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人间烟火俱往矣

Morricone,幸运的人终会相见

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Morricone,幸运的人终会相见


音乐会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场,大多数观众已经落座,而我右手边还有一个空位。

“Entschuldigung, entschuldigung(德语:劳驾)”,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一边说,一边慢慢挪动到我旁边的位子坐下。我才发现,他是和老伴一起来的,但两个人没有买到一起的位子,他的妻子坐在了前面一排。

“嗬,今天的人可真够多的,要换到一起估计也没戏了。不过我猜,如果我说自己感染了Covid-19,肯定周围这一圈都会空出来”,他好像是在笑着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跟我搭话。

“是啊,不过那样估计您也进不来了”,我回答。

“年轻人,你也是来听Morricone音乐会的吗?这可真有趣,今天来的大部分可都是我们这种老年人……”

趁音乐会还有几分钟才开场,我跟他聊起了自己与Morricone的缘分。

Morricone的曲子,大部分年纪都比我大,或者说,在我出生的时候,这些乐曲已经名扬天下了。但是以我出生成长的环境,在出生之后的十多年里,根本不知道这些乐曲的存在。

即便是VCD铺天盖地的年代,我能做的也只是借一些VCD,去亲戚朋友家看,因为家里一直没有买VCD机。所以,那时候我认知的电影,除了电影院、电影频道,就只剩“港片”和“西片”。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认为最好看的电影就是《勇闯夺命岛(The Rock)》和《壮志凌云(Top Gun)》。

这也不奇怪。90年代的文化氛围大致是如此,如果不是身处沿海地区,能接触到的外部世界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从小被教育要“心怀天下”,要有“为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但我上到初三,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迈克尔·杰克逊。

虽然如今不少回忆录里,一些先知先觉的文艺分子手里早就有各种录像带流传,但真正让我们普通人打开眼界的,是90年代末DVD技术的流行。那时候,许多经典电影都发行了DVD版本,加之遍布全国的“音像店”,几十年来西方世界积攒的优秀文艺作品简直是以倾泻之势,奔涌进入我们的生活。

当然,只是“有”这些资源还不够,还得“会看”才行。

那时候学校图书馆也提供了音像阅览服务,说白了就是“租碟”,不过,刷校园卡可以租一个小卡座,里面有14寸彩电和DVD机,足够自己观赏电影。这还不算,借阅处的墙壁上贴着长长的单子,列举了历年奥斯卡的结果,当然还有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的作品。如果有心,可以照着一部部看下来。

所以,虽然那时候《美国派》系列是借阅的最大热门,但按图索骥,照着墙上的单子看电影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之一。

老实说,许多电影那时候也看不懂,但架不住“别废话,这就是经典”的口气,所以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哪怕当功课,也要看完。久而久之,也“熏陶”出了一点感觉,大概明白了什么是“好电影”——从这一点上说,今天虽然短视频流行,海量资源看似唾手可得,个人的收获和幸福感未必有之前那么强。

如果说学校音像阅览室的片单是“四平八稳”,那么校外各种音像店的电影就是“五花八门”。因为长春市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存在,有那么一批“会看电影”的人。虽然那群人我从未谋面,但托他们的福,音像店总会有闻所未闻的DVD到来。

每次,老板都是一脸的神秘兮兮:

下周会到几部安东尼奥尼的片子,长影厂的那帮人等很久了,你要不要?

《1900》太牛了,300分钟,贝纳尔托·贝托鲁奇的神作,不要多想,直接拿下

《四百击》知道吗?特吕弗导演,戈达尔主演,这片必须得看呀

吕克·贝松的The Big Blue,《碧海蓝天》这个名字实在太俗了,就应当硬译《大蓝》才有气势

他每开一次口,我的生活费的压力就增大几分——这类电影很难看到更难下载到,只能自己买下来。

那时候还涌现了一大批“颇有追求”的盗版DVD制作商,出品的电影不但质量上乘,包装也相当到位。一般都是印刷精美的纸盒,附赠小册子,以及包含制作花絮的DVD,以及原声CD——可以说,花絮DVD和原声CD大大丰富了我对电影的理解。

