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并依赖练习的手艺活,虽然不要求科班出身和训练,但也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如果你对翻译有兴趣,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或许可以看看《翻译漫谈》。这本书是作者从翻译“票友”出发,走“野路”逐渐成长为翻译“熟手”的经验总结,看来辛苦,却不稀奇。作者走过的这条路,普通人应当也可以走得通。

不同于传统的正经教材,这本书更强调实践经验。全书分三部分:开头部分安排了几篇概论以便大家对翻译有个全面的了解,剩下的两部分,即翻译讲习和实战经验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译文讲习好比战场上的排雷工兵,详细剖析热心网友提供的译文习作,脚踏实地地指出译者尤其是新译者常犯的错误,提醒大家在翻译时应当考虑的方面,应当避开的陷阱;实战经验好比软件开发中的设计模式,它讲解各种常见搭配、句型的处理之道,告诉读者:遇到这类问题,照着做就好了。

作者主业为软件开发,翻译纯属误打误撞——从普通的GRE考生开始踏上翻译之路,至今已翻译出版《精通正则表达式》、《技术领导之路》、《程序员的职业素养》等作品,合计字数超过一百万,并得到很多读者的肯定。为了给广大对翻译有兴趣的朋友,尤其是软件行业的朋友提供帮助,也希望广大译者能够译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作者将自己苦苦摸索的成果共享出来,集结为《翻译漫谈》,供大家参考。


 

科技翻译的特点

翻译概论

要想入翻译的门,先要了解翻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好做决定。

决定学习翻译,还得了解翻译具备什么素质,学习哪些知识,会遇到什么困难,才能少走弯路,少交冤枉学费。

为了让各位对翻译有兴趣的朋友了解翻译,也为了让各位已经走上翻译之路的朋友熟悉翻译,我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写成这一部分内容,供各位参考。

我的翻译经历
做翻译应当具备的能力
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
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面对典故,多走一步
翻译的步骤
翻译的两难
翻译如铺路

译文讲习

要想做好翻译,反思和练习是少不了的。

国内的翻译论坛不少,也有众多爱好者在贡献内容,然而就我所见,许多译者水平一直难有提高,原因就在于缺乏反馈和批改,大家的留言通常都是“不错”、“继续努力”、“学习了”,而少有人细心指出实质问题。

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里,图灵出版公司的编辑们收集了一些有毛病的译句,由我逐一点评问题所在,并给出更好的翻译。在下篇里,我挑选了两位热心网友主动贡献的四篇译文进行讲习。其中有新闻报道也有技术文章,有短文也有长文。大家阅读的时候,可以先按照之前提到的翻译步骤,先浏览全文,再诸段对照译文,阅读讲习。在每篇讲习最后还有总评,从整体上评价译文,并指出译者常犯的错误。

因为讲习是给广大读者看的,所以褒扬少,批评多。而且,大家不要被挑出的毛病所吓到,认为翻译很难,实际上讲习的几篇文章都是翻译初学者的作品,如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改正讲习指出的问题,翻译的水平是可以迅速提高的。

译句讲评
新闻译文之一
新闻译文之二
新闻译文之三
技术译文

实战经验

很多人学英语都追求“地道”,不但发音要绝对标准,写作也要“洋味浓”,所以不能满足于“大概是这个意思”,还必须把语言说得地道。譬如下面两个句子:Please buy two tickets for me和I think to do this is my honor,虽然意思正确,但明显不够地道,改为Please buy me two tickets和I grant it my honor to do this,洋味就“浓”多了。

反过来,从英文翻译中文时也是这个道理。大家平时以汉语为母语,运用比较纯熟,一般不会说出“不地道”的句子。然而翻译时译者往往脱不开原文的影响,译文“洋味”十足,读起来非常别扭。

前文已经说过,翻译如铺路,每个词、每个短语都像有许多面的不规则石子,译者必须选取合适的侧面,才能铺就平坦的道路。所以翻译的一大忌讳就是“条件反射式”翻译,见到as就是“正如”,见到can not就是“不能”,见到so…that…就是“如此…以至于…”,得到的译文必然是生硬晦涩的。所以好的译者必须得有耐心和细心,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译文才得通顺流畅。

此外,许多译文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译者对英文不够熟悉,无从发现许多习惯用法、微妙差别,结果即便译得流畅,也不过是浮沙高台,徒有其表。

针对这两类问题,我总结了若干条款,成为这部分内容。它们不传授另一种“条件反射”,而是点出翻译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并讲解参考解法及使用情境,目的在于让广大译者绕开陷阱,译出地道的中文。

长句的处理
名字问题
反译法
补语的妙用
尾大不掉的处理
否定句的翻译
it is…that…的翻译
and不是“和”
英文最高级的翻译
冠词a的翻译
无生物主语的应对
被滥用的“被”
as的翻译
so…that…的翻译
改造使字句
修饰后置
标点和格式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