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浅谈伦理学基本问题


前一篇文章(与一位留学生朋友聊天)有若干留言,希望我推荐伦理学的书。实话说,我早都记不住自己看过哪些书了,而且我也不建议大家去捧起各种大厚本钻研,尽管它们的确是经典。

今天我简单谈谈伦理学若干基础问题。按照我个人经验,想明白这些问题,已经足够应付大部分日常生活了。如果你看完还有更多兴趣,再去找伦理学的书来看无妨。

不过我还是要声明: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伦理学关心什么问题?

伦理学关心的是“人”的问题,或者更具体说,是人如何与同类相处的问题。

大自然有许多强大的力量,狂风可以把大树拔起,海浪可以把大船掀翻,狮子可以瞬间咬死羚羊斑马,蛇可以让自己大许多倍的猎物窒息。但是,人的力量与此都不同。普通人在自己家里看到讲述苦难的文字,可以为远在天边的人流泪;健壮的小伙子向美女表白遭到拒绝,万般难受却不能强迫对方;纵然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也会出现“吃饭时不打枪”的默契…… 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特异于自然,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和人相处时有一套超越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否合理?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问题。

伦理包括哪些部分?

在我看来,伦理主要包括三部分:价值、原则、目的。

价值是最简单的。你为什么爱吃苹果不爱吃橘子?他为什么爱打羽毛球而不爱打乒乓球?有闲暇时间我为什么不去打游戏而是看书?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行为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谱系,不同的选择在谱系上占有不同的地位。你爱吃苹果胜过橘子,则在你的价值谱系上,苹果的位置高于橘子。他爱打羽毛球胜过乒乓球,则在他的价值谱系上,羽毛球的位置乒乓球。我喜欢打游戏胜过看书,因为在我的价值谱系上,打游戏的位置高于看书。

同一个选择在不同人的价值谱系上位置不同,这很正常。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是如此。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相对稳定的价值谱系:你不能上午说喜欢苹果胜过橘子,下午又说喜欢橘子胜过苹果;前一秒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下一秒又说“自由一文不值”。因为显示你的价值谱系是紊乱的,外人也无法预测你的行为,也就无法跟你打交道。试想,你之前说自己最喜欢吃苹果,朋友买了苹果来看你,可是你却突然变卦把苹果贬得一文不值。这样的事情多了,朋友估计没得做。

价值之下,支撑它的是原则。原则虽然没有那么外露,但其实在更深的层次上支配着价值。

你喜欢吃苹果胜过橘子,原因可能是你怕酸,或者你喜欢爽脆的口感。无论“怕酸”还是“喜欢爽脆口感”,都不是仅仅局限于比较苹果和橘子的场合,还可以延伸到其它场合。换句话说,原则具有递延的特征,可以用来推理。知道你喜欢苹果胜过橘子的理由是怕酸,那么也可以推断出你大概更喜欢西瓜而不是李子。如果你的理由是喜欢爽脆的口感,也可以推断出你大概更喜欢脆柿而不是西红柿。

有时候,原则还可以颠覆价值。你喜欢苹果胜过橘子,但多年未见的老友带了橘子来看你,你仍然会笑脸相迎,因为“礼轻情意重”。你喜欢金钱,但不义之财在面前你仍然拒绝,因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所以我们在交流时,万不可听到别人说了自己不喜欢的话,就轻率把人打入另册。大家表述的通常只是价值,没有搞清楚背后的原则之前,你并不知道分歧有多么小,或者多么大。有可能人家和你志同道合,只因为一点小分歧就被你划清了界限。也有可能人家和你貌合神离,你却一直蒙在鼓里。

还有一些人是没有原则的,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有价值判断,但体系是紊乱的,你找不到背后的逻辑。所以用“如果…那么…”去询问,只能得到气急败坏的咒骂。对这样的人,一刀两断是最好的选择。

