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14 Nov 2007
7.进化论无法解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
生命的起源仍然是一大谜局,但生物化学家已经明白了原始核算、氨基酸和构成生命的其他成分怎样结合,怎样组织为自我复制、自我维持的单元,这些知识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础。天体化学的研究显示,这些成分可能源自太空,随彗星落入地球,这或许能够解释,在地球初生不久的典型的环境下,这些成分是如何出现的。
神创论者有时指责科学目前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进而否定进化论。但即使地球上的生命来自非进化的起源(第一个细胞也有可能是数十亿年前外星人带来的),微观和宏观进化论的无数研究都能确证,从那之后进化一直在进行。
8.严格说起来,我们很难相信复杂如蛋白质的物质能偶然出现,更不用说人或是活细胞了
偶然性在进化中确实存在(例如,偶然性的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特征),但是进化并不依赖偶然性来产生新的器官、蛋白质或其他实体。截然相反的是,自然选择,作为进化中已知的最主要机制,却会明确保留“需要的”(能适应的)特性,消除“不需要的”(无法适应的)特性。只要选择的影响力存在,自然选择就能把进化向一个方向推进,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产生复杂的结构。
举个例子,现有由13个字母构成的序列“TOBEORNOTTOBE”,假设有几百万只猴子,每只猴子每秒钟挑一条短语,需要78,800年才能从26^13种可能中选出这样的排列。不过,Glendale College的Richard Hardison在20世纪80年代写过一个程序,它能够在随机产生序列的同时,保证那些已经出现在正确位置上的字母不会变化(这样做倒有点《汉姆雷特》的味道。译注:这个句子看了大半天才明白,嘿嘿)。这个程序平均只需要336次迭代就能生成上文提到的短语,时间少于90秒。更神奇的是,把莎士比亚的整个剧本重新生成一遍也只需要四天半时间。
9.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时间的推移,系统会变得更加无序。所以,活细胞无法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多细胞的生命也不可能从原生动物进化而来
这条指责误解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这样的推理能够成立,水晶和雪花也就不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是由无序的元素自然生成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封闭系统(没有物质和能量进出)的熵不会减少。熵是一个物理概念,通常被粗略描述为无序状态,但它其实与我们常说的概念有很大区别。
更重要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容许出现这样的情况——系统中某个部分的熵减少,而其它部分的熵却在增加。所以,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可以变得更加复杂的,因为太阳将光和热传递给它;相比地球自身的变化,地球的熵与太阳的核聚变关系更为密切。简单的生物可以消耗无生命物质或其它形式的生命,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From Life Sailor, post 15 Answers to Creationist Nonsense[2]
扫描二维码,订阅我的公共号“余晟以为”。
November 14th, 2007 at 5:01 pm
一个雷电为地球把无机物变成了氨基酸
November 15th, 2007 at 6:13 pm
插个问题,我知道您是RE第三版的译者,但我原想您是计算机专业的,现在我想法有变,您是英语翻译专业的?
引自上一篇文章的一句话”笑来帖了这篇文章,还蛮有意思的,思维游戏总是会很有意思的。我尝试将它翻译出来,练手,下面是第一部分。”
November 15th, 2007 at 9:40 pm
是计算机专业的,呵呵
November 19th, 2007 at 12:22 pm
知识那本书,一共多少页?炳叔也复印一套,看看。
December 1st, 2007 at 7:58 pm
[…] https://www.lifesailor.me/?p=348 [2]: https://www.lifesailor.me/?p=350 [3]: https://www.lifesailor.me/?p=354 [4]: https://www.lifesailor.me/?p=357 [5]: […]
December 2nd, 2007 at 11:12 pm
发送不了trackback?人肉一下:-)
进化论中的概率论
http://blog.csdn.net/pongba/archive/2007/12/02/1912466.aspx
December 2nd, 2007 at 11:32 pm
好文章,赞一个!
另外,多谢推荐我的书
//bow
November 15th, 2009 at 9:28 pm
[…] 本文链接 Darwin’s VISA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群傻子,每人得了一笔钱,纷纷去开加油站,因为他们傻,所以加油站如天女散花一般开得到处都是,高山上有,峡谷里有,池塘边有,平地旁也有;也因为他们傻,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换地方;结果,过了几年,只有平地旁的加油站存活下来,其它地方的加油站都销声匿迹了。 “傻子那么傻,他开的加油站怎么可能维持下来呢,肯定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帮助。”听到这种说法,许多人多半会笑出声来。是的,这故事很简单,其中的道理也不难明白。可是,换一种形式呢? 同一个物种的生活,因为变异(Variation)而出现不同的个体,这些差异又被后代继承(Inheritance)下来,经过自然环境的选择(Selection),最终有一些个体表现出适应环境(Adaption)的特性,生存下来。本来毫无方向的随机变异,与自然条件较量之后,最合适的个体存留下来,表面看来,就是“被定向选择”的结果。达尔文的学说大致就是这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Darwin’s VISA。 可是,尽管“傻子开加油站”的例子很容易想明白,达尔文的学说却没那么容易被所有人接受,姑且不说那些坚持神创论之类观点的人士(参考鄙人翻译的《对神创论呓语的15点回复》(一)、(二)、(三)、(四)、(五)),即便是“相信”进化论的人,也多半“人人都以为自己懂进化论,其实真正懂的人不多”。故而,把达尔文的理论梳理清楚、阐述明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正是本周日(11月15日)松鼠会组织的“达尔文与达尔文革命”讲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