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人间烟火

拍飞奇遇记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拍飞奇遇记


去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车去浦东机场,发现起飞的飞机特别近,在高架上看得非常真切。于是我想,应该有个什么地方可以近距离拍到正在起降的飞机。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都只是一个念头而没有付诸行动。我只是在网上搜了搜相关的资料,才知道这种活动叫“拍飞”,专门拍飞机的摄友自称“飞友”,而且列出了几个在浦东机场“拍飞”的好地点。到了10月1日,天气难得的好,又难得有空,我终于可以去尝试“拍飞”了。

按照网上的介绍,我几经摸索,就找到了最合适的“拍飞”地点,是跑道尽头的一大片荒地。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里已经停了几辆车,估计也是专程来拍飞机的。但是只见车,不见人。

过了会儿,远远的终于见到一个人影,个头不高,戴帽子,端着长焦镜头,看来我猜的没错。他也看见了我,拿长焦镜头对准了我,不知道是在拍片还是在观察。我正纳闷,他忽然转头过去喊:爸爸,后面还有飞机。

我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这不是“小个子”,而是个孩子——十来岁的年纪,稚气未脱的外表,捧着一台带长焦镜头的相机,总是望着飞机要飞来的方向。不多久,一百米开外又走过来个人影,原来是他父亲,年纪和我差不多,也戴帽子,也端着一台相机,也是一边走一边看飞机飞来的方向。

于是我和他们搭上了话,孩子话不多,都是他父亲在介绍。原来这孩子业余时间就迷恋飞机,特别喜欢拍飞机,所以当父亲的遇上节假日就陪他过来拍飞机。而且,为了和孩子能玩在一起,他也专门买了台相机来一起玩,寻找共同语言。

慢慢聊得多了点,孩子也放松了些,接着他打开手机,报出下面将要降落的飞机机型、航空公司、降落时间等等,一项项说得头头是道。我又问他,是否拍到过四发(装备四台发动机)的飞机,他也很大方给我看他拍到的波音747,空客380,并告诉我拍摄的时间。

其实,“飞常准”的App我也会查,四发民航机主要是波音747、空客380我也知道,但难得的是孩子自然坦诚的态度,完全是在分享知识,而没有半点作秀的成分。所以我也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耐心听他讲完,让他收获几分“分享知识”的快乐。毕竟,大家都是从小孩子成长过来的,大家都清楚,哪怕孩子有一点得意,也需要有这样的机会去得意。

本来我以为,孩子讲完这些,当父亲的多少要夸赞一下自己的孩子懂得这样多。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父亲并没有。继而我们又聊起拍飞的机位,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这对父子熟悉全国不少机场,说起来如数家珍。我却逐渐感觉有些“不适应”,后来才发现这是因为聊天太自然了——我谈到哪个机场,他们便说起那里有没有机位,以及相关的趣事,没有那种“你看我知道吧”的俗气,也没有“一股脑儿给你灌输”的冲动。而且交流平实、完整、生动,很容易让听的人理解,留下印象并引发兴趣,可惜很长时间以来,我几乎已经习惯了“简单说几句就忙不迭掏出手机秀照片”的介绍方式。

我忍不住夸他们,真是有心有趣的人。结果这位父亲的回复也没有任何客套,他反而做了个出乎我意料的举动,就是对儿子说:“今天你遇到了新的飞友,这是缘分,来,我给你们拍个照吧”。

我仔细看去,才发现他们的相机和镜头都很普通,并非常见摄影论坛上人人追捧的“牛头”。但是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相机再好,镜头再牛,未必有这份简单自然的感觉。

然后我们又分开,各自寻找各自的拍摄角度。过了不知多久,我发现这父子俩不见了,再往远看,有辆车正缓缓离开,开车的正是那位父亲。见到我,他远远把车停下喊:“刚才降落的380拍到了吗?”,听我肯定的回答,他挥了挥手:“好,我们先回去了,以后再见”。蓝天下,他们的车慢慢远去,我才发现没有加微信,但是转念一想,不加微信,其实一点也不影响对“以后再见”的期盼。

在之后的很多天里,我总是会回味那天的场景:他们的相机镜头都很普通,衣着也很普通,车也很普通,但就在那短短几十分钟的巧遇里,我强烈感受到久违的味道,健康、自然、让人舒服。孩子面对成年人,没有常见的错位感,没有畏惧也没有炫耀,聊起来才发现,他的经历和认知如同一座宝库,唯有以共同话题当钥匙才能打开。谈起自己真正的爱好时那种娓娓叙来的沉醉,是截然不同于“小大人”做作的滔滔不绝的。

更重要的是,我和这对父子交谈差不多半小时,父亲全程没有掏手机看过,没有忙不迭找机会找机会宣示孩子的成绩或者让孩子“表演”。这个年代一般父母们挥之不去的焦虑,在他的谈吐中全然找不到踪影。自始至终,这位父亲的态度一直很平淡,充其量是做一些提醒和补充,引导聊天持续下去,同时也引导孩子接触更多的话题,更广阔的世界。

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感慨深刻,大概是对比所致。这些年,我见过不少人总是很“着急”,见面就着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镜头,自己的车,自己的衣着饰品,自己的技艺。为人父母者的“着急”似乎更普遍,“着急”于子女的成长,争分夺秒把“没用”的活动从孩子的生活里挤掉,见缝插针地引导孩子去做“有用”的事情,同时也着急告诉每个外人,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特别,多么棒,着急让孩子来几段“表演”。如果非要说有区别,也无非是有人直白,毫无掩饰,有人做作,欲说还休——无论如何总感觉不自然,外人也只能赞叹或者迎合,总少了几分平等的尊重。

这样对吗?如果不对,我们要怎么办?

