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稀释


做翻译的人,往往有种怨念:自己花了无数心血,费尽周折,在译文中熔铸了各种精巧,一般读者却难以体会,视而不见,或者仅仅觉得“通顺”、“流畅”;另一方面,一点点的错误,或是纰漏,往往为人诟病,斤斤计较。一句话,翻译是个苦差事,读者太难伺候,对译者不公平

不可否认,这种困境的确存在,然而,它真的“不公平”吗?我看未必,理由有两点:

  1. 社会分工必然造成这种“困境”。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开头就说,“分工带来效率”,虽然当时他是单就生产而言,但“分工带来效率”的理论,也可适用于其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体现的更明显:非专业人士无需了解专业知识和技巧,就可以享受专业知识带来的好处(这就是哈耶克说的“知识的分工”)。用户觉得软件“更快”了,而无需知道其中进行了多少优化;驾驶员觉得汽车“更好开”了,而无需知道汽车的各个部件采用了多少新技术……反过来看,仅仅为了提供这种抽象直观的“更快”、“更好开”的感觉,软件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必须在专业上不断精进,绞尽脑汁,这算是一种“不公平”吗?好像不算。
  2. 沟通中效率损失必然会造成这种“困境”。沟通的过程,粗略描述起来就是:从意念形成文字(话语),传播出去,再由文字(话语)还原为意念。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信息的遗漏和变形。人人都喜欢的“沟通顺畅”,无非是尽力减少这些遗漏和变形——注意,是尽力减少,而不是杜绝。普通文字如此,译文也是如此,要求读者细密上溯整个沟通过程,“体谅”译者的良苦用心,未免缘木求鱼。

综合起来看,每一种专业的信息(积累),在传播中都面临不断被稀释的问题。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改善沟通,尽力减少“稀释”的程度;一方面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积累,保证被“稀释”以后仍然有相当的浓度(实际上我以为,这一点更重要)。仅仅抱怨自己被稀释的“不公平”,实在不是什么好办法——须知道,我们所见、所羡的那些“深刻”,其实也是经过稀释之后的深刻。

From Life Sailor, post 稀释

扫描二维码,订阅我的公共号“余晟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