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蒸雪梨

秋季气候干燥,尤其是在北方,经常容易导致喉咙干痒。

我试过的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冰糖蒸雪梨。

做法很简单:把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冰糖,入锅(最好不用高压锅)。蒸的时间依个人喜好而定,可以蒸到酥软,也可以保留清脆:)

pear2.jpg

pear1.jpg

粮食

终于到了周五,下班回来,准备出去吃饭,鬼使神差地想到去书店看看。结果意外收获两本林达的书,为了弥补花钱的罪恶感,回来把冰箱里的馒头蒸了当晚饭吃,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边吃一边看:)

linda.jpg

几个翻译的问题

最近遇到的几个翻译的问题,还是颇有些意思的,记录在这里:

This is a tricky question.
这个问题得动点脑筋。

That’s all, period.
全部就是这些了,仅此而已。

Zara makes a virtue of stock-outs.
Zara充分利用了原材料短缺的形势。

It’s not over until the fat lady sings.
不到最后关头,胜负不会见分晓。

I might spoke a little bit strongly.
也许我说的稍微绝对了一点。

There is no absolutely guarantee for this.
对此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眼光

世界总是很奇妙,人虽然还是原来的人,成色也还是原来的成色,但身份不同了,其他人态度的转变,就很值得玩味。
这几年,听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对方的收入,对方的家庭背景,似乎成了很多人的首要的考量因素。

我的朋友曾说,他们家乡有句老话:没眼光的看家当,有眼光的看儿郎。
今天上午,听他说起自己最近经历的转变,我忽然无比清晰地想起这句话。

形合与意合

夜读《董乐山译文集》,谈到翻译的文章,颇有同感。

董先生认为,“一般来说,英语句子的结构是形和的,也就是说,句子中各种成分如短语、从句等的关系是有形式上的表现的……而在汉语中,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就不显著,或者说几乎不存在;句子中各种成分的关系大部分靠意思的连贯,甚至也可以没有形式上的表现。”
对此,我是深为赞同的。就我的感觉,英文的句子,从结构上来说,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好像一串葡萄,把握主干以后,可以整体地拎起来;而汉语更像一股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我们仍然可以感知到它的自然、流畅;但是,总的来说,两种语言,功能都是表明和阐述思维(当然,思维有时候会受语言的限制,这里暂且不谈)。

明白了这些,在翻译的时候,就不应当拘泥于形式,所谓“意译”和“直译”的分野,并没有太多的意义,重要的是,透过原语,把握原作者的思维,用译如语将它自然地表达出来,就好了。

文中举的例子,也非常精当,摘录在此: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While the road ahead is tortuous, the future is bright.

He was a reticent man. When he spoke, he spoke eloquently.
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一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

…when party functionaries were still arriving….
党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到齐(而不是仍然在到达)

As he saw it……
照他看来……

这样看来,某次我写信给机房管理人员,说“不要动网站B的设置,只需要调整网站A的设置”,写成
Please make change the configuration of site A, meanwhile leaving site B unchanged
还是颇对路的。

大力丸

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谈起我正在翻译的书,下面是对话

> 你翻译的那个书,叫什么名字呀?
精通正则表达式
> 什么?
精通正则表达式
> 没听懂
正则表达式,就是一个技术名词,前面加上“精通”两个字,其实,跟卖大力丸的是一个性质

电话那头,笑成一片

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两大问题

1.头发太硬,经常毫无章法地翘起来,在家偷用资生堂的洗发水,效果不错,非常顺滑,可惜四处都没看到有卖的;

2.皮肤太干,可能与北方的气候有关,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润肤霜;

还好,现在都解决了,而且效果还不错

走样

浅显直白的句子,非常有说服力,当然也很容易走样,尤其是被有意无意利用的时候。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在1951年5月15日在国会听证上的一句话: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意思很明显:红色中国不是一支试图称霸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说,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战略,将让我们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
也就是说,跟红色中国开战,完全是搞错了敌人。

不过,流传更广泛的版本,似乎完全走样了,完全颠覆了原意:
(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神的神话云云),美军承认,自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当然,这似乎是某些人更希望让我们理解的版本。

另一个例子,就是JFK在竞选时的名言:
do not ask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直译过来就是,“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问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很激励人心的话。

须知,肯尼迪是贵族出身,演戏和演讲的行家里手,作为一名希望有大作为的政客,面对具有不信任政府传统的美国民众,说出这样标新立异的话,是不难理解的。而且,正是要求人们“为国家做点什么”的肯尼迪,将美国拖入了越战的深渊。
据我了解,这句话充其量只是一句口号,因为它令当时的美国民众倍感诧异,反而成了赢得关注的一个亮点(这也是JFK的高明所在),仅此而已。
“为国家做点什么”,这样的口号,很高尚,很感人,也很蒙蔽,政客们常常利用这一点;于是乎,从某些人的嘴里说出来,意思就完全走样了。在这个国家和政府无法区分地方,作为一名在职政客,直接说“不要问我们为你做了什么,问问你为我们做了什么”,倒是更符合实际。

他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经结束

董乐山,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九八四》、《苏格拉底的审判》、《第三帝国的兴亡》、《光荣与梦想》……这些我记忆犹新的书本上,都能找到他的名字。如果说,傅译的特点是精纯而独具文学的韵味,那么,董译的特点就是平实、自然与贴切——不同题材的作品,都能摆脱单一的模式,贴切原文的意思和味道,难度是相当之大的。

买到了《董乐山文集》,序言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1999年3月的一天,董乐山的家人将他的骨灰带离祖国。他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经结束……

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经结束。

那些倒下去的钞票

晚上去了一趟中友,因为据说有购物节。

人山人海,一楼的天美意,只见到人头攒动,挤都挤不进去;六楼的Jack&Jones,店员在门口拉起人墙——“不能再进去人了”。

收银台前面排起长长的队伍,让我想起《山路十八弯》。

打印机吱吱扭扭地响个不停,好像重机枪在不停地扫射,我仿佛看见,前赴后继的钞票,一排排地倒在密集的火网下。