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读写写

在布拉格,追寻《类人猿行动》的踪迹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在布拉格,追寻《类人猿行动》的踪迹



布拉格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几个城市之一,已经有无数的照片来印证了。不过布拉格也不是只有美景,还有若干“不那么美”的景点,同样值得参观。最近我去布拉格,就参观了海德里英雄纪念博物馆。

如果你看过电影《类人猿行动》,大概知道这个故事。不过不管你有没有看过,读完下面的内容都应该有收获。

《类人猿行动》电影海报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在这之前,希特勒已经吞并了奥地利,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直接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希特勒进一步声称,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有超过300万德意志民族,不能容许他们“受欺压”。按照一战之后的约定,捷克斯洛伐克受英法保护,如果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就必须和德国开战。英法为了避免卷入战争,紧急与德国磋商,最终英、法、德、意四国达成一致,牺牲苏台德地区。整个谈判过程,捷克斯洛伐克都没有参与,后来捷克人自嘲该协定为“about them, without them”。

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贝奈斯(Edvard Beneš)总统没有将已经动员的部队派上战场,而是选择了妥协接受,然后宣布辞职。然后捷克斯洛伐克陷入一片混乱,到1939年3月16日,希特勒抵达布拉格城堡,宣布德国已经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总统贝奈斯 来源:Wikipedia

1941年9月27日,党卫军二号人物,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经由任命成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1939年3月15日并入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副总督,对其领土进行直接管辖。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仍旧为名义上的总督,但希特勒、希姆莱和海德里希认为其管制手段过于温和,导致反德情绪的盛行、促成反德罢工和破坏活动的进展,因此送其前去“休假”。

海德里希 来源:Wikipedia

海德里希来到布拉格之后果然不负希特勒的期望,大肆抓捕和处决“破坏分子”,营造恐怖气氛,禁绝捷克斯洛伐克的文化艺术活动,他被人们称作“金发野兽”、“布拉格屠夫”、“波希米亚死神”、“纳粹斩首官”、“第三帝国的黑王子”。在海德里希的残酷的统治下,捷克斯洛伐克反对德国奴役的组织基本瘫痪,只有少数共产主义抵抗组织仍然能够存在。虽然工业产量提升了,但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另一方面,海外的捷克爱国者也没有放弃抵抗。之前的捷克总统贝奈斯流亡到伦敦,组织了流亡政府,自认为流亡政府的总统(当然,也得到了盟国的同意)。贝奈斯念念不忘的是,驱逐捷克领土上的德国人,并推翻《慕尼黑协定》,恢复捷克之前的边界。然而关于边界的诉求,英法两国一直没有同意。

为了证明捷克人民的力量也意志,也为了打击纳粹在德国的统治,提振沦陷区捷克人民的信心,贝奈斯想到了对驻扎在捷克的统治者进行暗杀。一开始拟定的目标有两个:或者是海德里希,或者是其它捷克籍高官。考虑到流亡政府也有不少捷克人,和捷克籍高官之间仍然有各种联系,行动可能泄密,也可能引起流亡政府的波动,最终,贝奈斯把行动目标定为了海德里希,行动代号是“类人猿(Anthropoid)”。

“类人猿”行动由捷克流亡政府提出设想,丘吉尔也表示了支持,而且由他亲自指挥的英国特种作战部门(SOE,Special Operation Executive)制定计划。一开始选定的执行人员是捷克籍陆军准尉约瑟夫·伽布契(Jozef Gabčík)和上士卡罗·斯弗波达(Karel Svoboda),计划订于1941年10月28日执行,那天同时也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纪念日。

Jozef Gabčík 来源:Wikipedia

不巧的是,斯弗波达在受训时头部受伤,旋即由詹·库比什(Jan Kubiš)代替。由于这个意外,作战不得不延期执行。

Jan Kubiš 来源:Wikipedia

1941年12月28日晚间10点,伽布契与库比什登上英国皇家空军138中队的海利法克斯轰炸机。此类空投非常危险,成本高昂,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同行的还有另外七名捷克军人,分属另外两支任务小队,代号是Silver A和Silver B。

