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各位读者和出版社的辛苦努力,《正则指引》终于上市了,以下是主要的购买链接:
亚马逊:http://www.amazon.cn/%E6%AD%A3%E5%88%99%E6%8C%87%E5%BC%95-%E4%BD%99%E6%99%9F/dp/B007X6O6J0/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02127
京东:http://book.360buy.com/10972570.html
China-Pub:http://product.china-pub.com/199266
有趣的是,预售阶段就登上了京东的24小时分类畅销榜,感谢大家的厚爱。
From Life Sailor, post 《正则指引》上市了
家长应当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谈论“空气动力学”吗? 我的答案曾经是非常肯定的:不应当。不要说儿童,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儿童谈论这些名词,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做的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方式谈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绝对不要提这些大词。 不过世界的奇妙就在于,父母对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我就吃到了教训。 那是一个下午,家里小朋友在iPad上看完他最喜欢的Blippi(这个节目我之前介绍过,对80后父母来说,Blippi可以理解为“带你见识各种新鲜玩意的董浩叔叔”),忽然抬起头来问我:“爸爸,你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吗?” “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空气动力学”这种词还是上中学时,身为军迷的我们在《航空知识》上知道的。再往后英语好一些,能看原版科普视频了,才知道“空气动力学”的原文就是aerodynamics。可是,我家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家伙,竟然就能真诚地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aerodynamics”。 (more…)
我本来是不应该认识孟老师的。 2001年,我在寝室夜谈里第一次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当时有同学说“公共选修课的《法学概论》讲得真好,那个老师叫孟繁超”,开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才发现这么说的人还不少。那个年月网上的资料正丰富,出版管制也不那么严格,刚进大学不久的我正自由自在地看得过瘾,心想“大学里的法学概论讲再好,能讲些什么,还不是教科书上老一套”,所以这种课,不听也罢。 但生活就在这么奇妙。那年冬天,有天中午我吃过饭正准备午睡,忽然有人敲门问“计算机系有位叫余晟的同学在这里吗?”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我正好奇这个问题,门一推开就有同学喊“孟老师,孟老师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孟老师,中年人,国字脸,身材高大,打扮很精神,披在身后的深色大衣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里的斗篷。他笑眯眯地说“你是余晟?听同学说你搞电脑很厉害,我家的电脑坏了,想请你去看看。” (more…)
中国人大概都对历史有一些特别的偏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历史首先是文化的象征,一个人“懂历史”,基本等于这个人“有文化”;历史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哪怕考古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 不过等我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偏好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历史看起来有种道德的意味,因为我们从小就熟悉“以史为鉴”的智慧,也熟悉各种“历史的选择”:每当我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困惑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历史——而不是先贤的智慧中——中寻找解答。找到曾经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就可以预言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失望也好、困惑也罢,总归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总会给我们支撑的信念。 我曾经很相信,熟谙历史是种智慧,而且是深层次的智慧。但是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就越觉得,这很难称之为“智慧”。 为什么? (more…)
“无人出租车要来了”。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出租车,眼看就要在国内多个城市成规模运营。 熟悉IT的人都知道,IT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大规模扩展时边际成本极低”。在软件时代,微软开发的Windows,多卖一份的成本只是多刻录一张光盘而已。在无人驾驶时代,从10辆车到10万辆车的成本,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换句话说,一旦模式“跑通”了,就可以迅速大规模铺开。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新技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反而引起了很多争议——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会不会影响广大出租车、网约车车主的收入甚至生计?如果是,这样的技术进步,真的是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相差迥异的答案。 按照我的观察,许多人对此是相当乐观的。理由在于,“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虽然有阵痛,最终都创造了更多的新岗位”。既如此,无人出租车短期“看似”抢了许多人的饭碗,但也只是短期的“阵痛”而已。看看历史,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汽车的诞生,无不证明了“阵痛说”的正确性。 坦白说,这种观点我是怀疑的。 (more…)
