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要做好分享,需有演员的修养


之所以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见了不少的分享,觉得甚为惋惜。这些分享的演讲者往往有很多的积累,在某些领域确实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也非常真诚,希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盘托出。可惜的是,分享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哪怕听众本来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真正聆听的时候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意兴阑珊,听完之后一头雾水。

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我看来,问题出在演讲者没有重视“演员的修养”。

什么是“演员的修养”?很多人听到这个词会有朴素的想法,觉得无非是虚头巴脑的伎俩,刻意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巧言令色,迎合其他人的喜好。这种作派对于分享和演讲,真的有什么帮助吗?

确实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并不是演员的修养,因为演员的修养包括更重要的内容——移情,也就是放弃自我,进入另一个角色,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和行为的能力。

大家常说,演得好就是“演什么像什么”,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演员抱怨,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还是得不到观众的认可。仔细看看这些演员说的“努力”,往往是强调自己吃了多少苦,少赚了多少钱等等。但是要做好演员,这一定是不够的。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有多符合你饰演的角色(以及观众对角色的认知)。无论服饰多么逼真、化妆多么精致,也无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不像”就是不像,演员讲话的口音,看人的眼神,遇事的表情,走路的姿态,谈话时所举的例子…… 数不胜数的细节,只要和角色“应有的样子”(尤其是观众理解的“应有的样子”)不同,任何一点都可能让其它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要知道,观众真正想看的并不是“你”而是“他”,所以演员的一项重要本领就是能跳脱出来,不再以“我”为中心,而是“重新做人”,以“他”为中心,摆脱各种习焉不察,剥离各种想当然,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表演,并据此调整。能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践行,通常演得不会太差。

看到这里,聪明的读者或许发现了某些相似性。对技术分享来说,这种“演员的修养”也很重要。分享的成功,不只决定于你有多少知识,你为分享做了多少准备,还决定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跳脱出来,把重点从“我要讲”转移到“我想听”,按照听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展开演讲。按照我的经验,凡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展开的演讲,通常效果不会太差。

如果你觉得上面说的有道理,但是太抽象。我可以列出两条实践细节,相信会让理解更形象。

第一,一定要注意自己习焉不察和自然而然的部分,如果会造成理解障碍,应当要舍弃特殊性换取通用性。

有很多演讲者出于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势,常常会脱口而出自己熟悉的名词和术语。比如与自己密切配合的某些部门、业务的名称,工作中经常谈论的某些指标,或者与合作伙伴已经达成共识的简称。如果听众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和演讲者非常熟悉,使用这些名词和术语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听众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这些名词和术语就会给听众造成困扰,造成了理解的障碍。

对演员来说“跳脱”有难度,对普通演讲者来说“跳脱”的难度就更大,因为很多人不习惯去“挖掘”和“挑选”出自己潜意识里认为天经地义、不必解释的东西。但偏偏是这些概念,严重影响了演讲的效果。

有次一位女性朋友问我:为什么LED灯越来越流行了?我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因为LED发光效率高”。我原以为自己的答案很容易理解,没想到最终解释了半天,还被人家一句话气个半死——“不就是省电嘛”。这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在我的潜意识里,“发光效率高”就是习焉不察、不必解释的概念,但是对她来说,“更省电”的说法明显更容易理解。如果我的目的是向她解释,而不是给人上课,那么“省电”明显优于“发光效率高”。

第二,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组织和展开,必须要符合逻辑,才能很好地引导读者的思考。

找到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部分,替换为更一般更容易理解的内容,这只是对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的还有材料的组织顺序、展开节奏,必须让材料的组织和展开更有秩序,避免“毛刺”和突然的转折。

在演讲中,确实经常见到不合逻辑的材料组织。比如遇到某个问题,通常有两种解法。这时候,听众的自然反应当然是来比比哪种更好。但是,演讲者往往忽略了听众的这种思考,只顾自己表达,所以“径直”奔向了其中的一种解法,或者忘记讲解自己当时决策的过程,或者认为听众也和自己一样掌握了充分的背景知识有十足的把握做选择。这样做,演讲者自己可能很痛快,听众却只能满腹狐疑地跟下去,演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优秀的演员在表演中同样必须注意这一点。在文艺作品里经常可以找到“穿帮”的片段——比如唐宋时期的英雄大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比如秦汉时期的大臣宰相跪拜在朝廷上——因为它们不合逻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清军入关时顾炎武的呐喊,宋朝以前朝廷里还保持着“三公坐而论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更极端比如《赤壁》里曹操对小乔说的“别闹”。这些片段孤立来看或许没有问题,但放到历史的洪流里、放到当时的情境里,与其它因素搭配,就凸显出矛盾来。

就我所见,“重视演员的修养对分享很重要”的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很多演讲者之前确实没有从这方面考虑过,所以演讲时总是“缺了这根弦”,怎么努力也难得有好的成果。而且,这个道理其实不只适用于演讲,而且适用于一切“我不能命令你但我希望告诉你”的场合,比如写作——只是,真正实践起来的确需要下番苦功,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

在写《正则指引》之前,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琢磨整本书的大纲,其实就是把所有知识点罗列出来,像拼积木摆来摆去,思考读者要学哪个知识点,必须先掌握哪个知识点…… 为了讲解某个知识点,什么例子对读者来说最形象最生动;以及,反复回忆自己当时是怎么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最终明白的。整个过程非常痛苦,也非常煎熬,因为在我看来一切都已经“不言而喻”了,却不能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来讲,而必须硬着头皮跳脱出来,按照别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

好在,最终的市场反馈证明,这种痛苦没有白费。但我自己有更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我学会了尝试从跳脱的角度,用演员的方式来约束自己,为受众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