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Yurii谈工作

再谈创业不是金字招牌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再谈创业不是金字招牌


之前的《创业不等于职业生涯加成》是我根据最近的面试经历,随手而作,没想到创下了近期阅读和传播的新高。随之也引起了不少讨论,某些反对意见认为“创业并非一无是处”,并列举了创业能给人带来的技能上、性格上、思维上的各种磨练和收益。这些论据当然有道理,但是和我说的观点并无矛盾——“不等于”的意思是,不要以为你创过业,你的职业生涯就自动升华了。

说得更直接点,“创业”绝不是职业生涯中的金字招牌,单纯“为创业而创业”,很可能结果是头撞南墙、遍体鳞伤,却无甚收获。这次我把话题说更详细点,希望理解的人更多,误解的人更少。

前段时间一个工作不久的朋友跟我说,离开了某创业公司,才觉得之前的同事都很苦。他们做的是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却是公司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但是,公司完全是出于“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在安排这些同事的工作,低廉的待遇,超长的加班时间,唯一能维系大家的,就是公司创始团队对牺牲精神的强调,以及不断吹嘘的愿景,当然那些诱人的长期回报从来都只是若隐若现,没有扎实的落地措施。

某公司成长迅速,但大量业务都是人工操作,工作繁重而且容易出错。遇到员工的疑问,创始人总是以“某某已经上市的公司,他们也是大量手工操作来解决这类问题的,这是成功案例”来解答。我一度对这个问题也相当好奇,不知这个回答是否合理。后来某投资人解开了我的疑惑:这样做的公司确实有成功的,但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你看到一个活下来的,没有看到死去的九百九十九个;如果采用系统化操作,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但是,创始人就是习惯用“劳动力优势”解决问题,而且非常沉醉于采用“鼓吹牺牲精神+画饼”这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

从创始团队和公司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选择或许“无可厚非”。但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长期加班,短期没有获得对应的经济回报,长期来看职业技能没有培养和提高。说难听点,这就和“血汗工厂”基本没有差别,就看创始团队是否有良心给大家兑现长期回报了。不过即便真的有良心,最终也未必有好结果。加入这样的创业公司之前,还得看看创业团队的行为习惯。

多年前我和朋友聊起,从创业公司到大公司之后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共同的一个观点是:知道了大公司是如何花钱的。在创业公司,我们往往习惯“凡事自己干”,一开始是为了省钱,逐渐就形成了习惯,并且给“自己干”蒙上玫瑰色的光晕,为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自豪,并鄙视大公司“花钱办事”的方式。到了大公司才发现,花钱很多时候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只要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花钱可以节省自己摸索、开发的成本,可以加快业务的进度,有更好的维护效率,最终把自己有限的资源更多的聚焦于真正的业务上。

这个道理,或许非要亲身经历了比较了才能懂得。就我所见,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比较容易纠缠这个问题,不是以业务为先导,而是陷入到技术细节的纠缠上去。遇到问题不是先看看业界有什么解决方案,而是条件反射似地希望亲自(不是自己写代码,也是成立专门小组)动手解决。

软件开发行业有一句谚语叫“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但是在这样的创业公司工作,几年下来很可能只是重复发明了一堆轮子,每一个轮子都只是“刚刚能用”,还没有达到业界平均的水平。充其量自己写代码的水平有些提高,但既没有深入的思考,也缺乏整体的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相当有限。退一步说,这样做事的创业公司,重心往往在技术上而不是业务上,成功几率也相当有限。

即便以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还必须考虑创始团队的眼界和魄力。

我知道的某创业公司,草莽发展期一路顺利,收入飞涨。本来创始团队认为一切顺利,不得不在VC的要求下,引入了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该经理人入职之后,适时提出了将考核重心从收入转向毛利的转变,并拟定了一系列考核措施。刚开始老员工都不适应,觉得这是“官僚化”、“大公司病”,闹得沸反盈天。所幸公司能够相信和坚持这种策略,最终顺利度过转型期,逐渐和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Google的两位创始人都堪称精英中的精英,一直也是自信心满满,“被逼无奈”才找来了施密特做CEO。不过大家最终都承认,这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当时未必能明白。

联系到上面公司的情况,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位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能在这个点上提出这种转变,创始团队又是如何相信和支持他的。这家创业公司正是很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才拉开了与对手的差距。但这两个问题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容易回答,更何况结合在一起呢?当然,这些问题也很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有机会见到、知道、思考到,否则就永远上不了那级台阶。

类似的例子还可见于我熟悉的软件开发行业。在我看来,软件开发的推翻、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专业人员的配备,都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能持续保证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的。但是在很多创业公司,这些工作却备受讥笑,问起安排来总是以“我们是创业公司,速度最重要”的理由来否定,根本没有时间表。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就成了“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开发行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创业”两个字就可以简单打破了。当然后果也很严重,系统的代码质量、运维质量都挣扎在及格线上,全靠技术人员高强度的加班和高度的责任心来保障,这反过来又成了“创业是全面考验”的明证……

这样的创业公司出来的程序员,往往具有“什么都敢干”的优良品德,但是缺乏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开发过真正符合工业标准要求的系统——很多时候不是不想,而是公司不容许,不在乎。长期来看,这样的创业经历,真正能给职业生涯增色多少呢?

上面给“创业”泼了这么多冷水,但我的意思绝不是“创业不好”,我身边很多创过业的朋友都通过创业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或是显著的成长。但是我也分明看到很多人在“创业”中迷失了自己,落得金钱回报和职业生涯两头不沾的结果,这种局面,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也好,成熟公司也罢,都不是我们进行职业决策的基本单元或者唯一因素。真正应该做的,是具体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脚踏实地地考虑若干问题: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希望往什么方向发展,希望积累什么样的经历…… 如果持续思考这样的问题,就发现“成熟公司-创业公司”的二分法相当粗陋,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如关心“你的直接领导是怎样一个人”、“你所在的团队秉承怎样的工作习惯和价值观”更有意义。这些问题,才真正影响着人的成长,才真正影响着人的职业生涯。

现在大家基本都清楚,成熟大公司的履历不是金字招牌。但还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创业的经历同样不是金字招牌。

Yurii

View Comments

  • 余晟老师,请问正则指引这本书为何在京东、亚马逊等都没货了呢?会有第二版吗?

Recent Posts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3 weeks ago

家长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篇文章(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发出来之后,出乎意料阅读量竟然创了近期新高,也收到了不少反馈,看来育儿确实是如今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我收到的留言中,有好几条都提到,小朋友“选择要学的东西之前应当谨慎认真,一旦自己做了决定,那么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万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说法我非常熟悉,“半途而废”这四个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确实,我反复想过,也和家里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能接受孩子“半途而废”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我写过自己小时候学手风琴的故事。那时候也有很多泪水、挣扎、反抗,每次闹到不可开交,我父亲就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当时问你要不要学,你说要学,既然说了就必须做到……”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来,学了十年之后终于以“学习更重要”为理由自我解脱了。 等到再捡起来,已经是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有更多时间练琴,更是到了欧洲之后的奢侈享受。虽然现在周围人都反馈我弹得还可以,也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内心仍然有遗憾,一些很想弹的曲子,因为对我来说太难,实在是举步维艰。 如果当时没有半途而废,该是多好的一回事啊。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