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没想好放哪

退群,还我自由!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退群,还我自由!


前些年我就和朋友开玩笑说,对我来说,许多微信群的意义几乎等价于澡堂子:平时根本当它不存在,不爽的时候进去冲两把凉,然后再出来。玩笑归玩笑,不少人也赞同——确实,大多数群都没什么意义,不需要去刷存在感。

不过最近我确实退了不少群,有朋友说:你看着不爽,不看就是了,何必退呢?退了“信息茧”不是越厉害?我想了想,不是的。

细数该退掉的群,大致有两类。

第一类我称之为“SOP型”。SOP就是“标准操作规程”,如果你去看过工厂的流水线就知道,每个工位上都贴有SOP,告诉你上一个工序的结果是什么,你要交出的结果是什么,每种情况应当怎么办,然后你不用动脑子照章办事就可以。

“SOP群”的反应也与之类似,我总结如下:

虽然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如果真的半点新鲜也没有,日复一日都是机械的“照章办事”,是个人都会厌烦的——去问问生产线上的工人就会知道这点。社交本是疏解烦闷、提供新鲜感的手段之一,若也成了SOP,那真是再悲哀也没有了。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复杂世界中,SOP式反应很可能完全偏离“实事求是”,甚至简直是大错特错。

比如广受好评的,美国作家何伟写的《江城》,讲述了他上世纪90年代在长江边的一座小城涪陵生活的感受。其中反复提到当地有很多古迹,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水位的上涨,古迹将会沉入水下,再也看不到。他总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如果按照SOP,看到这里要如何想?虽然水位上涨古迹被淹虽然是事实,但“可惜”表达了洋人的优越感,完全是在恶毒攻击。所以,我们应当抵制这本书,抵制这个作者,对吗?

但是如果你耐心继续接着读,冬天,作者感受到刻骨的寒冷,不得不打开电暖器让屋子变得暖和点。“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古迹被淹没的意义(大意如此,未查原文)”。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了某种复杂的矛盾?一种超越了简单“对”和“错”的无奈和反思?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能感受和理解这种无奈,观点不同的人方才可以交流。

再比如,这几天热传的《美国工厂》,各种看法很多。最近被某些小报描述为“一贯反华”的《纽约客》前几天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在介绍导演的过往一直在关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等等影片背景信息之后,在作者观影的放映现场,导演接受采访时说出了非常“大逆不道”的言论。

(中国)确实存在很强的使命感,一种民族性质的使命感。他们(中国人)正在崛起,在美国,大部分工人却在从稳定的中产衰落到底线——中产的下层。感觉就是,如果你回头去看自己的上一辈或者上两辈,他们都比你要过得好。我们越来越糟糕,文化、国家、社会都在变糟糕。这样的未来看不到希望,中国却恰恰相反。
“American Factory,” a New Netflix Film from the Obamas,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a Globalized Economy, New Yorker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如果你纵览全文,发现它很难用“阴谋唱衰美国”或者“恶意捧杀中国”来概括,更多是描述一种复杂的困境,展示不同的侧面。在文章的结尾,一名现场观众表达的是对纪录片导演的感谢:我们出生在典型的工人家庭,很少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感谢你们,我们的声音才能被听到……

这复杂的一切,完全不能简单以SOP来应对。

不要以为这种例子很少,如果你认真去看,会发现这种例子俯拾皆是。前几周Wired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方人如何误解了中国的社会信用积分系统》,开篇就讽刺说:“许多人诟病中国的信用积分制度。但奇怪的是,对于中国的这套系统,他们自己还没有西方人了解得多……”

如今许多人都念叨的一个词是“降维打击”,我想这就是活生生的“降维打击”的例子,SOP被复杂世界降维打击了。当然,这并不妨碍“不知道自己被打击了”或者“假装自己不知道自己被打击了”。

SOP流行的群,不入也罢。

第二类我称为“抬杠型”。抬杠这种行为很好识别,他不以给出更多信息,引发更多思考为目的,而是以“你错了,我对了”、“你又错了,我又对了”为目的。所以它既不能存在于个人的反思,也不能存在于良性的对话,群,是抬杠的最佳生存场所。

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抬杠,并说明他们为何不能提供更多信息,引发更多思考。

第一种抬杠是“你不要以为你多看了东西就了不起”。

这种抬杠是最没有水平的,因为它首先暴露了“自己看得不够多”,而且搞错了目标:多看资料并不是为了“了不起”,而是加深对世界的认知。

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会议上,就遇到过这种抬杠:“你不要以为你读了点《孙子兵法》就了不起”。当然,他的反问也很有力:“那你倒是说说看,你读过多少《孙子兵法》,你懂得多少《孙子兵法》?”