在接触这些之前,电影对我来说都是零散的存在,彼此没什么关联。恰恰是各种制作花絮,提供了关于导演、演员、拍摄的大量背景信息,逐渐织就一张大网,于是可以从一部电影通过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之类的信息,联系到另一部电影。

原声CD就更妙了。不同于流行音乐,许多电影的配乐都相当严肃用心,追求隽永的趣味。另一方面,这些音乐欣赏起来又比“古典音乐”更简单,不必通过音乐去想象画面,因为画面本身就在那里,听音乐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起电影的画面。

这时候我才留意到一个名字,Ennio Morricone。一开始是《美国往事》的配乐,片中多次出现的主题音乐透射出时光的沧桑,Deborah’s Theme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柔光镜头下温暖的美感,Poverty洋溢着秋凉和失落……

 

我的天,怎么能有人把电影音乐写得这么好!

顺着Ennio Morricone这个名字,我又发现《天堂电影院》的音乐也是他的手笔,这音乐与电影同样堪称绝配。从一开始铺垫的细碎的钢琴立刻让人想到地中海波光粼粼的海面,几经升华,到最后宏大的交响乐象征着主人公的命运。不夸张地说,每听一遍,都好像重走了一遍人生路。

再往后,发现还有更多经典电影的配乐都来自Morricone。在三部经典的西部片里独出心裁地以口琴为主要乐器,对荒野独行的烘托非常到位,堪称神来之笔。而在《海上钢琴师》里,爵士乐与古典音乐融合得天衣无缝、出神入化,无论大海暴虐还是宁静,1900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真……随着Morricone的配乐,我补课了许多经典电影,这真是莫大的幸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单纯依靠音乐就能让我深深感叹Morricone的天才——无论是《美国往事》,还是《天堂电影院》,还是《海上钢琴师》,那些优美的配乐都能细致描摹个体在时代中的经历和挣扎。后来多看了一点电影史,才发现Morricone本人的经历大概也是如此:在很长的历史里,电影音乐都只是作为陪衬、避免观众无聊的存在。

在Morricone神作频出的年代,恰恰也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性空前增强的年代,从此电影配乐不再作为画面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了电影的有机成分,成为展现主角性格、烘托故事气氛的重要表达媒介。可以说,没有合适的音乐,再伟大的电影作品也要大为逊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音乐的时代成就了Morricone,他也成就了电影音乐的时代(今年年初去世的香港音乐家顾嘉煇,同样是与时代相互成就)。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Morricone的音乐早早教会我准备面对人生和世界的波折和无奈,那么再过十多年,异国他乡生活,更让我感觉到Morricone的珍贵。

虽然我并没有留过学,也没有年轻时的海外生活经历,德语也要从头学起。但是谈起曾经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听过的那些经典音乐,往往很容易就与周围的人找到共同话题,这时候语言甚至都不那么重要——尽管世界如此五花八门,但“美”往往可以穿透语言、文化的限制,得到共同一致的认可。而如果你阅读过、欣赏过足够多的“美”,那么你也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理解其它形式的美。

在我所在的城市,音乐会一年到头从不停歇,电影主题音乐会在其中也有相当比例。伟大的电影配乐作曲家有很多,比如John Williams,比如Hans Zimmer,比如Nino Rota。但是他们的主题音乐会大多是“可遇不可求”,或者以“几合一“的拼盘方式出现,只有Morricone的音乐会是每年必然会出现,几乎每一次都是专属作品音乐会,每一次都被热捧。

在听Morricone的时候,我经常在回顾和感叹,人生充满了很多奇妙的缘分。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在盗版倾泻而来的年代里饱览经典电影,在电影爱好者圈子的外围接触到电影配乐,再按照作曲家的名字挖掘出更多的乐曲和电影……

同时也有点后怕,庆幸那个年代精神生活既不贫乏,也没有过度喧嚣,因为没有挖空心思抓人眼球的爽文、没有故弄玄虚、“爆点”密集的短视频,所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就那样莽撞而自然地把全部精力投注到经典的文艺作品当中,滋养出几分日后能够通行世界的品味。

