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Yurii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fe Sailor

本文链接 生活的点滴,就是在“性善”与“性恶”之间挣扎


《南方周末》出了一篇报道(“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情感类短视频何以引发家庭矛盾),讲的是春节不少年轻人返乡之后遭遇的家庭矛盾。原因是家里老一辈平时看了大量关于家庭矛盾的短视频,表演极尽夸张之能事,内容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亲情扭曲变态,家庭充满敌意”,结果对现实关系的看法也深受影响,除了“恶意解读”子女的言行,更有人亲身代入短视频的情节,把手机里的“不幸遭遇”当成了自己的经历。结果就是,本来应该“阖家欢乐”的春节,变成了老一辈“六亲不认”的剧本。

看下面评论,有人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事不能怪短视频,如果本来家庭关系没有问题,看再多短视频也不会走火入魔……

这条新闻、这条评论,总让我想起大学参加过的辩论会。那时候辩论会还很流行,而且有一些“经久不衰”的辩题,比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点评这个辩题,并没有花大篇幅说起哪方更有道理,表现更好,而是用一段话引发了大家的哲学思考:

抽象的善恶论其实没有结论。因为本没有确定的“人性本善”,也没有确定的“人性本恶”,每个人生来,都是“善”和“恶”的综合体,只不过各占比例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比例,后天成长环境都极为重要。

如果每次“恶”的欲念冒头,都没有受到阻拦,那么“恶”的部分就会日益增长;如果每次“善”的期望展现,都受到周围的正向反馈,那么对“善”的信念就会日趋坚定。久而久之,就有了“善人”和“恶人”。

说完这段,老师环视四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孟子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虽然日常生活不要那么沉重,但也应当注重自己身边的环境,让自己持续有动力去接触好的、美的、优秀的、正义的东西,才不会被侵蚀。

后来的许多年里,我总是会想起那个夜晚的那番点评,也庆幸听到过这番点评,它让我明白:许多事情,原本没有黑白之分,恰恰是在外界环境的不断影响下,黑的越黑,白的越白,天长日久,就有了明显的分野。

具体到“家庭矛盾与短视频”的问题,我当然相信“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矛盾。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矛盾”而已,并非“冲突”。如果各方有心保持信任、坦诚、体谅的态度,往往矛盾能够就此化解。相反,如果大家各怀心事,不够坦诚体谅,思维又不断被外界各种

夸张的短视频所影响,本来微小的矛盾就可能日益升级,最终发展为惊天动地的剧烈冲突。

从这个意义上讲,“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的短视频当然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但绝对是难辞其咎的,因为它是催化剂,是重要推手。

如果你也遭遇了这种不幸,那我当然要表示同情,但也只能表示同情,因为我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

许多年前看过一部关于“设计”的纪录片,里面提到过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

传统生活中,人是生活的主宰。如果他不积极行动,世界对他来说基本是静止的。现代生活中,人是生活的被动者,人无时不刻不被各处冒出来的信息所触达、所打扰,必须不断做出回应。IT技术和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让大多数人都不再是“主动的用户”,而沦为了“运营的目标”……

我时常想起这个观点,联想起之前老师对“人性本善”辩题的评论。每次想起来,总觉得自己在与社交网络上眼花缭乱的名堂打交道的日子,也是在“性善”与“行恶”的困境中挣扎徘徊的时刻:我到底是要一些深刻的思考,还是浅薄的满足?我到底是要成为自尊自主的样子,还是成为随波逐流的样子?

每次,我的结论都是,前一种生活是我期望的,后一种生活是我不期望的——虽然它对我充满了诱惑,而且在不断升级这种诱惑。所以我能做的,也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戒除它,至少与它保持距离。同时,多为前者获得一些正向激励,比如“正经”地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弹一首曲子、学一门语言。

这些办法有效,但我也深知,这种选择对普通人来说确实很难,甚至缺乏可操作性。所以我说,“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

我深知,普通人即便明白这个道理,也未必能做到,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没看到过“能做到的样子”。

虽然我们从小被教育了很多传奇的人生和高尚的价值,但环顾四周,很多人大概从来没有看到过“身边的榜样”,没有产生过“我也想像他/她那个样子生活”的感觉。等到成年进入社会,各种世俗潮流一冲击,所谓的“理想”就立刻黯淡了,甚至成为了笑话。

从这个角度想,我总感觉自己还算幸运,见到过各种各样的人:追求正义,但不是天真地追求正义;追求审美,在各种情况下都孜孜以求;追求赚钱,但底线很高,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趣味,但彻底摆脱了低级趣味…… 虽然我未必想成为那样的人,或者即便想也未必有能力成为那样

的人,但起码他们让我相信,“原来人真的是可以这样生活的”,所以“起码我可以,也应当试试看”。

到家庭关系上,我也庆幸自己见识过健康、亲密、友善、坦诚的家庭关系。所以有时哪怕自己的处境已经焦头烂额,想要“痛快一番”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曾经见过那样的家庭关系。我同时也明白,那样的关系同样不是天生,而是一点一滴、一举一动累积起来的,就像在“性善”和“性恶”之间的摇摆和挣扎一样,每一次坦诚、体谅、信任的付出,都是在把关系往好的方向拉近一分。

我也深深恐惧反面的例子:当人淋漓痛快说出“我就没见过哪个家里家庭关系是正常的”的时候,当然也就已经自我断绝了一切美好的可能,更不用提主动的选择和努力了。类似的例子,我见过太多,往往让我惋惜和无奈。

多年前的某个饭局上,我认识了一个远房亲戚,刚进入社会的小孩。他正为“每天事情太多,时间太少”而烦恼,他的父母则希望我给他一些“指点”。聊了聊,获得他信任之后,我“斗胆”建议他:“你可以试试每天写日记,记下来自己做了什么,都花了多少时间,过一个月回头看看,就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到哪里去了,到底值不值。”

没想到,我的这个建议让他嗤之以鼻:不行不行,我最近看的好几篇文章都说了,正经人谁会写日记啊?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写给别人看的……

我立刻打住,没有继续说下去了,虽然我当时就在每天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