第二种抬杠是“对错都是相对的”或者“没有十全十美”之类相对主义说辞。

这种说辞不能说它错了,但几乎可以用在任何话题上,所以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聚焦到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个人当然不可能能永远做好事,但具体到他做的这一件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不能简单下“好”或者“坏”的结论,那到底可以列出哪些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呢?

这些问题答不上来,相对主义说辞就没有现实意义。

第三种抬杠高级一点,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

比如你一说《人民日报》的报道,他必然要提“亩产万斤”。深入谈谈就会发现,这种人大概仅仅知道“亩产万斤”这么四个字,报道原文大概都没读过,也不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更不太可能看过各个年代的《人民日报》,不知道比如上世纪80年代,这份报纸曾经充满了朝气和理想。他能依据的,永远只有那么一两个简单的例子。

这种抬杠,时常让人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第四种抬杠更高级一点,有一点逻辑,虽然是断裂的逻辑。

这种抬杠的典型例子,比如本来在讨论一个问题,你问他“某人说的这几段话有什么问题?” 他就要说:你看历史上这个作者就说过不靠谱的话嘛;既然这个作者历史上说几句不靠谱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作者;既然他是一个不靠谱的作者,那么他所有的话必然不靠谱;既然他所有的话都不靠谱,那么眼下这几段,不管是否事实清楚、逻辑流畅、观点清晰,总之就是“不靠谱”。

这种抬杠就像毛毛虫一样,来回来去也只有不断收缩-扩张,不过,外人还真容易看得眼花缭乱。

说到底,如果你所在的群强烈表现出上面两种特征,那么我劝你立刻干脆退出——相信我,这样退群基本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避免了信息污染,也避免了浪费口舌。要知道,成年人如果没有反省的习惯和求真的意识,想要被说服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信你去看看科学史,即便在天文学大发展之后,还有那么多人不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而且几乎都可以拿出一套套雄辩的逻辑。

说实在的,如今社会高度发达,只要你有一份收入,经济能自立,不管你是相信“天圆地方”之类的古老信条,还是相信“人是猴子变的”这样歪曲的进化论,都不怎么影响生活。既然如此,何必非要冒难堪也好恼怒也好的代价,去被他人说服呢?

如果你认同上面这些观点,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退群了怎么办?会不会出现“信息茧”、“回音壁”,只跟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交流,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极端?

答案是:不会。

除了上面说的类型,如果你呆的群仅仅是有不同意见,但大家基本可以做到言之成理,而且不断有高质量的参考信息冒出来,那么继续呆着很可能会受启发。若大家的面子观点不那么重,被人指出错了能坦然面对,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恼火,勃然大怒要“把面子找补回来”,那么大家都可能受益更多。

有人问,不少群友确实做不到“言之成理”,但是退了群,该上哪打发时间?

我的答案是:脱离社交媒体,认真多看点严肃的东西,丝毫不会有“疏离感”。

就拿大众话题来说吧,前段朋友们都在讨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我也能参与几下,只是电视剧太长没时间看,但前两年书刚出来我就看完了。想起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原著《大江东去》十年前我就看过了而且写了篇书评大力推荐。今年上半年热播的《都挺好》,原著《回家》我买的是一版一印,扉页还有作者签章……

有朋友觉得很神奇,其实一点不神奇。我所做的无非是控制花在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的时间,定期去扫描若干严肃媒体的报道,坚持看看不热门但质量很高的专栏或公众号,每天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读书。无论你之前有没有积累,这样做个三五个月,绝对可以看出效果,尤其是在周围人普遍被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垄断的今天。

最后,经常有人问我有没有粉丝群、小密圈之类。我在这里统一回答:没有,实在没有那些精力了。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5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5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