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人间烟火

许多年后,我理解了当年“粗暴对待学生”的老师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许多年后,我理解了当年“粗暴对待学生”的老师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段女教师粗暴对待同学的视频,看了实在触目惊心。不出意外,这段视频又引起了很多口诛笔伐,还有许多人“忆苦思苦”,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看起来,这么多年来,粗暴对待学生的老师一直都有啊”。

这画面,让我想起多年前和小学好友的一次聚会。酒过三巡,大家聊起读小学时候的种种,有人提起了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我对她就是没什么好印象”。听这话的时候,我确实吃了一惊,因为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太多观点相同,当年也属于成绩中上,被老师关注的群体,听起来,哪怕印象一般,起码也不应当算“差”。可是,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细问之下才知道,当时老师打骂学生的画面,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虽然打的骂的不是我,但那也做得太过分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嘛。”

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我也见过那些画面,大概因为被打被骂的不是我,所以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可是今天回想起来,当众的打骂,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是过于严重,不仅留下肉体的伤痕,精神上也是重创。但我仍然不太甘心,所以问他:“可是你知道吗,当时被她打骂最多的某某,听说今天反而跟她关系非常亲近呢。”

“这样吗?那也没什么,大概是被虐综合症咯”,朋友这样解释说。

“我觉得未必,你有兴趣,我讲讲我是怎么想的”。看到朋友欣然应许,我放心讲起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当年那些打骂很少是因为做题做不出来,更多是伦理道德考量。

今天我们经常听到的“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蠢”、“猪都比你聪明”之类的话,当年确实很少听到。大概是老师很清楚,把学生教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她也确实做得不错,不论是平时的考试成绩,还是最后考上重点中学的人数,都无可挑剔。

老师体罚学生,更多是因为学习之外的各种问题,比如不守纪律、偷东西、说谎话、背后辱骂他人等等。老师体罚学生的理由是“今天做这些不管你,长大了你就会走歪路,害人害己”。可以说,更多是从道德方面考量的,希望学生不管成绩如何,道德上起码不要有大的污点。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教育当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也有好处。因为见过了太多人,有知识、有口才、有成绩,但是人品实在一言难尽,而且也不以不道德为耻。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过的,“道德这回事,变好太难,变坏太容易,而且一旦变坏,就很难回头”。

其次,那些打骂虽然狠,但真的是“为学生好”。

“为学生好”,似乎是许多老师用来为自己辩护的绝佳借口,似乎在这个考虑之下,做什么都可以理解。这当然是不对的。

但是也不能说,打骂学生的老师就根本不是“为学生好”。我还记得一些“顽劣”的同学,家长都已经放弃信心了,“xx老师,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你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随便打随便骂”。但老师一点不敢松懈,既然家长不管,老师就只能自己管。当时大家的收入都刚刚够到温饱,家庭居住环境也非常局促,但她每天放学后会把“没人管”的同学带到家里,安排吃喝、督促写作业、再在客厅里搭个地铺给人睡觉。同时还要不断给家长“做思想工作”,直到家长把孩子接回去为止。

就凭这一点,我可以拍胸脯说,虽然今天看起来这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超乎边界,但当年那可真的是“为学生好”,没有一点折扣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被打骂最多的几个同学,后来反而跟老师最亲近,因为他们曾经享受过在家里都没有的热忱的关怀。

大概那个年代的人,大多会有这种“明明是为你好,但就是让你感觉不好”的做法,甚至老师对自己家里人也是这么做的。

小学毕业之后二十多年,有年春节我回去拜访当年的老师,她跟我说起过自己女儿的故事。她女儿刚工作不久,谈恋爱认识了心仪的男生,两个人情投意合,准备结婚。

男生家里经济条件很好,所以提出婚后让女孩做家庭主妇,全职在家带小孩,女孩也觉得这个安排非常好。但是老师非常不赞成,任凭女儿怎么哀求,就是守住一点:“人家对你再好,也难保未来有变数。女的一定要经济独立,才有人格的独立,你们才会有健康的生活。你们结婚我赞成,但你结婚了不工作,那我就不同意”。