飞机大部分飞行高度是3500米,中途还遭遇了德国夜间战斗机的拦截,不过好在都迅速摆脱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飞机降低到300米高度,不幸的是,因为当天下了一场大雪,原来用来定位的铁轨、河流等地标全部被雪掩盖,飞机迷失了方向,最终捷克的勇士们伞降再布拉格东边的内维兹第(Nehvizdy)跳伞,而不是之前计划的皮尔森。

降落之后,伽布契和库比什迅速掩埋了武器和破坏工具。到天亮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降落在了错误的地点,不过幸运的是,第一时间见到他们降落的捷克居民勇敢收留了他们并提供了支持,帮助他们和当地的抵抗组织接上了头。同时,Silver A小组的任务也有进展,恢复了当地抵抗组织与伦敦之间的电台联系。

因为降落地点错误,“类人猿”行动的时间被推迟了,勇士们在捷克潜伏下来,耐心等待。

另一方面,SOE的空投还在继续。1942年3月28日,SOE又空投了两个任务小组,代号分别为ZINC和OUT DISTANCE。不幸的是空投并不成功,成员相继被盖世太保发现,有人开枪之后逃脱,有人自杀。4月2日,被抓获的William Gerik则选择了向盖世太保坦白,给抵抗组织造成了重大损失。

1942年4月27日夜,SOE空投了STEEL、BIVOUAC、BIOSCOP三个任务小组。第二天夜里,又空投了INTRANSITIVE和TIN两个小组。此次仍有成员在枪战中丧生,在绝望中自杀,另有三名成员被捕。

到这时为止,SOE一共空投了7个小组,但没有一个小组是满员的,装备也基本损失。SOE决定不继续空投,依靠仅存的两个小组——Silver A和“类人猿”去执行刺杀海德里希的任务。

当时海德里希相当张扬,他经常乘自己的敞篷奔驰320C汽车出行,只有他和司机,不带任何保镖。或许海德里希对自己的治理相当有自信,但这也给了别动队员可趁之机。在经过仔细勘查之后,刺杀小组选定了布拉格北部的一处“手肘弯”作为行动地点。汽车行驶到此处要减速,而且旁边有一个电车站,电车可以为别动队员提供掩护。

1942年5月27日,这是捷克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当天早上,海德里希和往常一样,从家里乘车前往布拉格城堡。伽布契和库比什早已埋伏在此,另外还有OUT DISTANCE小组的瓦契(Valčik)在100米外望风。

早上10:30分,在海德里希的汽车经过时,伽布契一把掀开大衣,拿出了“斯登”冲锋枪扫射。不幸的是,冲锋枪卡壳了,没有任何子弹射出。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海德里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命令司机停车,自己掏出手枪朝伽布契开枪。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旁的库比什从公文包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特制手雷,朝海德里希扔了过去。

如果库比什再准一点,直接把手雷扔到车厢里,海德里希就要当场毙命了。可惜他只扔到了汽车右后门外,手雷把车门炸了一个洞,碎片直接扎入海德里希的胸膛。但是海德里希没有察觉,仍然跳下汽车继续追逐伽布契,几步之后才发现疼痛不已。海德里希的司机克莱因在追逐库比什的过程中,被库比什打中两枪,倒在地上。

被炸毁的海德里希的奔驰车 来源:Wikipedia

这时伽布契已经骑上自行车逃离现场,库比什因为与克莱因枪战,放弃了自己的自行车,也快步逃脱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伽布契和库比什精心选定了袭击地点,却没有考虑距离医院的远近。很快有路人拦下车辆,把海德里希送往2.5公里之外的医院,他没有丧命——盟军因此认定,“类人猿”行动失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希特勒从四处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来救治海德里希。海德里希一开始显示出轻微的发烧了流脓,并一度有好转的迹象。到了第八天早上,他一命呜呼了。后来的尸检显示,他应当是死于细菌感染,也可能是手雷里包含了毒药。

希特勒为海德里希举行了隆重浩大的葬礼。1942年6月7日,第一场葬礼在布拉格城堡举行,聚集了数千人和大量的火炬。随后海德里希的棺材被运往柏林,在新建成的总理府进行了第二次葬礼,纳粹的所有高官悉数到场,希特勒现场致辞。

