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Germany人间烟火

2021我最大的收获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2021我最大的收获


2021马上就要过去了。回望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想。对我来说,最深刻的感受来自我最大的收获,而最大的收获也很简单——我竟然学会了德语。

老实说,我之前从没想过,这辈子除了英语还能学会另外一门语言。我早不记得最早是怎么开始学的英语了,这也就意味着再次开始还必须重新摸索;而且,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真正能用,磕磕绊绊也走了十多年,再学一门外语,少说也得七八年时间,这是中年人不敢想的事情。

我之前说过,不会德语,只会英语,在德国也“没问题”。相当多的德国人都会说英语,实在遇到不会说的,身边也很容易能找到一两个会英语的帮忙。实在遇到“Nein, kein Englisch(不,不说英语)”,也就无奈摇摇头,当自己运气不好罢了。退一步说,德语虽然也有接近一亿的使用人口,但相比英语这种世界语言,毕竟范围太狭窄,花时间学德语多少有些“不划算”。

总而言之,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德语就局限于会数数,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的水平,也不觉得有问题。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观念的?我想,这和小朋友的成长有很大关系。

尽管相当多的德国人会说英语,但是在幼儿园里,绝大多数时候说的都是德语,而且许多幼儿园老师只会说德语——我们家小朋友所在的班级就是这个情况。如果老师身边有会说英语的老师帮忙还好,如果没有,就只能借助手机上的Google翻译,尽管老师每次都很有耐心,毕竟效率太低。如果遇上小朋友生病等突发情况,就更是只能干着急。

更重要的是,随着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间不断增长,他的德语日渐纯熟,和老师小朋友的互动也逐渐增多。慢慢的,我竟然感觉自己是“局外人”,既不能跟老师沟通,也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互动,甚至他们非常友好、非常好奇,我也无可奈何。

我逐渐产生了深重的危机感,仿佛自己和小朋友驶上了分叉的道路,而且渐行渐远。而我的所见所闻让自己明白,如果父母不能和子女建立并保持信任、密切的沟通,那么无论家庭关系的维系,还是子女的成长,都有可能遇到大的问题。

所以,我必须能和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甚至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沟通。

另一方面,我也很好奇德国的教育。比如德国从小教育对规则的遵从,对计划的重视,以及不同种族和平共处的实践,都是我自己教育中没有经历的内容。更有意思的是,小学班干部竞选指南的第一条就是“班干部不是老师的爪牙”,第二条是“班干部不必也不可能解决同学的所有问题”,这些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教条,堂而皇之地写在那里。那么,这样选出来的是怎样的班干部?不当老师小助手的班干部又如何与老师相处?这些问题,我也非常有兴趣观察和了解。

所以,我必须能参与到这些话题和实践当中去,既帮助孩子成长,也刷新自己的认知。

最后,德国政府的德语学习指导也给了我底气。按照指导文档,“任何人通过600小时的学习都可以用德语应付日常生活”。“600小时”的说法很德国,而“任何人”则给了我足够的勇气。虽然不同的人天赋不同,我也确实见过真正的“学霸”,但我总不能自外于“任何人”之外吧?

结果说来也好笑,我再一次体会到,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不难,最大的困难或许来自心理。等你真正投入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相反,收获却比想象的要大。起码对我来说,我发现结果远不是“人家说的我能听懂,我说的人家能听懂”那么简单,超越了干巴巴的“就事论事”之后,我收获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新奇、又充满自由。

有一次我们在超市遇到小朋友的幼儿园园长,聊了聊才知道那是她在这个幼儿园的最后一天,之后就调往其它幼儿园了。回家之后我给她写了一封邮件,历数了入园以来她给我们的帮助,并祝愿她未来工作顺利。之后我收到了她热情洋溢的回信,并且说“我们很喜欢你们这样的家长”。

又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去乐器商店,有几个德国小朋友在试钢琴,他们弹的曲子是《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我们逛到手风琴展示区,因为周围暂时没人,我搬起了一台琴也弹了这首曲子,结果这几个小朋友满怀好奇走过来,聊起来才知道,他们感觉我弹得还不错,所以想跟我聊聊。这件事也让自己家的小朋友见证了,音乐的确是可以跨越国籍和语言的共同语言。这也是我希望的方式,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亲身经历、亲眼见证。

还有一次去看儿科医生,我实话实说告诉他:“您真是一个很好的医生,可惜距离我们太远了,实话实说,我们正在找更近的儿科医生注册,只可惜现在太紧俏了,一直找不到空位……”。我本来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他稍稍迟疑,然后说:“这个消息真让人有点难过,老实说我也挺喜欢你们这样的父母,你们总是很配合,人又很好。你们住在哪?噢,我知道有个很好的儿科医生就在你们附近,他去过日本,很喜欢亚洲文化,所以你可以给他写信强调自己是中国来的,并且提到之前在我这里,我估计他会愿意接收…”。然后,我们很顺利就注册到了那位新的医生。

再回想之前,潜意识里抱定“不学德语”的状态,就会发现那时候当然也能生活,其实是处于一种浮在半空中的、游离的状态。尽管生活也算平静,其实是不够脚踏实地的,因为与身边的人和事并没有构建起有机的联系,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也不够立体和丰富。

奇妙的是,我想起之前阅读的关于德国极端化思潮的材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众所周知,在前些年接收了大波难民之后,德国的极端化思想蓬勃发展,以AfD(另类选择党)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势力收获了大量支持者,这种现象在德国内外引起了很多的思考和忧虑。