在价值和原则之外,还有个更远一点的概念,那就是目的。

所谓“目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根本性认识,比如“人生就是要多赚钱”,再比如“人生就是要投入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壮丽事业”。或者用物来做比喻,灯塔的目的就是照明。照明这个目的明确之后,再去研究和了解物理、气象、工程等等学问,搞清楚其中的客观规律,最后落实为建造灯塔的一系列具体抉择。

这样看来“目的”确实很高深,所以流行的目的大多都是由智者提炼的,比如苏格拉底说要活出经过检验的人生,佛祖说人生意义是苦难修行求得内心平和,理查德·道金斯说人生意义就是通过繁殖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你仔细想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讨论,谈到这个层次一般都结束了,大家不会选择继续。比如讨论性犯罪,如果有人说“这是我的生物本能要播撒我的基因,非我所能控制”,基本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

总的来说,目的或许比原则埋藏得更深,然而只有确定了目的,价值和原则才能顺道展开。

道德和伦理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经常讨论“道德”,也时常出现“伦理道德”。那么,道德和伦理是同样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道德”是由价值和原则构成的规范体系,选择道德,你就有相对稳定的原则,而不会发生价值观的错位。如果你相信的道德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么日常你可能做到尽量诚实,甚至在不得不撒谎的时候,也会选择“顾左右而言他”,而不是脸不变色心不跳就编出一套谎言。

许多人说“简单做个有道德的人就够了”,大部分情况下是没错的,“有德之人”也是广为称颂的。唯一的问题是,道德原则可能会彼此冲突。比如“除恶务尽”就与“得饶人处且饶人”冲突,“以牙还牙”就与“以德报怨”冲突。如果用“冲突”有点夸张的话,那么起码可以说,不同原则会在交界的地方发生碰撞。

怎么办?

一旦你开始思索“怎么办”,就进入了伦理的领域。如果说道德是一套规范体系,那么伦理就是关于这套规范体系“为什么”的思考。

在伦理的领域里,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套套的律令,而是一群群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除恶务尽”,又为什么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冲突,冲突了怎么办?同样,我们为什么要“以德报怨”,又为什么要“求同存异”,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冲突,冲突了怎么办?……

讨论伦理问题有哪些要求?

当然,人人都有权利谈论上面说的伦理问题。但是要谈得好,谈得“有道理”,谈得让人信服,起码要经过伦理学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既包括逻辑的部分,又包括心理的部分。

逻辑的部分在于,你必须搞清楚道德原则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内涵和外延。它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发展的?它适用哪些问题,不适用哪些问题?在你进行推导的时候,是否确认了整体逻辑是自洽的,中间没有突然错位,也没有断裂?

比起逻辑的部分,心理的部分对人的考验更大。因为一旦我们开始审慎用逻辑来思考,必然会发现许多让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毕竟人是理性和感性的混合体,谁都不可能绝对理性。所以我们都有很大概率遇到自己不喜欢甚至难看的结论(有时候甚至会让自己暴怒)。这其实很正常,科学的境遇也是一样,承认科学就意味着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就意味着他人必然有能力用客观手段证明“你错了”。

所以讨论伦理必须心平气和,必须要知道,只有能清醒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和欲望,而且有意识地克服本能和欲望,才有可能继续探索。只希望得到简单结论,或者只希望让自己“爽”的人,可以不必关心伦理学。

当然,讨论伦理也离不开勇气。某种程度上,伦理类似一间暗室。你不打开它,就在暗室之外生活,大概也不会过得多差,甚至可能在世俗的意义上非常成功。然而你打开它,走进去摸索,很可能并不会过得更好。

那么,你还要打开这扇门,走进去吗?

我的答案是“是”,因为在我看来,满足本能和欲望当然能带来满足,但它们也受到相当多的限制,比如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也可能成为他人不自觉的工具。然而本能和欲望之外的世界是非功利,也不是互相竞争的。所以在这里有个好处,你投入多少就可以收获多少,既没有那么多厄运降临,也不会动了人家的蛋糕。

唯一的问题是,那收获未必是金钱,很可能只是精神健康,感觉生活“有意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