我以为,有这样的经历,实在是会让人产生“人生值得”的自信。

回到音乐会的现场,小朋友坐在我的身旁。随着乐曲一首首奏起,我小声跟他解释,这一段描述的是什么画面,那一段描述的是什么画面。大概是Morricone的乐曲写得实在太好,他似乎很容易就能理解,脑袋也跟着节奏晃动起来。

“你的孩子也能听懂Morricone?这真是太好了”,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看着他,满意地笑了。

Yurii

Recent Posts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列举了一些种族歧视现象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但是让我略感遗憾的是,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文章的标题,没有觉察到关键是“比想象的要复杂”,所以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论断。 我的本意绝不是强化已有的简单粗疏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让大家知道,种族歧视这回事,有许多的侧面和细节。了解这些侧面和细节,有助于我们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内容,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种族歧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歧视。 许多人都知道,“歧视”的英文是discriminate,准确的意思是“区别对待”。既然要区别对待,就自然首先必须有办法区分。目力所及,似乎没有人愿意“区别对待”与自己完全同样的人,而总是要先找出一点区别来,再实行区别对待。 所以,种族、口音、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区别”的指标,由此催生出区别对待。在这些因素当中,种族大概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判断口音需要等对方开口,家庭出身、经济能力等等因素就更是要全面接触才可能了解。唯有种族,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相貌和肤色,是可以远远一眼就望见的。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族歧视特别容易引起反感。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是,如果你希望指出对方的问题,但又不纯粹是为了激怒对方,那么最好不要归因为一些木已成舟,对方无法改变的因素,否则对方多半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你觉得某人的口语表达还可以更好一点,完全可以直接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如果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就是口语差”,或者“个子矮的人就是没自信心来表达”,那几乎一定会制造矛盾。因为“口语表达”是可以改进的,加以锻炼将来肯定更好,而“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和“个子矮的人”就像烙印一样,是无法摆脱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哪怕有意愿改进,也会觉得无奈甚至恼怒。 种族歧视也是这样,“种族”同样是一种烙印,是无法摆脱的。所以当对某些人的判断与种族挂钩的时候,他或她必然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况且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千奇百怪”。哪怕是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能在肤色、相貌之外完全找不到相同点。先入为主地用种族去对其他人下判断,无论是从情感反应上,还是从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more…)

1 week ago

德国生活点滴:歧视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去年初的时候,小朋友冰球俱乐部来了个新教练Robo。Robo来自加拿大,总是一副很健谈很乐观的样子,而且很喜欢放音乐,把整个训练场搞得热情四射。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很喜欢他,不但许多动作耐心示范,对每个人的指导也相当到位。而且,他的英语很好,人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我们交谈很多,他总是跟我说:“你家的小朋友超级酷的,不要给他太大压力,只要他自己运动起来足够自在,能够持续练下去,就是最好的。” 没想到的是,到去年9月份,Robo忽然神秘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说明,就此人间蒸发了一般。问其他的教练,也是语焉不详。小朋友训练完,偶尔会失落地跟我说“好久没看到Robo了,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3月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Robo,虽然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是打了个照面,但我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问他:哥们,你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大家都很想你啊。 过会儿我收到他的回复:我也很想念小孩子们,你儿子很酷……我现在没在那个俱乐部了,因为其他几个教练总是或明或暗地针对我,仅仅因为我的肤色,这是我受不了的。 (more…)

1 week ago

在德国, 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是什么体验?

注:原文发布于2023年1月16日 到1月份为止,我已经体验了几个月的全远程+共享空间办公了。有不少朋友听说之后很有兴趣,问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个人的体验。 背景 2019年末、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对远程办公来说,绝对是黑天鹅一般的存在。因为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措施,极大影响了各大公司的正常运转。 所幸,IT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求员工“面对屏幕编程”,不必亲临现场。所以,许多IT公司也谨小慎微地开展了远程办公的试验。 从我所知道的结果来看,不少美国公司并不特别喜欢远程办公,比如Google,一旦社交隔离措施有所放松,就忙不迭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盖因为公司认为远程办公严重影响合作效率。 与此相反,不少德国公司反倒是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节奏,纷纷降低对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的要求,许多公司甚至可以支持百分百的远程办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德国公司说的“远程办公”往往是货真价实的“远程”,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家和办公室在同一个城市,只是不用去办公室”而已。 因为德国IT行业缺人严重,而且许多德国公司并没有那么“互联网”,而是依托实业开展业务,所以据我所知,目前不少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都在大力招人。 (more…)