THE FUNERAL OF REINHARD HEYDRICH, 1942 (HU 40229) Adolf Hitler gives his last salute at the state funeral of assassinated SS Obergruppenfuhrer Reinhard Heydrich in the Mosaic Chamber of the New Reichschancellery in June 1942. Copyright: © IWM. Original Source: http://www.iwm.org.uk/collections/item/object/205188197
海德里希在柏林的葬礼 来源:Reddit

另一方面,震怒的纳粹反应迅速,他们立刻开始抓捕袭击者。

袭击当天早上10:50,布拉格所有铁路职员被召集起来,所有列车都停运。下午,全城都贴满了抓捕袭击者的告示,大喇叭不停播送纳粹的公告。晚上,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第三帝国军队的支援下,到当晚10点,已经在布拉格搜捕了3万5千所住处。从1942年5月29日开始,所有在布拉格的人,只要没有纳粹的身份证明,就被逮捕、枪决。到6月30日为止,所有年纪在25到40岁之间的男人,没有纳粹的许可,都不准下葬。同时,所有路口、火车站、旅馆、港口都严加盘查。

纳粹检查了袭击者丢弃的斯登冲锋枪、手雷残骸、公文包、自行车。斯登冲锋枪明显是从英国来的,英国人搞破坏时最喜欢用这种武器。手雷也指向英国,在北非战场,英国军队大量使用了这种手雷。至于公文包和自行车,都是在布拉格本地获得的。很明显,刺杀行动是来自英国的特工和捷克本地的抵抗组织合谋。

今天在纪念博物馆展出的斯登冲锋枪和手雷 摄于纪念博物馆

除了在布拉格本地的大肆捕杀,纳粹还把魔爪伸向了布拉格市郊,之前藏匿了袭击者的两个村镇:藏匿“类人猿行动”队员的Lidice,藏匿Silver A行动队员的Ležáky。

1942年6月10日,纳粹把Lidice的房屋全部摧毁,然后把483名村民召集到一起,173名男人枪决,女人被送去集中营,之后有53人死在那里,小孩也不放过,所有104名孩子只有17人活到了战争结束。除了人,其它的动物也全部杀死。更令人发指的是,纳粹安排摄制组全程拍摄了屠杀和摧毁的过程。

Lidice大屠杀 来源:historyplace.com

1942年6月24日,纳粹来到Ležáky,这次他们不再把女人送去集中营,而选择全部杀戮。13个孩子都送去了德国,只有2名活到战争结束。

但是,别动队员的藏身之所仍然没有暴露。其实,别动队员就藏在布拉格城内,最早躲在两个家庭,后来前往圣济利禄暨圣默多狄东正教堂。捷克东正教戈拉兹德主教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藏身之所——教堂的地窖上方有个暗室,别动队员平时就藏身在这里,要出来时放下梯子即可。在这里躲藏的除了伽布契和库比什,还有另外五名别动队员。

圣济利禄暨圣默多狄东正教堂 摄于布拉格
教堂地窖入口,如今是纪念博物馆 摄于布拉格
别动队员藏身的暗室如今专门照亮,光线昏暗时很难发现 摄于纪念博物馆
纳粹的悬赏告示 摄于纪念博物馆

之前藏匿在布拉格城内的别动队员库鲁达(Karel Čurda)在刺杀发生后逃到乡下,与母亲同住。在恐惧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之下,6月13日他给纳粹写信,指认了伽布契和库比什,但没有收到任何回音。6月16日,他径直前往布拉格,找到盖世太保,供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虽然他不知道别动队员的具体藏身之所,但他知道各处抵抗组织的接头据点。因此捷克的抵抗组织受到沉重打击。比如第一个看见别动队员降落,并勇敢提供帮助的捷克农民鲍斯(Bauc)一家7口不是被处决,就是选择了自杀。

叛徒库鲁达 来源:Wikipedia

库鲁达的主动招供让之前一无所获的盖世太保欣喜异常。6月17日,根据库鲁达的情报,他们找到了之前为别动队员提供庇护的莫拉维茨(Moravec)医生的住所。开始医生一家不在,盖世太保扑了个空,不久他们回来,被盖世太保全部逮捕,莫拉维茨太太服用氰化钾自杀,纳粹在残酷折磨了医生的儿子一整天之后(据说让他看到母亲的头颅在水缸里翻滚),终于知道了别动队员的藏身之所。

