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家之言

拒绝刻板印象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拒绝刻板印象


  • 城乡差异,那必然是先进和落后的对比;
  • 代际冲突,那必然是古板和文明的对比;
  • 陆港矛盾,那必然是“不服穷亲戚”的心理作怪;

这样的论调我们已经看得太多了,每次有类似的事件出现,基本都可以装到“那必然”的框框里。那么我们能怎么办?什么也做不了。唯有时间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对象:等着,等着先进取代落后,等着文明战胜古板,等着“我们有钱了你不服也得服”。

这样真的对吗?我看不对。

对心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刻板印象”,也就是stereotype,大意是“对某些人或事的总体性看法”,通常认为它概括了对应人或事的共性,所以大家不必去细究它们的个性或者差异,就能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如果你觉得“刻板印象”的说法有点古怪,不那么好听,多半是因为之前没有约定俗称的译法。在十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好像还没有通行的翻译,当时有种译法是“类型”:一旦你把某些人或事归到同一类,就会产生对应的“型”。其实我更喜欢“类型”的说法,因为它讲的很明白,“型”本来可能是不存在的,“归类”才会产生型——如今流行的另一种说法是“贴标签”。要知道,无论“类型”也好,“刻板印象”也好,“贴标签”也好,在心理学上都是贬义居多,因为它们常常遮蔽了事物本来的样子。

然而,人类就是喜欢贴标签,这样想起来利索,说起来爽快。所以,刻板印象派时刻准备着粉墨登场。谈到城乡矛盾,那必然是城市代表先进、自由、卫生,乡村代表落后、守旧、肮脏;谈到代际冲突,那必然是上一代人自己既无主见又无包容意识,下一代人独立自主却苦不堪言。谈到陆港矛盾,那必然是港人之前如何有优越感,然后又怎么不识时务。然后会跟上各种血泪控诉和快意文章,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强这种印象。

但是,每一次的城乡分歧,难道真的是那个经典的“城乡分歧”吗?分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完全来自先进和落后的生活习惯?每一次的代际冲突,真的是那个经典的“代际冲突”吗?冲突的理由是什么?老一代就一定是古板守旧,新一代就一定是自由文明?陆港矛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矛盾真的是因为“不服大陆经济发展”吗?

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刻板印象的讨论不关心,也不想关心。不信你可以看看各种评论,绝少去访谈当事人和参与者。大家都相信自己能遥遥地看透本质,都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着急把现实装进刻板印象的框框里,着急证明历史会站在自己一边。其它的问题,要么以“细枝末节”来应付,要么以“个案”来搪塞。最极端的做法是:即便你们不说,我也知道你们就是这么想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忽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很多领域这样的做法分明是被唾弃的。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行业有些招摇撞骗的咨询顾问,无论你的公司现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些咨询顾问上来就会念几本经:敏捷开发、极限编程、测试驱动、领域模型…… 以及同样的论调:“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的问题就是那些!” 早些年这些把戏还真的蒙骗了不少人,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来来去去只会扯大词,就是真骗子无疑。

可是,为什么到了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讨论,我们就陷入了自己唾弃的套路之中呢?既然我们不能容忍接连看到吹捧测试驱动、极限编程的文章,为什么要接受再三重复“城乡差异就是先进落后差异”的论调,而不愿意细致去看看这些差异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动不动就摆出静待“乡村城市化”和“上一代人死去”的派头,而不去想想这个乡村是否刻板印象里的乡村,这个上一代是否刻板印象里的上一代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刻板印象本身就消灭了非常多的可能。我见过可以自由游走于城市和乡村的人,见过城乡生活融洽结合的例子,我也分明见过有主见、能包容的上一代人,见过自以为独立其实根本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下一代,更见过上下两代人健康相处的例子。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很多并不是简单用“个案”可以概括的,往往正是对刻板印象的不相信支撑了这些例子:我不相信我们之间的差异是简单的先进和落后、文明和古板之间的差异,我也不相信这种差异是不能努力理解、调和、包容的。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存在,才能映衬出刻板印象有多么单调,才能让我们确信生活原本有(更加)文明的希望,有各种幸福的可能。于是我们能做的,也绝不只是单调的重复,粗暴的斥责,被动的等待。

几年前我和英国朋友的一次聊天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经济发展得非常快,但社会是不能以那么快的速度变化的”。于是我问他:“但是经济发展是有确定方向的,于是我们只要坐等社会跟上来就好了,这样有什么问题吗?” 他说:“那样,这个世界就太无趣了”。那一刻我忽然想到哈耶克的话:那种事先规定未来是怎样然后静待其发生的做法,其实不叫自由。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6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6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