今年大选期间,我还真看过不少AfD的竞选广告,其中有一则视频让我印象深刻。视频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中年人,视频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他早上起来为妻子儿女做好早饭,自己开车上班。在他清理屋子的时候,发现外面垃圾桶里已经塞满了胡乱分类的垃圾袋。在他上班的途中,加油站里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车在排队。在他赶到公司的时候,停车场却被堵住迟迟不能进入……视频的最后是AfD的广告词:“德国,但是(应该)正常(Deutschland, aber normal)“。

这是一则制作很精良的视频,也巧妙利用了“狗哨”手段(狗哨的声音人听不见,狗却可以听见,所以大家用“狗哨”来描述“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信息表达和传递),无懈可击。全片没有出现任何攻击移民、污损不同族裔的画面,但传达的意思非常明显——我们的国家,本来是有美好正常的生活的。为什么现在不是这样,其实“你懂的”。

如果平时再和AfD有多一些接触,就会发现他们在宣传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许多论调都极具冲击力。比如“德国有超过一千年的辉煌历史,希特勒和纳粹只是其中不起眼的污点,我们为何要一直为此背负道德负担?”,再比如“叙利亚人还可以回叙利亚,阿富汗人还可以回阿富汗,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德国,搞糟了我们无处可去”,又比如“难民根本不是难民,他们来之前就有人许诺,来了可以好吃懒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我们还必须辛勤劳动”……

这样的论调哪怕荒诞不经,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简单反驳。在社交网络席卷全世界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耐心去审慎思考、认真辨析,大家需要的是简短有力的口号,黑白分明的判断,方便表态,方便转发。在其它地方是如此,在德国也是如此。

更糟糕的是,即便反对者不局限于逻辑,还能给出足够的事实和统计数据,AfD的信众也早已免疫:你们的数据哪里来?还不是从媒体上来的?媒体玩弄骗人的把戏不是一天两天了,公信力早该破产了。重要的不是那些数字游戏,是我们的感受!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有一个问题是AfD的信徒暂时没有足够底气回答的:“你把外国人说的那么可怕,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他们吗?你跟他们细致交流过吗?”

典型的回答是:“好吧,没有……但是,我为什么要跟他们交流?我光在互联网上看他们做的蠢事、说的蠢话都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跟这些蠢货交流?”

有鉴于此,致力于消除极端思想的组织,采取的办法正是鼓励观点不同的人走入线下。由ZeitOnline(媒体“时代线上”)发起的一项著名的活动是My Country Talks(我的国家能对话),先挑选七个德国社会里最具争议、最分裂的题目,刻意挑选观点激烈冲突、情不投意不合的“异温层”网民配对,进行两小时的自由对话,之后上传合照。

尽管许多人没能勇敢走出这一步,但是在真正的参与者中,活动的组织者观察到可喜的现象。在对话进行前,相当多的人形容对方“愚蠢、自私,缺乏政治常识”,两小时过去之后,有人发现了自己的偏见,有人改变了对对方的看法。有九成的参与者说,自己还想与“异温层”的人多见几次面。

这现象看起来神奇,如果细想,道理也不复杂。社交网络之所以能促成“观点/情感极化”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模糊了私域和公域。传统社会里,私域和公域是有清楚界限的,一个人哪怕在私下里满口污言秽语,一旦要写文章、上电视,甚至只是面对面讨论,还是必须“夹起尾巴做人“,起码要装出一副体面的模样。也因为如此,许多公共领域相关的讨论和决策才有了理性的可能。这就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私域和公域的划分,是民主存在的前提”。

而在社交网络里,私域和公域不再有清晰的分野。看起来网民是在自留地里发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说话,其实发言的主题、说话的对象往往是公共话题,却享有私域发言的高度自由,而丝毫不受公域发言的诸般限制。

一旦真正走出网络,走入线下,在某种程度上就恢复了传统的“公域”。起码“见面三分熟”,起码“伸手不打笑脸人”,起码潜意识里“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同时,谈话者观察到的对象,也不是社交网络上各种文章极尽夸张之能事描绘出来的模样,而是存在和自己想象不同的方面,也存在自己未曾想象到的方面。这一切,都能促使谈话的参与者建立更立体、更开阔的认知,摆脱生硬的刻板印象。

不要以为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德国人当中,实际上它是普遍存在的。努力帮助外来人口和难民融入德国社会的若干组织都发现,如果外来人口只是简单群居,只会强化“他们/我们”、“德国人/自己人”的割裂,哪怕提供了足够的生活保障,仍然不能融入本地生活。所以更恰当的做法是,把外来人口“拆散”,分散到本地社群当中,“强迫”他们与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相处。这样做,短期看来或许残酷,长期却能有效构筑健康、稳固的社群生活,防止人群的极化。

我在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忽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因为它们对我来说,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素材”,而是可以被一种似曾相识的生活体验所证实的经验总结。

厚脸皮一点说,关于德国的历史、文化、生活,之前我也读过一些书,似乎也有一些了解,且能大而化之地谈一谈。但直到我学会了德语,真正和周围的各种人聊过,才真正明白了之前观点的成色,摸清了它们的边界,发现了它们的局限。对我而言,现在的观点不再是头脑中供奉的标准答案,不是侃侃而谈的资本,而是可以随时拿出来跟人交流,并且在交流中不断修正、提炼的认知,脱离了刻板印象,立体而鲜活。

以上这一切看似神奇,甚至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其实也无甚稀奇。它需要一点知识储备,一点同理心,一点幽默感,一点交流的意愿。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学会本地语言,努力用本地语言和本地人交流。否则,一切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我才说,2021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德语。

当然,这种收获的好处还不止上面这些。我现在已经在内心盘算着,没准,将来我还能再学会几门外语?

Yurii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5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5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