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Morricone,幸运的人终会相见


音乐会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场,大多数观众已经落座,而我右手边还有一个空位。

“Entschuldigung, entschuldigung(德语:劳驾)”,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一边说,一边慢慢挪动到我旁边的位子坐下。我才发现,他是和老伴一起来的,但两个人没有买到一起的位子,他的妻子坐在了前面一排。

“嗬,今天的人可真够多的,要换到一起估计也没戏了。不过我猜,如果我说自己感染了Covid-19,肯定周围这一圈都会空出来”,他好像是在笑着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跟我搭话。

“是啊,不过那样估计您也进不来了”,我回答。

“年轻人,你也是来听Morricone音乐会的吗?这可真有趣,今天来的大部分可都是我们这种老年人……”

趁音乐会还有几分钟才开场,我跟他聊起了自己与Morricone的缘分。

Morricone的曲子,大部分年纪都比我大,或者说,在我出生的时候,这些乐曲已经名扬天下了。但是以我出生成长的环境,在出生之后的十多年里,根本不知道这些乐曲的存在。

即便是VCD铺天盖地的年代,我能做的也只是借一些VCD,去亲戚朋友家看,因为家里一直没有买VCD机。所以,那时候我认知的电影,除了电影院、电影频道,就只剩“港片”和“西片”。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认为最好看的电影就是《勇闯夺命岛(The Rock)》和《壮志凌云(Top Gun)》。

这也不奇怪。90年代的文化氛围大致是如此,如果不是身处沿海地区,能接触到的外部世界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从小被教育要“心怀天下”,要有“为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但我上到初三,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迈克尔·杰克逊。

虽然如今不少回忆录里,一些先知先觉的文艺分子手里早就有各种录像带流传,但真正让我们普通人打开眼界的,是90年代末DVD技术的流行。那时候,许多经典电影都发行了DVD版本,加之遍布全国的“音像店”,几十年来西方世界积攒的优秀文艺作品简直是以倾泻之势,奔涌进入我们的生活。

当然,只是“有”这些资源还不够,还得“会看”才行。

那时候学校图书馆也提供了音像阅览服务,说白了就是“租碟”,不过,刷校园卡可以租一个小卡座,里面有14寸彩电和DVD机,足够自己观赏电影。这还不算,借阅处的墙壁上贴着长长的单子,列举了历年奥斯卡的结果,当然还有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的作品。如果有心,可以照着一部部看下来。

所以,虽然那时候《美国派》系列是借阅的最大热门,但按图索骥,照着墙上的单子看电影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之一。

老实说,许多电影那时候也看不懂,但架不住“别废话,这就是经典”的口气,所以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哪怕当功课,也要看完。久而久之,也“熏陶”出了一点感觉,大概明白了什么是“好电影”——从这一点上说,今天虽然短视频流行,海量资源看似唾手可得,个人的收获和幸福感未必有之前那么强。

如果说学校音像阅览室的片单是“四平八稳”,那么校外各种音像店的电影就是“五花八门”。因为长春市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存在,有那么一批“会看电影”的人。虽然那群人我从未谋面,但托他们的福,音像店总会有闻所未闻的DVD到来。

每次,老板都是一脸的神秘兮兮:

下周会到几部安东尼奥尼的片子,长影厂的那帮人等很久了,你要不要?

《1900》太牛了,300分钟,贝纳尔托·贝托鲁奇的神作,不要多想,直接拿下

《四百击》知道吗?特吕弗导演,戈达尔主演,这片必须得看呀

吕克·贝松的The Big Blue,《碧海蓝天》这个名字实在太俗了,就应当硬译《大蓝》才有气势

他每开一次口,我的生活费的压力就增大几分——这类电影很难看到更难下载到,只能自己买下来。

那时候还涌现了一大批“颇有追求”的盗版DVD制作商,出品的电影不但质量上乘,包装也相当到位。一般都是印刷精美的纸盒,附赠小册子,以及包含制作花絮的DVD,以及原声CD——可以说,花絮DVD和原声CD大大丰富了我对电影的理解。

在接触这些之前,电影对我来说都是零散的存在,彼此没什么关联。恰恰是各种制作花絮,提供了关于导演、演员、拍摄的大量背景信息,逐渐织就一张大网,于是可以从一部电影通过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之类的信息,联系到另一部电影。

原声CD就更妙了。不同于流行音乐,许多电影的配乐都相当严肃用心,追求隽永的趣味。另一方面,这些音乐欣赏起来又比“古典音乐”更简单,不必通过音乐去想象画面,因为画面本身就在那里,听音乐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起电影的画面。

这时候我才留意到一个名字,Ennio Morricone。一开始是《美国往事》的配乐,片中多次出现的主题音乐透射出时光的沧桑,Deborah’s Theme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柔光镜头下温暖的美感,Poverty洋溢着秋凉和失落……

 

我的天,怎么能有人把电影音乐写得这么好!

