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同样的时间,多几点收获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同样的时间,多几点收获


我的一位朋友曾在意大利求学,某次他坐飞机回国,遇到旅游返程的同胞,便聊起天来。原来这位同胞在国内某垄断企业任职,这一趟去意大利,资金当然不是问题,不仅买了不少皮具,还游览了不少经典。在飞机上,他得意地拿出相机展示看那些“到此一游”的照片,不料,我的朋友看到每个景点,都能把典故娓娓道来。开始这位同胞还听得饶有兴趣,后来却露出失落的神情,他说“唉,原来有这么多讲究,之前根本不知道,比起来,这趟真是太亏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如果换了我,我也会失落甚至懊悔——我们且不论购物和浏览的关系,不争的事实却是,游览时不了解背景知识,同样时间、同样的线路,所得也极为有限;或者说,如果知识更多一些,在同样的时间里,完全可以多几点收获。

这一点,其实不仅仅限于游览,对日常生活的世界,也是如此。近年来我业余时间着意读了不少关于湖南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文本,原本只是出于兴趣,希望梳理自己的感觉经验,结果却出乎意料:虽然回家的时间不多,每次回家的感觉却远远比在离家读书之前来得丰富和深厚:看到作为特产的蜜橘,会想到它其实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路过易俗河,会想到它曾是省内最大的米市;去长沙、湘潭,可以观察到湘江江面的变化,联想起木船时代湘潭乃是省内经济中心,而汽船时代长沙取而代之的故事;经过习以为常的株洲汽车齿轮厂,会想到这是80年代引进奥地利“斯太尔”载重卡车“全国一盘棋”战略的部署…风景名胜就更是如此,有个朋友去长沙玩,我推荐了若干人不多但有故事的地方,这位朋友也挺喜欢。回想起来,自己不过是多读了一点书,多看了一点资料,但是在同样的时间里,接触、感知到的东西大大增加了。

当然,知识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个人提供更丰富的体验,还能影响观察,产生更直接、更重要的后果。

1924年到1932年间,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索恩工厂中,澳大利亚人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年)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试图找出影响工作效率的环境因素。然而出乎实验者意料的是,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正反向调整某个因素总能导致同样的后果: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光照,延长还是简短休息时间,工作效率都会上升。总结发现,奥秘原来在于实验者的观察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被试(工人)发现自己收到关注,往往会产生效率的额外提升——这意外的发现,就是后人所说的“霍索恩效应(Hawthorne Effect)”。

发现霍索恩效应的人,忽略自身因素当然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是开创者;但是作为后来人,因为没有掌握许多(已经存在的)知识,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忽略了许多因素,多走许多弯路,就非常可惜了,更可惜的是,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罕见。举我熟悉的程序开发中除错的例子吧,我亲见许多技术人员,因为不愿花时间去学习调试和除错的知识(包括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在复杂现象面前一筹莫展,自己累得不行,进度也受影响;而掌握了相关知识的人,面对同样的现象,却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知识的作用再次体现出来: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现象面前,知识大大影响了我们的收获。

引申开来说,学习知识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每个人的时间大致是相等的,如果希望多一些收获(无论是丰富生活体验,还是提升工作效率),多学习和掌握一点知识,就是当然的选择。

这道理不难明白,但实践起来却有难度,即便是在信息已经大大丰富的当下,我们仍然可以听到许多人说,学习知识太麻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尝试依据知识做点解释。

第一方面的解释来自进化心理学。这是心理学中新出现的一个分支,它尝试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待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进化心理学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人类进化出了对蛇之类动物的天生畏惧,却没有进化出对插座、汽车等物品的天生恐惧——因为插座和汽车出现的时间太短,不够让人“进化”出这种本能。关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人类多是生存在感觉经验的世界里(实际上大多数物种都生存在感觉的世界里),然而知识总是要依靠提炼、总结、归纳,梳理出超越感觉经验的“本质”的。因此,许多道理落实在生活的例子里,我们可以依靠本能推理,得出结论。如果减少其中感觉经验的内容,依靠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进行推理和判断,就有些“超出进化阶段”的味道了,感到麻烦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我想,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生物的感觉经验世界,仅仅依靠感觉和经验是不足以对付的,这是学习知识的压力;另一方面,人脑尚有大量的能力没有开发(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这是学习知识的潜力。综合两方面来看,问题并不严重。

另一方面的解释来自我的经验。我们大都有过这种经验:对同一个问题,有的书这样说,有的书那样说……让人无所适从,甚至不如“蒙头撞大运”来得干脆,这也是许多人觉得“学知识太麻烦”的原因。但是,你在半山腰看到的风景,很可能不及山顶的一半,甚至不如山脚下——事物的发展可能并不都是线性的,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吧,选择伴侣,到底是要与自己类似的更好(所谓“有共同语言”),还是不同的更好(所谓“互补”)?这个问题,相关的论述很多,而且各有调查数据和理论分析做支撑,初看确实很容易困扰。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能够以批判的目光看待各种说法的数据和论证,同时把笼统的“相似”量化规范,并严格描述“好”,得到的结论就更加可信,也更有参考价值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对言论的判断:我们往往习惯于给人贴上“言行一致/言行不一”的标签,但是了解了与“可通达性”有关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判断和理解,某个人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态度说的关于什么主题的话,到底有多大可能与行为一致。所以,对这类“太麻烦”而放弃学习知识的做法,我们不妨化用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某一门知识真的很好很重要)如果你觉得学了很困惑,那是因为你学的不够多、不够深。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