6月18日清晨,纳粹出动700多人,将教堂团团围困。教堂阁楼上的三位别动队员靠手枪与纳粹战斗了两个小时之后,因为弹药耗尽,选择了自杀。虽然纳粹发现他们仍然有生命痕迹,但送往医院之后也未能挽救。

如今的教堂内景,别动队员在这里靠手枪与纳粹战斗了2小时 摄于布拉格
如今的教堂内景,别动队员在这里靠手枪与纳粹战斗了2小时 摄于布拉格

之后纳粹又发现了地窖里的暗室,他们试图用探照灯照亮地窖,但别动队员扔出装满酒精的玻璃瓶炸弹,摧毁了探照灯。这时候,捷克消防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主动请命向地窖灌水。在发现陷入绝境之后,地窖的四名勇士也选择了自杀。

地窖的窗户,水就是从这里灌进来的 摄于布拉格

在所有别动队员牺牲之后,纳粹在布拉格举行了大规模的仪式,展示“捷克人民对第三帝国的支持”,一共有10万捷克人到场,集体行纳粹礼——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库鲁达的主动招供,纳粹的搜捕始终一无所获。

1942年8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交给捷克流亡政府的外交部长一封信,宣布英国同意废除《慕尼黑协定》里划定的捷克边界。同年9月29日,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宣布不承认《慕尼黑协定》。至此,“类人猿行动”的任务全部达成。

但是,纳粹的复仇还没有停止。

在别动队员暴露牺牲之后,圣济利禄暨圣默多狄东正教堂的戈拉兹德主教为了保护教会的其他人员,向纳粹当局表明自己愿意担负所有责任,但到了9月4日,教堂的所有东正教神父与戈拉兹德主教一同被枪决,后捷克东正教会拒绝纳粹要求对戈拉兹德主教的行为进行谴责,被惹怒的纳粹因此把圣济利禄暨圣默多狄东正教堂关闭,并限制捷克东正教会的宗教活动。

1942年10月14日,纳粹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处决,对象是捷克爱国者、抵抗力量、协助过别动队员的人,人数多大262人。1943年1月26日、1943年2月3日,纳粹又集中进行了两次处决。

纳粹在Lidice惨无人道的屠杀激发了全捷克人的反德抵抗运动,并成为后来国际儿童节(6月1日)的来源。

在战争结束后,叛徒库鲁达,以及海德里希的继任者,疯狂报复和搜捕的党卫军军官K.H.Frank都遭到逮捕,判处绞刑。

从纪念博物馆出来之后,我感到心情很沉重。地窖阴冷潮湿,不见天日,很难想象别动队员在这里躲藏了几个月,而且没有被发现。或许和平年代的人们都难以想象,当年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远离安全的英国,来到最危险的布拉格,执行完任务仍然躲在地窖里。

战争或许真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被纳粹屠杀的平民,他们可以叫屈伸冤吗?他们当亡国奴起码可以活命,仅仅因为村子里的人帮助过别动队员,就要被灭族。这样说来,捷克为了推翻《慕尼黑协定》,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吗?但是我似乎看不到这样的诘问,捷克人把教堂地窖定为“国家英雄”纪念馆,本身就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今天教堂外的纪念碑,当年的弹孔仍然保留,时常有人献花 摄于布拉格

中文网络上有关于此次行动的资料,但看来看去大多失之真实,故事色彩太浓。其实关于此次行动的历史资料,纪念馆已经公布得相当详细了。我在纪念博物馆呆了一小时,看完了整个行动的介绍,参观了地窖,又看过了主题纪录片。

可惜在这期间,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有欧洲的、北美的、日本的、韩国的,唯一不见中国游客——尽管在布拉格到处可以听到普通话的声音。我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布拉格不只有查理大桥和福尔塔瓦河,不只有布拉格城堡和红屋顶,还有一处纪念捷克历史的高光时刻。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