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姨妈还是姑妈,这是一个问题


2022年我接手了一本技术图书的翻译,拖拖拉拉到现在,也快截稿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复审阅,查漏补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姑妈-姨妈”问题。

书的最前面有某业界大牛写的“丛书编辑前言”,里面提到my grandson is learning from his aunt, my youngest daughter。众所周知,英文里亲戚的称呼远比中文简单,grandson既可以指孙子,又可以指外孙,aunt既可以指姑妈,也可以指姨妈。

所以从逻辑分析,grandson可能是“孙子”也可能是“外孙”,那么my daughter对他来说既可能是“姨妈”也可能是“姑妈”,因为文中再没有相关的信息,任凭你分析,也不知道哪种组合才是对的。

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处理正文,这个问题一拖再拖。眼看要交稿了,没办法,我才给作者发电子邮件。对方是业界大牛,这个问题又如此的“细枝末节”,那么他会不会回复,有没有耐心回复,我完全不知道。

不料,周日晚上发的邮件,周一早上就收到了回复。不但用词非常热情,而且耐心画了一张家族谱系图,告诉我grandson是大儿子的儿子,his aunt是第二个女儿……

看到这样的回复,我不仅哑然失笑,也想到很多。

给不认识的人写邮件问问题,这事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做过。

学过数据结构的人都知道,有个经典问题是“汉诺塔(也叫河内塔)”,想当然的解法都是递归。我们用的教材上更是写明,“只有用递归才能解决汉诺塔问题”。

不料,我在一本国外的教材上看到,作者可以用迭代法解决汉诺塔问题。作者更言明,“大多数递归问题都可以用迭代法解决,而且空间成本更低”。

怎么办?两种说法应该总有一种是对的,但是,到底是哪种呢?

在反复推演了用迭代法可以解汉诺塔问题之后,我斗胆给教材的作者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自己的疑惑。因为当时许多教材都只有“编者”,而这本教材列明了“作者”。既然是自己写的,多半能讲通道吧。

过了几天,我等来了回信,可是在我看来,纯粹就是胡搅蛮缠,对方先是虚与委蛇为自己的教材辩护,然后又居高临下地教训了我一通,年轻学生不要“抠字眼”……

那时候我大失所望,知名专家,教材作者,为什么会是这个态度呢?

不要以为这是“中外区别”,经历多了,我才发现这态度一点不稀奇,甚至我自己许多时候也是如此,极其普通的一点不同意见,就让我怒不可遏。

究其原因,我们研究的虽然是理科的知识,但仍然受到情绪的支配。在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尤其是被“名不见经传”的人指出自己明显的错误时,还来不及理性思考,情绪就已经主导了我们的反应。于是乎,接下来的忽略、否认、拒斥、反驳甚至反讽,都不足为奇了。

退一步说,哪怕不是完全没有理性思考,而是有一点理性思考,情况反而可能更糟糕。因为一点点理性会让人更敏感,一旦觉察出“大概我是错了?”的苗头,接下来就是更汹涌的情绪反应,根本不会去想这是不是误会,对方有没有恶意。

可是,如果任凭情绪波动,不能直面自己可能的错误,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呀。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情商真的很重要。真正的情商,不是各路歪嘴和尚念叨的“会说话,说话讨人喜欢”,而是能觉知自己的情绪,觉知他人的情绪。在自己怒不可遏时,觉察到自己受到情绪的支配,而遮蔽了理性的思考。在他人怒不可遏时,觉察到对方处于癫狂的非理性状态,不要徒然纠缠。如此,就能省却许多烦恼。

这些年来,我已经学会并逐渐习惯,“怒不可遏”是自然的反应,但就在情绪奔涌的间隙,也偷空想想“万一人家说的对呢?”,然而会逐渐冷静下来。

如果能更进一步,效果就更好,那就是发现对方说得没错,就放下面子明确承认“你说的对”。依照我的经验,这句话对化解异见、达成共识,有神奇的效果。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特别喜欢做“跨文化比较”,也特别喜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生动的例子证明自己的理论。

就拿“姑妈-姨妈”的称呼来说,中国的家庭关系是一套特别复杂的体系,几乎每个角色都有专门的称呼,不但有姑妈、姨妈的区分,还有叔叔、伯伯、舅舅的区分。而在英文里,只有简单的aunt和uncle。