顺着Ennio Morricone这个名字,我又发现《天堂电影院》的音乐也是他的手笔,这音乐与电影同样堪称绝配。从一开始铺垫的细碎的钢琴立刻让人想到地中海波光粼粼的海面,几经升华,到最后宏大的交响乐象征着主人公的命运。不夸张地说,每听一遍,都好像重走了一遍人生路。

再往后,发现还有更多经典电影的配乐都来自Morricone。在三部经典的西部片里独出心裁地以口琴为主要乐器,对荒野独行的烘托非常到位,堪称神来之笔。而在《海上钢琴师》里,爵士乐与古典音乐融合得天衣无缝、出神入化,无论大海暴虐还是宁静,1900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真……随着Morricone的配乐,我补课了许多经典电影,这真是莫大的幸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单纯依靠音乐就能让我深深感叹Morricone的天才——无论是《美国往事》,还是《天堂电影院》,还是《海上钢琴师》,那些优美的配乐都能细致描摹个体在时代中的经历和挣扎。后来多看了一点电影史,才发现Morricone本人的经历大概也是如此:在很长的历史里,电影音乐都只是作为陪衬、避免观众无聊的存在。

在Morricone神作频出的年代,恰恰也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性空前增强的年代,从此电影配乐不再作为画面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了电影的有机成分,成为展现主角性格、烘托故事气氛的重要表达媒介。可以说,没有合适的音乐,再伟大的电影作品也要大为逊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音乐的时代成就了Morricone,他也成就了电影音乐的时代(今年年初去世的香港音乐家顾嘉煇,同样是与时代相互成就)。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Morricone的音乐早早教会我准备面对人生和世界的波折和无奈,那么再过十多年,异国他乡生活,更让我感觉到Morricone的珍贵。

虽然我并没有留过学,也没有年轻时的海外生活经历,德语也要从头学起。但是谈起曾经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听过的那些经典音乐,往往很容易就与周围的人找到共同话题,这时候语言甚至都不那么重要——尽管世界如此五花八门,但“美”往往可以穿透语言、文化的限制,得到共同一致的认可。而如果你阅读过、欣赏过足够多的“美”,那么你也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理解其它形式的美。

在我所在的城市,音乐会一年到头从不停歇,电影主题音乐会在其中也有相当比例。伟大的电影配乐作曲家有很多,比如John Williams,比如Hans Zimmer,比如Nino Rota。但是他们的主题音乐会大多是“可遇不可求”,或者以“几合一“的拼盘方式出现,只有Morricone的音乐会是每年必然会出现,几乎每一次都是专属作品音乐会,每一次都被热捧。

在听Morricone的时候,我经常在回顾和感叹,人生充满了很多奇妙的缘分。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在盗版倾泻而来的年代里饱览经典电影,在电影爱好者圈子的外围接触到电影配乐,再按照作曲家的名字挖掘出更多的乐曲和电影……

同时也有点后怕,庆幸那个年代精神生活既不贫乏,也没有过度喧嚣,因为没有挖空心思抓人眼球的爽文、没有故弄玄虚、“爆点”密集的短视频,所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就那样莽撞而自然地把全部精力投注到经典的文艺作品当中,滋养出几分日后能够通行世界的品味。

我以为,有这样的经历,实在是会让人产生“人生值得”的自信。

回到音乐会的现场,小朋友坐在我的身旁。随着乐曲一首首奏起,我小声跟他解释,这一段描述的是什么画面,那一段描述的是什么画面。大概是Morricone的乐曲写得实在太好,他似乎很容易就能理解,脑袋也跟着节奏晃动起来。

“你的孩子也能听懂Morricone?这真是太好了”,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看着他,满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