因为小朋友放暑假,近期带小朋友回国待了几个礼拜。最深的感受就是标题所说的:松弛一点,愉快一点。 我第一次突出意识到这点,是在上海下飞机乘地铁。当时我们乘的直梯就要关门,远远看见有个年轻小伙子跑过来,我连忙按住开门按钮,并招呼他”别着急,慢慢来“,等他进了轿厢才关门。本来我以为大家起码会打个招呼,露个笑脸,因为我已经习惯如此,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进来之后对我们完全视若不见,自顾自掏出手机,盯着看得入迷。 我继而发现,不管是在电梯里,站台上,还是车厢里,虽然四下里都是广播”请扶好站稳,抓好扶手,不要看手机“,但是似乎人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年轻人在打手机游戏,年纪大一点的在滑各种小视频,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软件里打字如飞……对着屏幕的表情都很生动,可是一旦抬起头来,似乎马上又换了个人。 后来又有一次,我乘地铁的时候,因为比较拥挤,一个小伙子倒退时踩了我一脚,他大概意识到了,很快把脚挪开,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马上又恢复正常,我也没有计较。不幸的是,过了十来分钟,他又踩了我一脚,同样是先有一点不安,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次我忍不了了,于是我开口告诉他:“小伙子,你已经踩了我两脚了。” (more…)
前几天,国内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原来是乌克兰F-16坠落,飞行员丧生的新闻。我本来以为他要讨论此事的真假和原委,他真正的问题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新闻里说,飞行员叫阿列克谢·“月鱼”·梅斯,对应原文是Alexei “Moonfish” Mes,为什么会有人把“月鱼”写在自己的名字里,而且还打引号。 之前看新闻,乌克兰还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叫安德烈·“果汁”·皮尔希科夫(Andrii “Juice” Pishchykov),怎么“果汁”也是正式的名字? 未必Moonfish和Juice之类,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这堆问题看的我有点想笑,因为自己以前也很苦恼外国人的名字,只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才逐渐搞清楚这其中的名堂。所以,除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解释写下来,搞清楚两个最不容易理解的点,就不会对外国人名有那么多问题了。 (more…)
View Comments
堪误表中第12行标注的第25页的例3-4,实际上应该是在第35页,堪误表里的页码写错了。
刚刚发现,楼上的同学已经指出同样的错误了,呵呵,发重了,不好意思。
话说,余老师有没有考虑过用Git管理书稿?《Git权威指南》的作者蒋鑫老师在书中说他的书稿直接就是用Git来管理的,似乎效果不错,堪误也比较方便,呵呵。
用Git来管理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按照国内出版行业的现状,书稿是.doc格式的,用源代码管理工具的好处并不太大,所以就没选用。
勘误倒是可以考虑用git来管理,我考虑一下吧:)
余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正则指引》书中第32页第1段第2行说想匹配点号本身,必须将它转义为\.。但是第39页例3-8中的emailRegex = r"^[\w.]中却没有使用转义字符转义点号。可是我在计算机上实际测试发现这样写的运行结果并没有错误。请问为什么这里不需要转义也可以使用点号匹配小数点,而不会把*号、#号之类的符号匹配上呢?谢谢!
找到了答案,原来.在[]内不需要转义,详见这里的讨论: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0397968/escape-dot-in-a-regex-range
根据这个网页的说法:http://www.regular-expressions.info/reference.html,Any character except ^-]\ add that character to the possible matches for the character class.
噢,恭喜。其实点号.在字符组[]内部是不需要转义的,这一点在第55页,3.5.1“转义”一节介绍了,你看是否介绍清楚了?
余老师,您好想问一个问题:正则表达式是否可以匹配非段落换行(不影响段落结构)?若可以,那该如何匹配?谢谢!
你好,请问你可以举详细的例子说明吗?我目前还没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23881
哦,这样就清楚了。
这个问题,你首先应该把要处理的文本保存为纯文本形式(不可以有富格式),然后查证换行符的类型(到底是\n,还是\r\n,以下假设是\n)。
观察可知换行符有两种:一种是段落的换行符,通常表现为两个连续的换行符;一种是非段落的换行符,通常表现为单个连续的换行符(之前和之后都不是换行符)。
要去掉的是后一种换行符(去掉这个字符,两行的文字就“连起来”了),所以正则表达式应该是(假设换行符为\n):(?<!\n)\n(?!\n),把它替换为空字符串即可。我用python测试了没问题,你试试看。
第20页表2-3第一行
][^>]*>
勘误说要把第一个方括号里的>去掉,为什么呢?
这样岂不是>也可以匹配了?
囧,尖括号都没了
我的意思是lt gt gt也可以匹配。
不好意思,这几天都没看评论,我回去好好看一下勘误再回复你,先多谢!
保留>,从这个表格本身来说是没问题的,但之前讲解时,方括号里并没有>,有读者认为文字讲解与表格内容不一致,所以需要修正。
不过,还是多谢你的提醒。
与其修正表格的,修正文字讲述不是更好吗?
51页 表3-2中,JavaScript中表达式中的反向引用写法应该为\num,而不是$num
多谢指正!
2012年6月第二次印刷.
P20上说close tag的特点是以。所以对应的是正则表达式是]+>
但这不就能匹配了吗。我想正确的应该是/]+[^>]*>吧。
上面评论的代码有被吞,我改发到Twitter上了,请其他读者忽略.
P29 第七段:
之前匹配JavaScript的表达式<script language=...
是type不是language,真奇怪勘误表怎么没提到这个.
噢,这里确实是写错了,多谢指正,勘误列表我已经更新了
P29 尾注的第二个关键词少了右尖括号,且阴影排版效果不对.
这里也是错了,多谢指正
62开始倒数第二个的阴影效果有误
66用\s+$不是连同换行符会删掉吗?
69图4-2的tag content少了|
72 中英文混排前面少了空格
73 例4-20上面表达式里的第一个句号少了转义符号
275 行開頭添加#”最好加“所有行”前綴。倒數第二個表達式後面的i頗為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