所以,就有人见微知著,从这点差别引申出各种宏大结论。他们既可以正向来见微知著,引申出“中国人尤其重视家庭关系,而西方人情关系淡薄”,也可以反向见微知著,引申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人际关系上,从不担心探究自然之类,所以才会落后挨打”。

不管正向反向,每次遇到这种论调,我都愿意举一个反例,就是“星期几”。

一周有七天,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名字。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星期几”的价值只在于知道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星期六日休息,仅此而已。

但是在英文里,每一天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来由:星期一Monday来自月亮Moon,星期二Tuesday来自战神Tyr,星期三Wednesday来自奥丁Wodan,星期四Thursday来自雷神Thor,星期五Friday来自女神Frigg,星期六Saturday来自农神Saturnus,星期日Sunday来自太阳Sun……

与英文不同,现代中文里直接用数字一到七来命名这七天,简洁明了(古代中文用“七曜日”来描述,所以今天日文里星期天仍然叫“日曜日”,星期一仍然叫“月曜日”)。那么,见微知著地说,这到底是“自古就有对大自然的精确描述”呢?还是“没把精力用到正道上”呢?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之前写文章提过,有人洋洋洒洒,从几个英文单词论证中国没有科学传统:英文的牛肉是beef,不是“牛+肉”,飞机是aeroplane,不是“飞+机”,这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所以自然科学才在西方诞生。

实际上,以“精确”著称,并且在近代科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德语,恰恰就没有这么“科学”的世界观,牛肉rindfleisch就是“牛rind+肉fleisch”,所以猪肉就是“猪schwein+肉fleisch”,飞机flugzeug就是“飞flug+机zeug”,所以火机就是“火feuer+机zeug”……

英文的牛肉之所以是beef,纯粹是因为诺曼征服之后,法兰西贵族要教会英国人,牛肉有“上等”的名字boef。英文的飞机之所以是aeroplane,同样来自法语aéroplane,aéro表示“空气的”,plane表示“流动、漫步”。

在我很小的时候,也迷恋于这些“见微知著”的解说,并且以为这就是探索世界的乐趣所在。后来才发现,大多数“见微知著”的解说都是附会,是毫无意义的空谈。历史的发展充满了随机性,现状就是这些随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我看来,花时间见微知著,迷恋于窥探各种“深层次的奥秘”,这是一种虚妄和病态。如果真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应该做的是去探寻“背后的足迹”。即便要“见微知著”,也应当在见过了足够多的足迹,掌握了足够多的事实之后,才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

否则,即便因此建立了所谓“自信”,那也是虚妄的自信,完全经不起真实世界的拷问。虚妄的自信,往往很难带来幸福的人生。

在我收到的邮件里,对方除了耐心解释家族关系图谱,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ages to me. It’s really interesting to me.

如果换做是我来回答,我多半只会说“多谢你的提问,你真是一个认真的译者”,不会把对方的提问描述为“跟我分享信息”,更不会说“这很有趣”。

我知道,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种“高级的客套话”,当不得真。以我的经验,某些人说出来,它确实是客套话,但某些人说出来,它又不是客套话。只要多说几句话就可以发现,一个人是不是真诚,是很难伪装的。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小都深受“平等”的教育。这种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对“不平等”的反应,是鼓励人去“争取平起平坐的地位”。

等长大了才发现,平等当然是需要“争取”的,因为你会看到许多的不平等。但是另一方面,平等也需要“修炼”,因为还有许多你看不到、想不到、感觉不到的不平等。真正的“平等”不是一个刻板的概念,而是一种包容豁达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不断接触和面对新鲜事物,不断探索“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受外界反馈,调整和校正自己对于“平等”的认知。

对我来说,我以前确实不知道,还可以简单直接地用“谢谢你分享给我这些信息”来回答别人的问题,而且是真诚地高兴,因为让自己发现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现在我感受到了,觉得很好,就应当学会这种方式,把它用起来,去面对其他人的问题。这既能增加其它提问者的平等感受,也能提升自己对生活的平等态度,总之是好事。

回想我在德国公司做的第一个项目,结尾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几个同事都跟我说,虽然这是第一次和中国人合作,但相处很愉快,感觉很好,甚至有兴趣跟我学几句中文。

能收到这样的反馈当然很高兴,我觉得,把“平等”当成生活的态度,而不是争取的目标,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