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生嘱咐要静养,可谁让“小姬看片会 ”那么好玩呢?周六下午两点钟,我顶着大太阳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地下一层的会议厅,加入了第9期小姬看片会。
本次看片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选的影片是BBC的VISIONS OF THE FUTURE 。这样“科技含量高”(用松鼠的行话说,就是“高级”),又比较偏IT的主题,放在这里举办(尤其还有免费饮料提供),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刘未鹏 ,不久又遇到图灵的刘江老师 。寒暄一阵,眼看影片要开始了,我提议搬三把椅子坐到中间的过道里,这样比较靠前,大家一致同意,于是搬了三把椅子,在过道里前后排成一列,影片正好开始。
影片分好几个方面,介绍了广义上的“人工智能”:模拟人类行为、虚拟现实、机器与生物的结合等等。关于狭义的“人工智能”,也就是与“智慧”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占太多的比重。我觉得,作为科普影片,这样的安排,是没有错的。
我不是研究人工智能的,只是以前稍微看过一点点资料,参加完这次活动,也有两点想法,可惜小姬没给我当场提问的机会(观众实在是太热情了),写在自己blog上吧。图灵检验 ,后来塞尔教授又提出过“中文屋子”问题 ,于是产生了“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的分野。按照程序的逻辑,我们关心的是“接口”,而不是“实现”。也就是说,不管我们面对的“其实”是机器,还是人,只要我们无法做出区分,就可以认定,对方“就是”人,虽然就其“本质”上来说仍然是机器。我之所以对那个小白鼠的例子感兴趣,原因也在这里:如果我们不去关心这些脉冲所“承载”的意义,而只是在“黑屋子”外,模拟我们观察到的一切,能产生完全相同的结果,那么或许可以说,电脑模拟的这些信号,本身也“承载”了同样的意义?
好了,闲话这么多,就此打住。最后给松鼠会提两点意见:
     
 
	
    
    
    
		本期beta技术沙龙 的主题是“手机之家新系统介绍及架构分享  ”。手机之家是老高(高春辉) 一手创办的网站,在我的印象里,上一次记得高春晖还是他的“高春辉的个人主页”,之后,好像就一直在折腾手机之家。现在的手机之家,每天PV超过700万,作为一个手机专业网站,相当了得(从我看到的数据,远远超过友人网)。
因为堵车的缘故,我赶到活动现场,演讲已经过去了大半,只抓住个尾巴。不过,手机之家有7年的发展经验,浓缩到这小小的讲座,即便只窥到一鳞半爪,也是很有启发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Cache的结构。通常,Cache都被“扁平化”为单层的key-value对,这样的好处是,Cache的用户都可以方便地使用,没有太多的限制;而坏处在于,数据的结构被完全拆散了,同一个对象可能会按照不同的key来存储,而且各个对象之间的关联完全不存在了。
另一点印象就是老高他们重点介绍的DAL,也就是Data Access Layer,它把存储和缓存整个装到一起,与业务逻辑层完全隔离——业务逻辑单元完全只需要按照DAL设定的“增、删、改、查”四个接口操作数据就可以了。虽然普通的DBMS(譬如最常见的MySQL)也提供了这四种操作的接口,但相比DAL,一方面缺乏高效的缓存管理,另一方面,在大负载量、大容量下应用,还需要做许多工作;而有了DAL,前端程序不但不需要关心表的设计和结构,甚至连表的切分都不需要关心,相当省心。目前的DAL可以应付手机之家的现状,但PPT中也介绍了DAL 2.0的若干构想,包括提供类似Lucene(也就是全文检索)的查询功能,以及拆分核心功能、兼容插件的架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活动的PPT 🙂
手机之家的架构分享 beta沙龙-手机之家架构的发展和变化 与”手机之家新系统介绍及架构分享”有关 
P.S.手机之家还在招聘 PHP/Java 人手,有意者给老高发邮件: gaochunhui (AT) gmail.com
     
 
	
    
    
    
		兑现年初的话,把技术blog开了。
现在只有一篇,名字也没想好,暂定“Tech, Tech”;不过,凡事总有个开始,对吧。
Tech, Tech 
欢迎访问&订阅
//bow
     
 
	
    
    
    
 
	
    
    
    
		《精通正则表达式(第三版)》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最近又收到热心读者zhoche2008的来信,细细列出他自己整理的勘误列表。
仔细检查了一下,大部分是文字录入、拼写错误,但也有两处是程序的错误,对照英文版原书,发现原书也是错的,而且Jeffrey 的Errata 里面没有出现这两处错误。我仔细思考之后,确认是原书错误,并更正了这位读者的勘误建议,给Jeffrey留言确认,不料5分钟内就获收到回信“you are right…”
目前勘误列表 已经更新,要在印刷本里修正,只能等第4次印刷了。
作为译者,我非常惭愧。
     
 
	
    
    
    
		感谢各位朋友的喜爱,《精通正则表达式》上市一年,已是第三次印刷。
本次除修正目前收集到的所有勘误 之外,另附《重印牟言》 一篇,不日即将上市。
     
 
	
    
    
    
		翻译英文句子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如果用平实的语言来处理,就会觉得光彩全失,此时不妨用同样“结构不完整”的中文短句来处理。只是,这要求译者有相当的功力。
举例来说,书评里有这样的句子:Good writing and good editing. 如果照原样翻译,可以作“写得好,编得也好”,但用短句毫无疑问更凝练:“编写俱佳”。
再举两个例子:
To teach is to learn.
Translations are like women–when they are faithful they are not beautiful,when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not faithful.
     
 
	
    
    
    
		世界真奇妙,《易老师》 写完之后,有好几个地方转贴、讨论,最神奇的是,昨天我居然联系上了易老师。
在QQ上聊了几句。报上名来,易老师居然还记得,他感叹说:
看文章,想想当时才25岁,那么年轻,很美好啊
我说,“没问题,易老师喜欢就好”
末了,他说:“我接小孩去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