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人间烟火

时间的敌人2016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时间的敌人2016


2014年,我接连失去了两位亲人。

年初是奶奶去世。当天是过年期间,正轮到我家做东,与母亲这边的亲戚齐聚。午饭的菜肴刚刚上桌,忽然一个电话从医院打来,父亲神色凝重地匆匆赶去。过会儿他打电话来说,奶奶去世了,你们赶紧来。于是我和母亲私下托舅舅招呼大家,匆匆赶去医院。

我还记得当天从医院出来,各位亲戚去看爷爷。他看到来了这么多人,忽然意识到什么。等到一位长辈真的把消息告诉他,他掩面长叹一声,半晌没有说话。于是奶奶就这么去了,之前她已经瘫痪在床六七年,我们潜意识里大概知道,声音洪亮、做事麻利的奶奶,终会走到这样一天。

年末是爷爷去世。那是个周末,上午我和妻子、父母看过电影《狂怒》,下午赶回长沙。冬日的夕阳特别温暖,透过车窗照在我身上,让人的心情舒畅。路上我曾经认真想过半路看医院看看爷爷,又想到上周才看过他,在医院调养的他精神不错,而且听说这几天就要出院,以后还有的是时间。结果第二天早上,父亲忽然打电话来说,爷爷起床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我们都没有任何准备,爷爷就这样去了。后来,我无数次地想到前一天的那个下午,想到《危情三日》里拉塞尔·克罗狠下心来打一把方向,拐向动物园去接他儿子的那个镜头。可惜,我永远没有机会重现这个决定了。

小时候在我的印象里,爷爷奶奶就是对我好的老人,间或会给我些零花钱,虽然远比不上家庭富裕的同学,但也比父母给的要多不少,让我在同学面前不至于太拮据。而我能让他们高兴的,除了在一起聊天,就是在考试中拿了不错的成绩。那时候,我以为生活就会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大家就是我看到的样子。

上了大学,我逐渐意识到,亲人了是亲人,还有自己的社会经历。奶奶解放以后才有机会学习财务,一直到退休,不服输的她始终是上级点名的业务骨干,会计、审计一间挑,退休之后还有过高薪返聘的经历,所以我们总开玩笑说她“财大气粗”,肯德基刚开不久她还煞有介事地请我们去吃过一次。爷爷解放前就念过中学,所以算是文化人,他也是1949年迎接解放军进城的七个伢子之一,后来曾当过日报主编、宣传部副部长、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所以如果我考了好成绩,他总是特别高兴。

我也懂得了很多记忆。很早以前奶奶就讲,现在政府要刺激消费,但效果始终不好,老百姓总是不愿意消费。为什么“老虎不出笼”?因为社会保障没有搞好,谁敢消费?其实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只是记得她的话,和报纸电视里看到的截然不一样。可惜等到我懂了,也只记得她的话。

过去的十多年,经历了很多,对历史的了解也多了很多。雅斯贝尔斯说起两千多年前文明成形的“轴心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人类对历史有了感觉”,我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也越来越觉得,人的成熟的一个特征,也是对时间有了感觉。今天我的经历,自顾自的回忆起来或许差强人意,但未必能完胜过去的几代人;对自己所谓奋斗的那点自豪,其实远不如看过更多人世之后的平淡。

我好多次想好奇地去问奶奶,你们以前是怎么做全市的预算的,那时候的经济是怎样运转的,你对现在的房地产怎么看。我也好多次想去问爷爷,以前地下党的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你知道49年以后对于你们(地下党)的“降级使用、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的十六字方针吗?你知道以前市里出名的右派在博客写想念你这个宣传部副部长吗?以及最重要的,回顾人生,你们觉得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不可放弃的?

可惜我终究只停留在想想的阶段,又总是以“他们未必愿意回答”和自己时间忙碌为理由,始终没有去实践。结果,甚至连尝试都没有做过,就已经永远错过。现在我唯一能做的,除了上坟,就是黯然面对二十多年前偶然留下的视频,因为里面还有完整的身影。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之常情。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我分明又意识到,我们未必都能成为“时间的朋友”,但基本都会是“时间的敌人”。无论辗转难眠的牵挂,斩钉截铁的决定,或是信誓旦旦的诺言,往往都在时间面前分崩离析、灰飞烟灭。只有时间把我们真切地带到那一格,我们才能真切地感知那些牵挂、决定、诺言的份量,才真正明白它们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做时间的敌人,也意味着我们在某些事情上并不愿花费时间。在北京时,一起租房的室友曾对我说:我们做开发的,其实都不太擅长沟通,之所以能聊得来,完全是因为接触久了,熟悉了彼此的沟通模式,所以很快可以定位到对方的频率,懂得对方在说什么……

当时我只是记住了他的话,后来才逐渐觉得说得相当有道理。在我的身边,许多人会努力学习沟通技巧,会努力发展情商,大家都是相当上进善良的人。但我也发现,在不少人那里,与父母的交流始终是“塞外之地”。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做铺垫,结果只有几句客气的寒暄,然后大家都放弃了建立有效沟通的念头,表面上看起来相安无事。然而在背地里,许多习惯了自我牺牲,努力“不给子女添麻烦”的父母,内心是相当忧伤苦闷的。

于是我们就真的成了时间的敌人。一方面舍不得花时间和父母共处,总是希望在短暂的相遇里迅速建立起单纯、理性的沟通;一方面又总觉得未来的时间还很长,终归有“还会有办法”;还有一方面,则是没有勇气和耐心等待那个真切的时间点到来,不管它是向好的转折点,还是留下遗憾的终点。

所幸,意识到问题所在,就是有可能改变的第一步。且不要做时间的敌人,多花一些时间和父母联系和相处,努力破除“未来还很漫长”的自我安慰,努力营造好的转折来避免遗憾的终点。这些,其实都是想明白了,就可以做到的。而且,往往并不会带来坏的结果——至少我的经历是这样,我周围的不少朋友也是这样。

Yurii

View Comments

  • 问题是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呢?
    互相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吗?这个好像没什么意义,至少跟父母讨论这类问题,会很累
    我自己的感受是有些话题比较好交流,比如他们有生活体验的或者稍微感兴趣的,有一些非常难,比如政治的,经济的之类
    我感觉可能还是要看情况
    而且我觉得你似乎应该多写写你周边人成功的例子,泛泛的说改善了,叫读者有点摸不着头脑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5 day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5 day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4 weeks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4 weeks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