4 weeks ago

成年人找工作,不值得那么多愁善感

注:本文发布于2023年2月6日 最近硅谷几大公司都在裁员,看了些报道,被裁的员工真是不好过。损失经济来源不说,有些人还面临身份问题,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也留意到,不少被裁的人会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到我头上?…… 实话说,我挺能理解这种态度。这挫折如此巨大,似乎又来得全无预兆,不由得让人对命运、对人生、对世界产生深重的怀疑。尤其是对已经走入社会,取得一定成就(如果非要抠字眼,那就用“进展”吧)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我更想说,如果被裁员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下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机械地行动。要知道,成年人找工作,容不下那么多愁善感。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切身经历为基础的。之前我讲过找德国工作的经历。最开始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毕业多年,手艺没丢,基础还在,随时打开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基本都不在话下,不但能解对,解法也基本接近最优。既然网上都说“刷题就能找到工作”,估计自己应该没大问题。 没想到真的找起工作来,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不相信,我且举几个例子吧。 (more…)

1 month ago

我读《园丁与木匠》

虽然早就听说《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的好书,但一直没开始读。最近终于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属于“拿起就很难放下”的类型,加班加点读完,收获不少。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已经有许多书评讨论过了,所以我想略过微言大义、长篇大论的叙述,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打动我的三点细节。 第一,儿童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觉得拧螺丝很好玩,想自己动手拧一颗螺丝。于是,他打开了工具箱,对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他不知所措。一会儿摸摸钳子,一会儿试试扳手……这时候,旁边的父母应当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大概会直接告诉孩子,“亲爱的,你应该用螺丝刀,来,我告诉你”。耐心一点的父母,大概会潜心观察一段孩子的举动,再设法“引导”他到正确的工具上来。在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对正确答案,所以做各种尝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错误的路径上摸索太久,浪费时间”,应当“迅速识别出正确的答案”。 无论父母有多少耐心,在他们眼里,孩子找到拧螺丝的工具的过程,都是个“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孩子就越“聪明”,或者说“学习效率”就越高。 (more…)

1 month ago

再见,或许就是再也不见

陈皓(Haoel,网名“左耳朵耗子”)上周六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了,享年47岁。 我跟他虽然聊过好些次,但只是微信好友,从未见过面。回看微信记录,当年稀松平常的一声“再见”,已经成了“再也不见”。 许多人在缅怀他,许多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会用到“骨灰级程序员”、“技术大牛”这样的称呼。但如果仅仅用这两个词描述他,断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突然去世,会引发互联网上怀念的狂潮。 所以,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经验,把他描绘为“有坦诚追求,兼具趣味、操守、胸怀的技术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太稀少,而这些品质又让众多人赏识和受益,大家才会如此地怀念他。 这个年代,做技术(仅指狭义的IT)的人很多,愿意分享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可以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但是,若仔细去看他们分享的内容,总感觉不够真诚。总感觉作者希望往高深了靠,目的也没有那么纯粹。你若提一些小白问题,迎来的往往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反问,或者“要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看几本书再说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无数的初学者也往往因此打了退堂鼓。 但是陈皓的分享不同。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起,他分享——更准确说,是“创作”——的内容质量很高,而且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哪怕是小白读者,看完也确实能有收获,如果还有兴趣,更可以跟着文末的链接,顺藤摸瓜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佩服的一位记者说的:记者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记者的观点应当来自于他的素材。只要把这些素材摆出来,读者读完报道,观点就自然形成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素材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外加真诚和坦荡。 能做到这一点的记者,着实不多。陈皓虽然不是记者,他写的技术文章却能让读者得到类似的结论——要知道,技术讨论往往是非常容易擦枪走火的——可见他运用素材和逻辑的功力,以及更重要的,他的真诚和坦荡。 (more…)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