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4


“社交网络”或者“社会化”是当下非常热门的概念,由此也诞生了许多“社会化”的应用,比如“社会化问答”、“社会化阅读”、“社会化求职”,看起来既光鲜又高级。但是,“社会化”的应用真的能造福所有参与者吗?

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动,社交网络对人之间的互动信息进行组织和沉淀。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和千里之外的朋友及时沟通,也不在受到作息时间和时区的限制。社交网络保存了这些沟通和互动,让它们可以被检索,被传播,被分享。这的确让无数人欢欣鼓舞,也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但如果认为社交网络的价值仅仅如此,未免太过简单。

(more…)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互联网思维”成了热门的名词,不管什么东西,一旦沾上“互联网思维”,就瞬间变得金光闪闪。无数人手握“互联网思维”,雄心勃勃地要改造各种行业,大有大跃进时“向三山五岳要粮”的气慨。然而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互联网思维”的最初鼓吹者,只是在事后按照“互联网思维”的路子去解释自己的成功经历,正如同我党用《东方红》来解释从整部革命史一样。其它鼓吹乃至信奉互联网思维的人,我还真没听说有几个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取得了成功。所谓“互联网思维”,在我眼里更象一出傲慢的闹剧。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加速了信息的有效流动,因此大大降低了许多活动的成本,省略很多中间环节(当然,这些中间环节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一旦深入到现实世界,互联网还是要受到现实世界的制约,要尊重传统积累的智慧。那种以为有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横扫一切的傲慢,是断然要不得的。

(more…)

一晃六年,《技术领导之路》要再版重印了。回想刚刚开始翻译这本书时,我还忙碌在程序开发的一线,对领导技术团队并没有太多经验;如今,也能差强人意地带领技术团队支撑年销售额数亿的业务。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所幸没有中途倒下。思考其中的原因,除去运气,除去身边同事朋友的支持,翻译《技术领导之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很多人都知道,“职场童年”非常重要,一个人最初工作的几年,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得到过什么样的锻炼,很可能决定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同样的道理,“领导力童年”也很重要,一个人对领导力的最初接触和认知,也会深深影响他对于“领导”和“领导力”的观点,甚至领导作风。所以,在我还忙于一线开发的时候,通过翻译《技术领导之路》,“生吞活剥”了一整套关于领导力的学说,基本“塑造”了我关于领导力的认知,深深影响了我作为技术领导的管理风格和价值取向,因此也对很多问题有了自己的判断——前段时间和另一位掌管公司技术的朋友聊天,说起那种“执行力超至上”的领导风格,我们都认为,尽管或许能出结果,但不是好的领导风格。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