女儿苦恼了很久,但也无可奈何,那个年代又只能尊重母亲的意见,最终接受了。没有想到,后来两个人的生活证明,恰恰是当年母亲的坚持,让自己能持续拥有幸福的生活。

再次,老师也听得进反对意见。

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看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其中最解气的就是每一期郑渊洁回答小读者来信的部分。全国各地的小读者找郑渊洁倾诉自己在家庭和学校遭受的不公,他就在“正经出版”的刊物上替大家出气,这可让我太过瘾了。

有一次,大概是被老师说了几句,我心里不服,想起在家跟我父亲讨论《童话大王》时,他(开玩笑)说过“这要是让你们班主任老师看到,那可就好玩了”。于是我心生一计,鼓起勇气,拿出杂志,在课间休息时推开老师办公室的们,说“x老师,我爸爸想请你看看这本书。”

我还记得老师的脸色先是好奇,然后是错愕,但也没有苛责什么。当天下午,老师让我“叫家长到学校来”。我立刻知道,大事不好,自己肯定闯祸了。

没想到,我父亲去学校谈完,似乎什么处罚也没有到来。他告诉我:“你们老师找我来学校,是想问问我‘给她看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给她说了,她告诉我说,以前没看到过这本杂志,里面当然有很多‘为小孩做主’的说法,但也有些观点很新奇”。

我还想到,有一次作文比赛,我写的作文的主人公不是千篇一律的“小红”、“小王”,而是取了和当时正在看的动画片《树袋熊》里主人公一样的Stella,只是当时我不会写英文,所以用的拼音。

这件事也引起了老师的不快,“作文是写的不错。但是中国孩子写作文,怎么取个外国名字呢?” 在家长会上,老师还专门和我父亲谈起这件事,但我父亲说“也没有谁规定,中国小孩写作文就一定要取中国名字呀”。

我不知道我父亲是否说服了老师,但我知道,后来她再没有提起过“取外国名字不好”。

最后,老师的教育并非墨守陈规。

我说过,很多老师的教育纯粹是“照本宣科”,只起到督促学生不断重复的作用。不过,我们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却不是如此。

小学毕业之后二十多年,有年春节我回去拜访当年的老师,大家回忆了许多当年的经历。闲谈间,老师提起说,她依然喜欢旅游,最近那个暑假去了东北的镜泊湖。我很好奇,虽然我在东北呆过很长时间,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东北的旅游景点里并没有“镜泊湖”这个名字。那么,她为什么要去那里旅游呢?

原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课就叫《镜泊湖奇观》。老师并且解释说:“当老师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课本上怎么说,就怎么教。对于《镜泊湖奇观》这种课文,如果我去过了镜泊湖,就对它有了感性的了解。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不但可以拿出来我自己拍的照片,还可以告诉学生,与课文相比,我看到了什么,没看到什么。然后大家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为什么重点写了这些,为什么又不写其他的。以前教你们的时候没有这条件,现在条件好点了,大家都受益嘛……”

当时我一下子想起来,小学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说要“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吸引人,中间要有真实内容,结尾要有力”。这并不是语文课本上的现成内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说,对我的这些观点,朋友又说了不少。但到底说了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最后讨论的是所谓“历史局限性”。

在我看来,“历史局限性”不能当成万精油,我们当然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前人,但是前人也不能动不动搬出“历史局限性”来当挡箭牌。“看‘历史局限性’是不是合理,就看本人是不是有意愿、有可能去做得更好,或者至少有这种‘如何能做得更好’的反思,但只是无奈收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是这样,那‘历史局限性’就值得我们同情和理解;如果不是这样,那所谓‘历史局限性’就只是借口,它的真名叫‘惰性’”。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2 weeks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2 weeks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1 month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1 month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1 month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