我和不少朋友谈起过这个问题。普遍的答案充满了无奈:这种现象不对,但我们没有办法,因为“社会就是这样”,“时代就是这样”。我一度也认同这个答案,毕竟个人没法摆脱时代和社会习俗生活。但是年龄增长,见得多了,我想得也越来越清楚:这不对,我们也不该“没有办法”。

最近我看完了《成为乔布斯》,有一点印象特别深刻。在乔布斯被驱逐出苹果的那些年,他看到飞速发展的个人电脑产业完全偏离了自己的预言和认知,各家厂商都只忙于方头方脑、模样丑陋的方盒子。他也没有说“我没有办法”,而是认定“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尽管痛苦,却终于开创了高科技行业对设计感的追求,让“个人电脑”真正重视“人”的感受。

或许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乔布斯,但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借鉴乔布斯——不管社会大环境如何,我们不是只有随风飘荡的宿命,总还有自己的一点信念,总还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当然我更愿意叫它“心理能量”。不管社会怎么变化,心理能量越强,总能更靠近点自己想要的,自己认为对的生活。

比如不少人都在感叹,水文、鸡汤文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浮躁,自己的生活被裹挟。没错,在这个时代,营销号、短视频等等,挖空了心思吸引眼球、争夺时间、制造焦虑,且有“大数据”作为帮凶。但是你想摆脱它也很容易,只要坚定信念不听不看,坚持看自己认为高质量的内容即可。哪怕旁人认为“每天玩两小时抖音很正常,看两小时书就很奇怪”,也仅仅是奇怪而已,根本无足轻重。

如果说“心理能量”对普通生活已经足够重要,那么对父母就更加重要:不但要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还有责任从小示范给孩子,人生不应该是暗无天日的竞技场,不应该是你争我夺的丛林,而应当在无数细节中告诉他,健康的生活应当是怎样,应当充满愉悦和趣味,哪怕获得这一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有不少人说,道理自己都懂,并不是不想这样做,只是因为现实条件限制做不到。比如,虽然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那样的“榜样”故事,但总觉得那些榜样距离遥远,远不是平凡人所能触及和模仿。我就看到有不少人说,看视频觉得高晓松知识特别渊博,那是因为人家出生高级知识分子世家,父母都是教授,咱们普通人只有羡慕的份,至于学识,想都别想。

我反对这样的观点,原因有二。第一,知识的世界是讲究平等的,不看出身,不看财富,所以只要你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就具备了对话和交流的权利,就会发现高晓松说的尽管很多,但也有不靠谱的成分。“平等”的另一重含义是,懂得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去羞辱、去谩骂、去“怼”,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他人。第二,无论什么“世家子弟”,都是一代代积累而来,与其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人家那么多的知识和见识,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增加积累。哪怕要四五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起码让自己成为其中的动力,而不要成为其中的阻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在身边发现平凡的“榜样”。媒体报道的“榜样”光彩照人但往往遥不可及,份量远不及身边的平凡“榜样”——虽然这时候说“榜样”已经不再合适。如果你以为上班已经让人精疲力尽,却看到身边有人业余写出了一本正经的书;如果你以为学英语已经难上加难,却看到身边有人慢慢掌握了第二门、第三门外语;如果你以为人生就是要从小“吃苦中苦”,追逐各种“高大上”的娱乐,却发现身边其他人的孩子在简单平凡的生活中也过得健康愉悦…… 这种感召力往往远远超过媒体报道的各种“榜样”。

比如这次拍飞的奇遇记,亲眼见到这对父子的默契,亲身与他们交谈过,感受过他们的乐趣,看到那个孩子充满朝气的健康自然的表情,让我坚信更加孩子不应当只培养所谓“高大上”的爱好——我相信这位父亲多半也面对过“拍飞机比不上钢琴、击剑等等运动”的说法,但他很坦然。重要的是有真正健康的爱好,没有功利、有所积累、值得钻研、乐在其中,同样重要的还有父母的支持,用心的引导和陪伴。

再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经济状况并不算优越,但家庭生活非常幸福。她跟我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与其焦虑“输在起跑线上”,我就相信“人生不应该和跑道比”,所以打定主意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就彻底没有负担了。生活应该快乐,让自己在快乐中变得更健康。

看她的朋友圈,两个孩子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共同的特点是不请求、不追求高贵、不与其他人比较高下,孩子脸上总是洋溢着自然的笑容,母亲也总是为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收获高兴。

可以说,我之所以敢于拒斥许多流行的所谓“育儿观点”,敢于在实践中对抗各种焦虑——尤其是某些精心营造出的焦虑,她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原来这样做真的是对的,真的有普通人能这样做,而且真的做到了。

我经常看到有人引用罗曼·罗兰的名句,“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我总觉得“英雄主义”这个词太过宏大,距离普通人太遥远,其实这里的heroism也可以翻译为“道义勇气”或者“心理能量”——要知道,即便你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多几分“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是非常有益的。

与大家共勉。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0 hour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0 hour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3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3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3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