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我眼里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或者“社会化”是当下非常热门的概念,由此也诞生了许多“社会化”的应用,比如“社会化问答”、“社会化阅读”、“社会化求职”,看起来既光鲜又高级。但是,“社会化”的应用真的能造福所有参与者吗?

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动,社交网络对人之间的互动信息进行组织和沉淀。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和千里之外的朋友及时沟通,也不在受到作息时间和时区的限制。社交网络保存了这些沟通和互动,让它们可以被检索,被传播,被分享。这的确让无数人欢欣鼓舞,也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但如果认为社交网络的价值仅仅如此,未免太过简单。

要明白这个道理,首先需要对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做个简单的强-弱分类。容易建立的松散交互都可以算作弱关系,比如简单的认识(“我知道这个人”)、聊天(“今天天气不错”)、玩乐(“一起吃个饭吧”)等等;有一定门槛的紧密交互则算作强关系,比如帮助(“我想去你们公司,请帮忙内推”)、合作(“咱们合伙去创业”)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社交网络虽然大大拓展了交互的空间,强弱关系的拓展却是不成比例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空间拓展的都是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你在微信上加了很多好友,但你遇到困难时未必有几个能真正帮上忙;你在知乎上看过很多问答,但你真正有问题时未必有人愿意专门耐心解答你的问题……难道说,社交网络天生只适合拓展弱关系?

之前说过,强关系的建立是需要门槛的,因为与弱关系不同,强关系的破裂常常会造成可观的损失,比如损失信誉或者金钱。所以,在传统社会里强关系的建立大多依靠血缘关系——“因为你是我家族的人,家族的人不能互相欺骗;你做坏事会被逐出家门,名声扫地”。进一步说,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以信誉为约束,否则很难维系。

社会发展之后,人们的交往圈子扩大,强关系不再限于家族内部,也可以扩展到同事和好友,但仍然是以信任为基础,信誉为约束的。很难想象谁会与自己不了解或名声不好的伙伴合作,开展密切的合作。社交网络虽然大大丰富了认识陌生人的机会,让人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弱关系,但是建立强关系的门槛仍然存在着。很多人觉得“见网友”不可靠,就是这样的例子。

但是,也有很多人确实从社交网络中成功建立了强关系,比如在微博上找到了合作伙伴,在知乎上找到了工作。这当然是让人羡慕的。但其原因并不是运气好,大多还是因为他们在社交网络里积累了信誉,从而获得了陌生人的信任。比如在微博上的陌生的人为什么能合作,通常是因为他们之前发的微博体现了自身的素质和信念。能给知乎的网友提供工作机会,多半是因为他之前的回答证明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某人的微博整天发吃喝玩乐,即便发现了心仪的合作伙伴,对方也无从判断这个人的素质,从而建立信任;如果某人在知乎只是默默地关注,充其量积极地点“赞”,即便有真正合适的职位在招聘,用人方也无从判断这个人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信誉和获取信任的能力称为“社会资本”,那么社交网络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你的社会资本可以不断沉淀积累,而且不会受时空的限制。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代,哪怕你已经声明卓著,去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也没任何人认识你,之前积累的社会资本都无从提取,也无从发挥价值。有了社交网络之后,社会资本的提取和展现都要容易很多。如果你的社会资本主要提现在知乎的高质量回答,即便你希望建立强关系的对方之前不知道知乎,他也可以很快地明白知乎上这些回答的价值。这也是目前一些招聘启示里写明“有Github、Quora、知乎等活跃帐号优先考虑”的原因所在。

这个道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LinkedIn在招聘时能受到特别的重视。在其它的招聘网站上,除非招聘方或者求职者本身就有一定的名气,否则都是没有社会资本的。所以无论招聘方眼里的求职者,还是求职者眼里的招聘方,都是千人一面、毫无差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抱着“投石问路”的态度,即便双方真的非常般配,也只能从弱关系开始。招聘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而在LinkedIn上有很多相对可信的评价供参考——企业的状况可以通过其发布的信息及员工的动态来体现,个人的技能和工作经历有同事和上司的评价。所以无论招聘方还是求职者,与职场相关的信息都可以沉淀下来成为社会资本。这样,双方还处在陌生人的状态时,就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我并不是是说LinkedIn做得有多好,它也有很多问题,但它确实妥善利用了社会资本)。

作为个人,如果不仅仅满足于大量的弱关系,还希望抓住机会建立强关系,就应当注重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交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因为社交网络能帮你传达到更远的地方,被更多的陌生人观察到。主要而有效的做法,就是持续向社交网络中贡献真正有质量的内容信息(不是弄那种五迷三道的“自媒体”)。我的一个体制内的朋友,在微信持续地发布自己的作品,终于有机会与其他人携手主办颇受欢迎的公共号,圆了自己做记者和编辑的梦想;另一个朋友之前求职不顺,转而专心在本地求职群里组织活动、联络大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公司伸来的橄榄枝;我前几天写文章谈了自己对招聘的理解,有不少朋友看过之后来和我讨论,也让我自己受益良多。所有这些例子,都是积累社会资本,并通过社交网络扩大所带来的回报。

老话说:无心插柳柳成阴。社交网络的价值就在于,把插柳的举动记录下来,沉淀为个人的社会资本,并提供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是如果不插柳,社交网络再丰富再强大,柳成阴也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