚持一小时对人的考验更大。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想要真正做好,靠的都是持续的投入和打磨。

大概十年前,我觉得自己英语还算不错了,翻译过几本书,日常也看英文资料,虽然自己知道口音不太标准,但日常沟通已经没问题了,似乎也足够。不过那时候我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去练口语,尤其是按照《美语发音的十三个秘密》,反复背诵各种绕口令,一两个月之后,终于可以觉察和熟练一些不容易发现但很微妙的细节。几年之后,遇到外国同事,他们知道我没有长期在外国生活过都挺惊讶:听口音,我想你起码留学过。

最近这些年,看到一些朋友想申请留学或者国外工作,或者干点其它有些难度的事情,但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功,总为他们觉得可惜。仔细询问,我觉得大部分人的资格是足够的,但困难也是上面两条:第一,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初期可能兴致勃勃,但尝试了几下没有预想的回应就心灰意冷,干脆放任自流或者是沉浸在“沮丧”的同温层里寻求安慰;第二,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投入,满足于从网上找些模板、经验照着办,没有日复一日的思考和改进,所以结果也只能“随大流”。

我承认,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条还简单一点,只需要勇气;第二天则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极强的意志力,能调动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目前看起来意义不大”的事情。意志力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所以,它也只适用于少数真正重要的事情。

不过一旦找到了真正重要的事情,鼓起勇气,倾注所有的意志力,就是最值得做的事情。

Yurii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2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