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I, IT Newbie


据说,如果被人问道“该怎么办”,一般有两种应对:一种是单纯的说理,把问题剖析解理,抓住“本质”找到出路,遇上与科学关系紧密的问题,此类解法最是合适;另一种则是“答非所问”,给你讲一个故事,相比“干巴巴”地探究法则,娓娓而来的叙事更“罗嗦”,但也更丰厚、更温暖、更亲切——“听完这个故事,你就会感觉好多了”,对于人生的困惑,此类问题或许更加合适。实际上自古也是如此:从上古的传说,从《荷马史诗》到《伊索寓言》,再到晚近流传的各种故事、小说,人类一直从重复的叙事中获得安全感,获得启示。下面要说的,也是一本与叙事有关的书。

近年来,迷惘和无助,似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主要色彩。“我该怎么办?”、“我的人生究竟何去何从?”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许多正处于人生最美好年华的同学。甚至拙译《精通正则表达式》出版之后,也有同学给我留下的勘误邮箱来信诉说这样的痛苦,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这里暂不去追究现象的原因,更紧要的问题似乎是:面对这些迫切希望解脱的同学,我们到底能做点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单纯的说理难免显得乏力,尤其在现代,它往往带有荒谬的色彩——电影《顽主》里的“德育专家”,就是最好的注解。这种时候,叙事的解答反而更加合适:通过讲述那些经历过这些困扰,但又成功挣脱的“普通人”的经历,给还身陷其中的孩子以力量和启示。这样的好处是双重的:一方面,它真切展现了“挣脱”的过程,仍然身陷其中的人,往往能够在这样的故事中复现自己,这是“设身处地地讲道理”也无法提供的;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大众传媒所包装的“成功人士”,它不但给你看到蝴蝶的美丽,也给你看到化蝶的辛苦,让你相信明白成功者并非“天赋异禀”,于是能够重塑对自己的信心。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如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成功之后的“全面包装”,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曾经的血泪和疮疤无保留地展现给大家呢?也正因为如此,这本《我是一只IT小小鸟》,才显得难能可贵。

本书的主编胡江堂同学说,《小小鸟》的创意,来自在毕业前与同学的一次聊天,初衷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困扰告诉后来的师弟师妹,让他们少走弯路。这样的态度,我是非常欣赏的。许多时候我们走弯路,乃是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而缺乏知识与经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没有积累传递下来,从长期来看,这无异于一种巨大的浪费(倾心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就谈到,中国古代“重复发明”的现象并不罕见)。
抱着这种“痛定思痛”的惋惜,本书的作者们以极大的诚意,讲述了自己求学求职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困扰,并勇敢剖析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作者甚至用“我的弯路、你的桥梁”作为标题,这其中的诚挚恳切,溢于言表。或许对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他们的某些选择不够“聪明”,一些反思也不够“深刻”,而显得“幼稚”;但在我看来,这种不够“聪明”和“深刻”的真诚,反而是《小小鸟》一书最大的亮点:如果读者发现,这群“小小鸟”在学生阶段就那么“聪明”,那么 “深刻”,到底是激励感多一些,还是距离感(或者“钦佩感”)多一些呢?我们所希望的,到底是大大写下“我很行”三个字,还是告诉读者“你也能行”呢?
在这里举一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以前看过杂志上对雷军先生的描述,说到他大学时改掉了午睡的习惯,就是几句话:“雷军发现其他人都不睡午觉,他觉得自己不能落后。雷军改掉了午睡的习惯。”这种“行云流水”似的文笔,作为专业的稿件当然非常好。但没有切身经历的同学,可能不会理解其中的努力。所以,《小小鸟》中唐雅薇同学关于“改掉午睡习惯”的回忆——从刚开始的“头痛欲裂”到后来一步步想法克服,虽然罗嗦点,却显得尤其真实而亲切了。

不过,有些同学读了这本书,可能会概叹作者们“那么坚强、那么能吃苦,环境又那么好”,自认为难以赶上。在我看来,这样的担心纯属多余。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样一条规律:人们在成功时,往往容易夸大自己努力的作用;在失败时,又容易寻找环境的影响(Campbell & Sedikides, 1999)。本书的作者个个出色,值得我们学习,但也应该看到,如今学习的“大环境”也非同昔比——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削平了我们接触最先进科技成果的障碍;影印版的大量上市,减小了我们和优秀课本之间的距离;原创精品的不断出现,降低了我们开发应用的难度;软件行业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正是赶上了好时候,才可能抓住机会。
所以,读完书,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失败”,大可不必纠结环境的掣肘;如果你羡慕作者们的“成功”,也不可忽略了环境的帮衬:无论你就读于什么院校,也无论你的专业方向;如果能抱定平常心,在阅读和体会作者们的经历之后有所启发,勇敢但平静地告诉自己和他人:I, IT Newbie,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就是崭新的开始。
我相信,这也是作者们最大的心愿。

P.S. 本人“小小鸟”时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